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 我们大邱庄是天津市静海县团泊洼南头的1个大村,全村787户,3,103口人,4,857亩耕地。解放前,我们这里喝苦水,吃菜帮,糠菜代替半年粮,又穷又破又乱。解放后翻了身,社员生活有了好转。但是,左一个运动,右一个运动,“大跃进”、“小四清”、“文化大革命”,都没有解决大邱序穷的问题。正当我们在怎样治穷致富问题上拿不定主意的时  相似文献   

2.
宁夏固原地区,是全国闻名的穷地方,这里的农民到底穷成个什么样子,为什么老是翻不过身来,原因在哪里?我们带着这些问题,1982年6月下旬,到这个地区的固原、西吉、隆德、泾源4个县走了一趟。所见所闻,深感三中全会以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普遍高涨,治穷致富的信念增强,农、林、牧、副各方面都涌现出不少先进典型,农村经济比较活跃。但是,由予这里的自然条件很差,生产发展较缓慢,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因此,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任务仍然很重,需要继续做出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开发和振兴老区经济问题日益受到各级党政机构和全社会的重视。怎样加快老区治穷致富的步伐?本文试图从基本战略角度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致力打破闭塞状况,是开发和振兴老区经济的基础 老区经济的发展,为什么同其他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我认为,主要应从老区的形成及  相似文献   

4.
如何正确处理国营林场与当地农民的关系,把一些地方长期存在的“几不满意”状况变为“几满意”?特别是在那些国营与集体土地犬牙交错的林区,实行哪种经营方式才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林区职工和农民共同治穷致富?为了探讨这些问题,我们最近对湖南省零陵地区国营金洞林场和附近的乡村作了一些调查。那里的实践表明,国营林场与当地农民联营发展林业,是林区职工、农民共同治穷致寓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山区如何摆脱贫困,靠什么治穷致富?我们就这个问题,对雁北山区做了调查。通过调查,使我们认识到,只要端正指导思想,综合利用山区资源,就能使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使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进而使商品优势转化为全面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百色地区农业综合开发蓬勃发展,开发的重点面向山地,大办绿包企业,建设林、果、茶、竹、药等商品基地,从而推动了山区经济开发和治穷致富工作的发展,展示了边远民族贫困山区农业发展的出路与希望之光。  相似文献   

7.
兵团党委四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决定的"十五"计划纲要,提出了以"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总要求统揽全局,在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里,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动员令,也是面对新世纪、新机遇新的要求,如何壮大?怎样致富?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应该始终遵循的真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广阔,各地经济发展状况极不平衡,有相当一部分穷困乡村的产业基础还十分簿弱,基本上仍保持着解放前的产业结构。我们富饶的浙江也有这样的穷山村。在这些穷困乡村,产业结构的现状究竟如何?为什么穷乡的产业进化会长期如此缓慢?在这些穷乡要调整产业结构该采取些什么特殊措施?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调查了缙云县的几个穷乡,也了解了浙南丽水山区的一些穷乡情况。现从穷乡与产业结构、产业进化关系的角度,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养殖户养鱼图的是什么?是产量,是跟风,还是多挣钱?说到底,应该还是图效益。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赚不了几个钱,谁还养鱼,谁还来包你的水面。让养殖户科学致富,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桐湖农场特种养殖基地主任刘进倩的一席话,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也道出了养鱼人的心声。  相似文献   

10.
对湘潭县农村1997年实现小康目标的调查彭特,方国中,陈卫平,黄友亮最近,我们就湘潭县农村在1997年实现小康目标问题进行了为期15天的可行性调查,期间走访了各级政府部门和10个富有代表性的乡、村以及50户农户。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湘潭县治穷致富奔小...  相似文献   

11.
振兴农村经济、加速治穷致富,必须尽快改变只搞粮食生产、原材料生产和自给性生产的状况,搞好农副产品的多次利用、多次加工、多次增值。  相似文献   

12.
欧肯河的治穷之路欧肯河农场是国家农业部确定的贫困农场之一、该场1985年办家庭农场,1988年搞场长负责制,1989年在治穷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后经济发展逐年加快,现在职工们的生产热情和致富积极性都超过以往,今年在大灾多灾的情况下,全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农业节目,主要是指为三农工作服务,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宣传三农政策法规和传播农业科技知识、致富信息的广播电视节目。好的农业节目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农业节目主持人在传递信息、服务"三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农业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呢?以下就来做一个粗浅的探析。农业节目有哪些特点?农业节目立足服务农民,要从农民的需要出发,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特点概括起来就是突出"实际、实用、实效"。"实际"是节目内容针对性强,服务对象明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到河北省的阜平、唐县、曲阳、灵寿等县,专门考察了那里的枣树生产情况。我们认为,太行山区有着丰富的果树资源,这是绿化太行、治穷致富的物质基础;发展枣树生产应作为绿化太行山、加速山区经济建设的一个优势来抓。只要加强对现有果树资源的看护,合理开发,积极扩大栽培,开展综合利用,提高加工水平和商品  相似文献   

15.
基础脆弱,生态环境恶化,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是造成地区贫困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农牧业受生态环境的制约最大,从而也造就了庞大的贫困群体。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实现长远稳定脱贫,在加强基础建设的同时,更应加强人的观念建设。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倡扶贫、扶智,治穷必先治愚。而现实生活中却多有不能尽如人意之处,越穷越懒,越懒越穷的怪圈始终困扰着扶贫工  相似文献   

16.
在搬经镇严鲍村,每当人们提起村党支部书记谢万生,都不约而同地称他为“银杏书记”,是他带领群众开拓了一条治穷致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林业经济》2014,(4):52-54
<正>人类每年消耗的资源,地球需要1.5年时间来再生,也就是说我们正在消费1.5个地球。这不是危言耸听。面对有限的自然资源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我们应该怎么办?如何改变我们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近日,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联合发布《中国生态足迹与可持续消费研究报告》,用生态足迹作为工具衡量消费在中国带来的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军营战士喜欢《致富之友》编辑同志:我是一名现役军人,是《致富之友》的忠实读者。首先我应该感谢贵刊,因为是你们帮助我家摘掉了穷帽子,走上了致富路。我家从1994年开始搞养殖,先后养过蜗牛、麝鼠、香猪等,可是我家养的动物不是卖不出去,就是死亡率高,到19...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我国贫困地区政府经济行为不同于发达地区的特殊性。我们强调贫困地区政府的经济行为,实际上是强调政府经济行为在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上的决定作用。贫困地区要治穷致富,其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政府经济行为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贫困地区市场机制尚处于初始萌芽状态,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  相似文献   

20.
畸形的发展     
最近和一些基层的同志接触,大家有一个普遍的疑惑:去年都在讲积极的财政政策,上级领导也要求各地GDP保持一定增幅,而且都已写进了地方发展规划当中。怎么,现在突然要刹车?要宏观调控?难道“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引资,理直气壮致富”这些口号错了?如果各级官员不抓“中心工作”,不抓“第一要务”,还干什么?除了对当前经济形势局部过热的判断外,我们想与基层的同志探讨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如何认识“发展”?怎样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健康的、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是怎么树立“新发展观”的问题。中国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