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融危机后为刺激经济复苏,各国采取了非常态经济刺激计划,最终引发了债务危机。此次欧债危机是复合型危机,既是债务危机,又是政治危机与社会危机。长期以来,由于多数欧洲国家都面临经济增长缓慢、福利开支较高、人口老化严重的问题,财政压力一直都比较大。再加上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欧元区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性缺陷,因此演变成主权债务危机。面对债务危机,各国采取不同的应对政策,通过对美欧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应对债务危机政策比较,从中得到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出处:《中银财经述评》(第107号),"欧美债务危机的异同和发展趋势"除金融危机催化和加剧债务危机负担外,欧债危机的根源更多在于欧元区自身货币环境、经济政策以及经济结构等层面所累积的问题。货币环境方面,在欧洲走向货币联盟过程中,欧元区各国尤其是非核心国利率大幅下调。利率下跌为公共及私营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我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两次金融危机中,财政支出结构性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迥异;在现行财政体制下试图单纯依靠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已十分有限;今后应把稳步推进公共财政转型、努力实现公共财政均等化和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自动稳定器若要发挥作用,需要一对齿轮。财政收入是其中一个齿轮,另一个齿轮则是财政支出。在号称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发挥了神奇的救市功能。然而,希腊债务危机提醒人们,即使是政府的钱袋子也会出问题,各国于是纷纷开始对自身财政状况进行体检。  相似文献   

5.
历次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权债务危机是指一国政府不能及时履行对外债务偿付义务的违约风险.历次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大量举借外债,财政支出居高不下,税收锐减,经济结构脆弱,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等.本文比较分析了1980年代拉美、2001年阿根廷、2009年迪拜和2010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并提出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6.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已经有三年时间,在世界各国政府积极救助和协调下,各国经济逐步回暖.对外贸易也慢慢走向正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格局迎来了新的重组和变革.但是伴随着经济复苏,后危机时代也呈现出很多不确定因素,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出现了增长乏力、主权债务危机等经济现象,加之国内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劳动力、原材料、燃料...  相似文献   

7.
周锦程 《中国外资》2011,(12):221-221
世界各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在表面上看各不相同,但历次危机通常都会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规律。本文旨在梳理历次主权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的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8.
世界各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在表面上看各不相同,但历次危机通常都会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规律.本文旨在梳理历次主权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的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刺激计划视角的主权债务危机与财政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全球经济出现了脆弱复苏,但2010年又笼罩在主权债务危机的阴影下,未来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加大.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与金融危机中各国推出的非常态经济刺激计划紧密相关,刺激计划实施后,政府赤字和公共债务水平飙升,而缓慢的经济复苏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赤字和债务.当前,中国财政安全同样受到严重威胁,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暗藏财政风险,地方政府债务特别是隐性财政负担问题日趋严重.必须以此次主权债务危机为契机,及时有效分散化解财政危机隐患,构建可持续财政体系.  相似文献   

10.
王飞  郑弘 《银行家》2012,(8):99-101
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自身经济造成的冲击,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推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抑制经济下滑。然而,这些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经济金融形势,抑制了危机的扩散和蔓延,却为自身财政增加了不少负担,各国和地区普遍呈现出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赤字显现、政府债务规模放大等现象,为主权债务问题爆发埋下了隐患。不仅在"欧猪五国"2009年末,由标普、穆迪、惠誉三大  相似文献   

11.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延续.是区内各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不断累积的必然结果。欧债危机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中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压缩中国的海外融资规模,并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以此为借鉴,中国应加快国内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步伐,高度关注自身的债权安全,加强对公共债务的控制和管理,谨慎开展区域货币一体化合作,以实现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杜军 《时代金融》2012,(18):279-281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而相继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欧盟也不例外。希腊的债务困境所引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本质上是政府预算赤字规模过大造成的。本文重点分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现状并对经济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杜军 《云南金融》2012,(6X):279-281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而相继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欧盟也不例外。希腊的债务困境所引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本质上是政府预算赤字规模过大造成的。本文重点分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现状并对经济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美国金融危机大致经历了风险积累阶段、在金融市场传导放大阶段、向实体经济和世界各国扩散等三个阶段.在金融危机的风险积累阶段,通过风险积累的自我加速机制、金融机构间的捆绑机制积聚了大量风险.在金融市场的传导放大阶段,通过损失加剧的集体行动悖论效应、去杠杆化机制、危机的心理预期超调机制使得危机爆发并在短时间内造成了巨大损失.在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和世界各国扩散阶段,通过流动性紧缩机制、财富效应机制、乘数机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损失回馈机制、危机在国际间传导的债务危机机制,使得危机不断蔓延,形成了世界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15.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成因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延续,是各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不断累积的必然结果。以此为借鉴,中国应高度关注自身的债权安全,加强对公共债务的控制和管理,谨慎开展区域货币一体化合作,并加快国内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步伐,以实现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莉 《中国金融家》2010,(6):107-108
当下,全球都在竭尽全力为世界及各国经济复苏而共同努力,然而本次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似乎比人们预想的还要强大,后危机时代也不知还要持续多久才能真正接近尾声。近期,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高盛“欺诈门”案件等一系列后续事件接连发生,不仅严重阻碍了经济复苏的脚步,也使得各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对金融监管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欧美债务危机比较分析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政府采取了史无前例的救市措施,全球金融市场由雷曼破产后的极度恐慌逐渐趋于平静。正当世界经济步履蹒跚地迈动复苏步伐之际,欧洲债务危机首先在希腊爆发,时隔不到两年,美国也因债务问题失去了保持70年的AAA评级。当前,主权债务问题成为决定全球经济走向的关键性因素,理清欧美债务危机的异同点,展望其未来发展,对于看清世界经济形势,采取正确措施加以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根 《中国外资》2013,(12):223-224
美国金融危机的持续深化,经济结构失衡的希腊爆发了债务危机。由于欧元区体制上的缺陷和外部影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发全球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警惕全球金融危机重走回头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中国外汇》2010,(13):63-63
自美国次贷危机于2007年8月爆发,并于2008年9月升级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危机的演进大致分为两个方向:方向之一是从金融机构危机演变为主权债务危机。主要原因是各国政府没有采用债务重组的方式来应对危机,而是采取了政府对金融机构实施各项援助的方式,这使得坏账负担从金融机构转移到政府财政;方向之二是危机中心由美国转移至欧元区。主要原因是欧元区是一个实施统一货币政策的松散财政联盟。部分政府债务过高的南欧国家不能通过货币化解决财政问题,也不能通过本币贬值刺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平息,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再度显现,主权债务危机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与升级,牵动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敏感神经.此次债务危机固然与世界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普遍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使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快速增长有关;但对以标准普尔(S&P)、穆迪(Moody's)、惠誉国际(Fitch Ratings)三大传统国际评级机构为代表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由于未在历次金融危机中形成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全球信用资源严重错配和信用风险过度积累,加剧了金融市场动荡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乃至世界各国的政府官员的诟病,其背后的信用评级市场监管体制也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