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张平 《中外企业家》2013,(11):35-37
无论是从世界范围看,还是从中国区域的表现看,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多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表现都很亮丽,如被称为“金砖四国”的巴西、印度、俄罗斯和中国,还有国内的东部沿海地区。所以,中西部地区在追赶东部的过程中,把吸引FDI作为重要的战略安排也是合乎逻辑的。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  相似文献   

2.
FDI在我国“入世”后的走向及其利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的速度与规模一直为世界所瞩目。在1979-1985年改革开放初期,共批准FDI项目6797个,协议金额160.83亿美元,实际利用金额60.6亿美元。自1992年起,我国连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FDI流入国。截止到1999年底,累计值的比重达4.2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近12%,积极利用FDI大大缓解了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新形势,许多外国企业运用其熟悉国际市场惯例和雄厚资本的优势,实现了从对中国市场企足而待、小规模试探介入再到大规模进军的“三级跳”,FDI已出现了新的走向,因此,有必要认真分析和研讨我们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琪 《中外企业家》2006,(11):88-90
一、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不和谐因素 1.区域发展不平衡 当前,地区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并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和谐。从经济总量的差距来看,1980年,东、中、西部GDP比重分别为50.20%、29.75%、20.04%,到2002年,GDP比重分别为57.86%、25.12%、17.01%,其中,东部比重增加了7.66个百分点,中、西部比重分别下降了4.63和3.03和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FDI与经济增长:基于联立方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FDI和经济增长之间复杂因果关系的存在,文章首先检验了FDI和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在此基础上以省级行政单元为对象建立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FDI和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相关变量条件下,FDI和经济增长呈现互相促进的现象;从区域的角度来看,东部地区FDI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市场规模则是吸引FDI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FDI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但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分布极不均衡。本文采用Panel Data分析方法,选取1986~2003年全国各省份的历史统计数据,分别建立各时期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Panel Data模型,对相应可能影响FDI区位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我国决策各地区引进FDI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FDI与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没有因果关系,FDI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在全部从业人员中的比重是有明显影响的。第三产业FDI在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分布很不均衡。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与第三产业FDI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和金融业与第三产业PDI有负相关关系。总之,PDI对我国第三产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加剧了第三产业结构内部失衡。  相似文献   

7.
院FDI 是影响中国出口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研究主要针对FDI 对我国出口的数量的影响,但出口数量并不等同于出口竞争力,文章从FDI 通过资本形成、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技术进步路径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崔宏楷 《财会月刊》2005,(11):19-20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据世界银行统计,如果把我国各省作为独立的地区来看,从1978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20个地区全都在我国。作为吸引FDI的第一大东道国,区域投资环境的好坏对FDI的区位动机有着直接影响;反过来,FDI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投资环境的优化又产生着积极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日本作为我国重要的直接投资国,在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总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1979年至2002年的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中占7.95%,是仅次于香港和美国的第三大直接投资体.日本对华投资也对其国内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了政策优惠指数,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政策优惠、经济环境等因素吸引FDI的动态效应和地区差异。结果表明政策优惠对FDI的影响显著,但相对经济规模、市场经济程度等经济环境因素,其影响作用较低且不断减弱,这种影响效应存在动态时滞性和区域差异性。本文还从内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区域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四个角度论述了政策优惠的"负效应",说明了我国两税改革的必要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一、企业海外并购现状(一)对外直接投资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缩水,各国政府积极调整金融政策,降低门槛,吸引外资缓解危机。我国企业加快了海外并购的步伐,而对外直接投资最明显的特征是海外并购。从表1的数据显示,2008年-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FDI)流量总额增加1.1%,其中,2008、2009年金融类分别占据25.13%、15.44%,非金融类分别占据74.87%、84.56%,说明我国对外增加了非金融类的投资;2008、2009年我国海外并购占FDI的比重分别为54.02%、33.96%,说明我国海外并购流量总额呈现递减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缺乏经验,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I),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此,本文将从理论上分析FDI和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FDI对中部地区财政税收的贡献、存在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治明 《企业经济》2005,(12):158-159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以空前的速度在我国发展起来。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FDI对中、东部地区财税的贡献,进而分析FDI对中部地区财税影响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FDI对中部地区财税的贡献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从出口看我国贸易竞争力 1.我国经济发展外需依赖性大。 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发展了那些国内要素丰富而生产成本相对低廉的出口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外贸易的扩张和FDI的流入将国内产业部门聚集起来的生产能力在世界市场上释放出来,进出口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自1994年以来,我国一直保持贸易顺差。2007年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曾达到8.1%,较2000年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如图1所示),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存度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实践与战略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吸引FDI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FDI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因在于我们能够着眼于中国处于工业化阶段这一大背景,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战略制定出适宜的FDI政策。中国现行FDI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吸引FDI的政策工具过于单一;二是吸引FDI的目标性不强;三是有关FDI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文中最后给出了改进中国FDI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我国从1979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外资企业的蓬勃发展,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直接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我国2004年进出口贸易达到11545.5亿美元,其中出口5933.2亿美元,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国的比重达到57.8%.80年代初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非常低,只有不到1%,其中1986年也仅有1.88%.而进入90年代以来,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国比重有了明显突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FDI的进出口都已经占到全国比重的一半以上,而且还在逐年平稳上升,可见,外商投资企业已经在中国对外贸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院文章分析了FDI 与金融发展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作用机制,指出FDI 与金融发展都能够通过资本形成、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路径影响我国的出口竞争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FDI 与金融发展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互替代与互补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发展服务业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全球服务业产出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已经从1980年的56%上升到1998年的61%。我国服务业虽发展较快,但相对而言仍显滞后。我国服务业不足有三:一是比重小。近几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徘徊在33%左右,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64%的水平,且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45%的水平。二是结构不合理。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四成左右,而现代服务业不足三成。同时城乡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三是产业竞争力不强。服务业总体技术水平较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营方式比较落后,服务效率和附加值不高。因而,加快发展服务业,努力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科技竞争力水平明显提高。但影响企业科技竞争力的一些深层次问遇,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隐患依然存在,这些都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大新,科技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1影响企业科技竞争力的深层次问杨(1)R&D投入和教育投入过低,并且利用效果较差从财力投人看,虽然R&D支出额自1994年以来逐年提高,但水平仍然较低,1998年只相当于美国的2%,韩国的28.8%。R&o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1992年为0.7%,1998年为0.482%,企业研究与开发财力资源水平不仅大大低于芬兰、美国,也低于马来西亚、韩国的水平。从《育…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科技的梦想1995年国家统计局做了一次工业普查,当时,国内工业的主要装备达到厨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只占26.1%,还有12.8%的装备属于落后需要淘汰的。其它的装备基本上是六七十年代的技术水平。制造业的加工能力的总规模,不亚于日本、德国,但是技术水平较低,如数控机床的比重,日本、德国都在80%以上,而我国不足5%。在装备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产品结构必然是落后的。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2%,无论从数量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来看,我国都仍然处于发展的初创阶段,远远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