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推进济阳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济阳县将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举措,以建设济南北部新型工业基地为目标.以实施工业经济三年翻番计划为抓手,坚持育大培强、招大引强,突出产业培植、  相似文献   

2.
杜枫 《走向世界》2012,(12):28-30
打望济南的工业之路.希望在县域经济。 今年山东“两会”期间,中共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敏直截了当地说:“济南很大的问题就是县域经济不行。”  相似文献   

3.
济阳县是省会济南的近郊县,是济南城市发展“北跨”战略的重要承载地和新确定的产业“北跨”发展区。全县总面积1076平方公里,人口55万。近年来,济阳县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实现了食品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县食品产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15亿元。增长27.6%,拉动全县工业经济22个百分点。被授予“山东省食品工业基地”和“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称号。  相似文献   

4.
在路上     
吴思 《走向世界》2012,(12):42-43
济南旅游路地处济南南部地区.东西跨度较大,道路沿线有不少山体.景色较为优美。随着济南“东拓”步伐的加快,诸多企事业单位纷纷东移,旅游路东段.尤其是奥体周边路段沿线发展较为迅速。此路段楼盘众多,配套设施日渐完善.居住业主普遍素质较高.人文环境也不错.是置业安家的好选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把济阳建设为济南北部新型工业基地的战略构想。围绕这一目标,综合分析济阳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我们认为,突破电子信息产业是加快建设济南北部新型工业基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工业是富民之源,强镇之本。一个地方经济实力的提升,关键在工业突破。近年来,高淳县淳溪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工业强县、生态立县、特色兴县"的发展战略,全力主攻工业第一方略,全面推进"经济强镇、工业重镇、特色名镇"的建设进程,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全镇已初  相似文献   

7.
一、总结发展经验,认清形势要求 (一)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去年我区的工业搞得相当不错.郭书记、马代主席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大家也是亲身经历、有目共睹的.特别是有几个亮点:一是全区工业增加值总量突破了2000亿元.达到2001亿元左右:二是全区工业投资突破1000亿元.达到1155亿元.其中技改投资突破500亿元.达到503亿元:三是实现了500亿元产业的突破.汽车、冶金行业总产值双双超过500亿元:四是规模以上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突破200亿元.达到270亿元:五是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8%.超额完成5.5%的约束性目标。2003年以来.我区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工业主导全区经济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工业成为我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贺斌 《广西经济》2010,(2):48-50
一、钟山县工业现状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8年钟山县已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1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211935万元、工业增加值68450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644589万元(2008年报数)和全部工业增加值257402万元(2008年报数)比重分别为32.9%和26.6%,比第一次经济普查分别上升6.9和16.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虽然还不是主动力,但其影响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9.
《天津经济》2009,(8):72-72
上半年,佛山市完成GDP2293.19亿元,同比增长12.2%,增幅比第一季度上升1.2%,增速位列珠三角各城市第一位。支撑上半年GDP平稳较快增长的,是一系列主要经济指标的持续回升。据悉,佛山市上半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72.04亿元,同比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402.29亿元,同比增长13.5%。1~6月,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产值3321.48亿元,同比增长16%,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6.5%,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7%。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江苏工业的结构变化与升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外资工业的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探讨.本文发现,1990年代中期以来,江苏工业结构变化较快,结构升级效应显著,第三类产业占全部工业的份额显著提高,第一类产业占全部工业的份额明显下降;本文还发现,外资工业在江苏工业结构变化与升级中居主导作用,这种主要作用表现在,江苏全部工业中第三类产业份额的增加,主要是外资工业中第三类产业份额的大幅度增加导致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湘潭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推动力,工业连续六年保持20%以上增速,2008年,工业总产值跃上1000亿元台阶,增长40.1%;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28.2%,比2000年提高148.5个百分点。工业对GDP贡献率达57%,财政贡献率达70%。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2012,(13):14-14
四川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达到17.8%,与天津并列为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3.
工业经济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和先导。2007年江山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9%,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1%,工业产值连续3年增速达30%以上,总体已跨入了工业化中期的门槛。在新的起点上,江山将紧紧围绕省“两创”总战略部署,深化“兴工强市”第一战略、工业经济第一经济的理念,唱响主攻工业快发展的主旋律,全面实施“工业提升”工程,走有江山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的新突破、新提升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新飞跃。  相似文献   

14.
谭燮良  王华 《浙江经济》2006,(12):52-53
“十五”以来,杭州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有优势产业为支柱,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重点,不断加大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工业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和工业总产值双双越过5000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已达到45.6%;电子通讯、机械装备、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和食品饮料五大工业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耗电358度,同比下降0.6%;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803.7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为15.1%;工业经济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基本形成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主导,江东、临江、临平、钱江等工业园区为新增长点,区县(市)工业功能区块为基础的工业格局;大企业、大集团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最近公布的中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名单中,杭州有42家企业集团上榜,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一位,其中大多数为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15.
辰溪是一个工业老县。在几十年的建设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辉煌时期。由于历史的、体制的与管理的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年来的工业经济不景气,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于是相当多的同志大有县域工业前景黯淡、难有作为之感。然而,近两年来,辰溪工业又呈转机,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果因势利导,完全可以把工业做大做强,经过一、二年努力,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新增4~5亿元,在现有1.95亿元基础上翻两番,是完全可能的。一、辰溪发展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认为,辰溪发展工业具有五个方面的有利条件:第一,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情省力》2008,(5):34-35
毫州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弱市、财政小市.长期以来工业短腿一直是全市经济奋力发展的制约因素.工业企业少,门类杂,传统产业居主导地位,缺乏新型的现代企业,致使我市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工业化程度较低。2007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3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2234家,个体工业有1.7万余户,全社会实现工业增加值74.45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6.78亿元,同比增长36.1%;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27.67亿元。同比增长12.7%。  相似文献   

17.
一、番禺工业转型的必要性及其方向。1.番禺工业转型的必要性。首先,是工业用地、劳工、环保成本上升。番禺工业用地成本上升太快,在珠三角竞争力减弱。而且用地报批程序复杂、税费较高,土地置换、调配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因此,工业用地供不应求的现象较为突出。此外,随着劳工成本上升以及省市区对环保标准的提高和执法力度的加强,传统产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转型或外迁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我们开辟了济南的地下空间.应该说是济南最早的步行街.当年还注册了‘齐鲁第一街’的品牌。当初很少有人相信我们能搞好.地上尚且搞不好地下能搞好?  相似文献   

19.
一、争取联社地位,保住联社阵地2001年5月,济南市机构改革工作全面推开,机构改革的重点是工业管理机构的调整。主要是撤销工业经济主管部门,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行业协会。济南二轻工业总公司(二轻局)做为市属的工业主管部门,改革方向不十分明确,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是班子没有确定,市委只认定了党委书记兼主任1人,也可以说联社只有一个人;二是机构编制不确定,联社的编制和位置是个未知数,市领导意见还不一致;三是机构改革难度大,分流任务重,当时在岗人员78人,包括离退休人员近200人。面对这些困难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2007年安徽省汽车工业创造的增加值达到171.8亿元,占当年生产总值的2.3%,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2%,位居各产业之首,已成为安徽工业企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把发展汽车产业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第一目标任务,并明确提出:建立以合肥、芜湖、马鞍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