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取得了新的进展,港航生产成绩突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优势更加强化。长三角地区港口(简称长三角港口)全年货物吞吐量恢复平稳快速增长,数量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2.
一、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基本情况 长三角主要指以上海为龙头的苏南和浙东北地区。2005年总面积10.9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200多万人,实现生产总值3256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9700元。根据2005年的统计,长三角以全国1%的土地,6.3%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5%的国内生产总值。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值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到全国的27.8%和53.8%。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其巨大的经济功能,当之不愧地成为引领我国融入全球化经济的最先进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发挥上海郊区链接作用 促进长三角地区共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缘竞争已严重影响长三角地区的共同发展,消除地缘竞争的负面影响是上海郊区和江浙周边地区面临的共同课题。上海郊区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积极创新发展路径,大力推进区域分工,充分发挥其链接作用,促进长三角地区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聚焦长三角     
黄浦 《中国经贸》2009,(11):91-91
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块“大蛋糕”长三角地区究竟能分享多少? 促进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和整合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将推动服务、旅游、会展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长三角地区的第三产业也将因此快速整合。长三角区域内部的第三产业市场常常带有相近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特色,因而更容易产生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以旅游业为例,上海的购物旅游与杭州的观光旅游就可以整合到一起.吸引更多旅游者。  相似文献   

5.
2011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设上海“两个中心”的意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和《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规划》等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和规划精神,全面有序推进港航发展,生产态势总体良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主要生产指标再创历史新高,但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  相似文献   

6.
随着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深化,上海的发展已同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发展紧密相连.郊区在上海服务长三角,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本文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视角,探讨上海郊区新一轮发展的形势背景和面临的瓶颈问题,并对发展路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主要城市产业发展的区域定位和协调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日益严重的形势,本文对长三角地区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几个主要城市的产业发展进行了区域定位,即将其放在不同层次宏观区域背景里,确定长三角主要城市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协调互动发展的实现途径,并就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建设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若想沿着长三角的边界画一个“圆”,那么,如今要找准“圆心”越来越难了。但“圆心”模糊并不代表上海在长三角地区“领头羊”地位的弱化。相反,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发展与上海之间的依存度正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9.
《重庆经济》2005,(10):18-22
一、“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发展为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一)“长三角”经济圈产业发展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浦东的开发、开放带动了上海为首的“长三角”经济圈(上海、江苏、浙江)的崛起。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圈,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规模最大、也是发展最快的城市群和经济区,2004年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中国GDP的21.6%,外贸出口总额的34.9%,利用外资总额的48%。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影响力的扩大,泛“长三角”经济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也基本形成。这是中国经济中未来最充满活力和发展后劲的经济圈。  相似文献   

10.
《天津经济》2008,(2):16-16
2008年上海铁路局将新建宁杭城际铁路(南京-杭州)等10条铁路,实现长三角地区上海、南京、杭州三个中心的连通。专家认为,铁路环线的建成将使长三角成为真正的“铁三角”,将有力助推区域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基地,本文以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特征性事实为基础,从动态视角分析研究2002、2006、2010年上海、浙江等地27个细分产业转移变化,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研究该区域集聚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部分省市集聚水平正在降低,上海制造业向高技术含量、高创新效率方向发展,在其产业转移中,高消耗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浙江主要承接对象,长三角存在集聚特点。最后笔者从资源配置、环境改善及产业发展调整,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教育体制改革与人才流动等方面提出促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上海城郊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上海郊区经济迅速发展,并将成为上海经济再上新台阶的主动力。但是,崇明、金山、青浦、嘉定、松江这几个远郊地区的发展,不但比上海近郊就是与周边“长三角”其他地区相比也明显落后,本文在分析了加快上海远郊地区发展的必要性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内外大城市郊区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加快上海远郊地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与上海产业发展战略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迅速,经济 实力大幅增加,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之一。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为长三角经济发展作 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是,目前出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上海在长三 角地区经济地位相对下降,另一个是长三角地区产业 结构趋同。第一个问题具体表现为长三角其它城市与 上海经济水平的迅速接近。改革发放之初的1978年, 南京市的人均GDP与上海最接近,但也只有上海的34%  相似文献   

14.
腹地依托是贸易中心城市崛起的一项重要条件,理清上海与长三角周边城市之间的贸易空间格局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推进过程中的关键性命题.文章运用全局Moran指数和局部Moran指数对长三角16个城市的进出口空间相关性进行了测算.计算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贸易整体发展具有空间集聚效应,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贸易模式导致进口集聚效应大于出口集聚效应;长三角区域内部贸易空间集聚效应呈现多样化,上海和苏州呈现高-高集聚,但低-低集聚依旧是长三角地区当前最主要的贸易集聚类型;上海是目前长三角地区唯一一个时区域整体进出口具有空间辐射效应的城市,且辐射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不断增强;上海与宁波在带动长三角地区整体进出口发展层面不完全是纯粹的竞争关系;与此相反,随着南通港的全面启动,苏州却可能会对上海造成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概念已基本形成定论,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引起理论界关注.泛长三角经济圈的的合理分工和区域合作,可以缓解长三角经济圈继续发展过程中的约束性因素,上海是长三角和泛长三角的共同极点,本文以重点探讨泛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与上海的相关关系,运用地区专业化指数对综合经济指标的修正,测算并分析了各城市与上海之间的相关系数,已明确城市间的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有关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长三角地区要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这为长三角统筹城市群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要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发挥集聚和辐射效应,因此上海与苏浙边界城镇群的联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地区中很多城市都是最早的一批对外开放城市,拥有众多吸引外资的优惠条件和措施。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亚洲总部和研发中心移师到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大大增加了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区域经济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增长的稳定性、持续性明显增强,在我国经济快速前行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先行军角色。2007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共实现GDP46672.07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8.9%。作为我国首批开放的地区,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也走在全国的前列,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9.
《浙江经济》2009,(3):F0002-F0002
杭州东站扩建工程的建设,无疑将成为浙江省会城市——杭州发展的助推器,拉进杭州与上海、江苏等“长三角”城市群的距离,杭州单打独斗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将和“长三角”城市牢牢捆绑,参与地区、世界城市群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深圳“民工荒”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原因分析。1.从供给方面来看,来深圳的劳动力较以前有大幅度地减少。首先,近年来,长三角等地的崛起,使得民工流向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苏州和浙江这几年来经济发展非常迅速,而且这些地区同珠三角地区一样,大多是以加工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对民工具有强烈的需求。另外,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比较来看,长三角地区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