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参照IPCC(2006)以及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2007)的方法,估算了我国30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1997~201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碳排放效率的角度出发,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我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水平及其动态变化并进行相互比较。实证结果发现:我国碳排放效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缓慢,提升空间很大;从横向来看,各省市碳排放效率水平差距逐年增大,碳排放效率最高与最低之间的差额增大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运用Fried et al.(2002)所提出的三阶段DEA分析方法,调整环境变量与随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对2008年我国31个省区旅游业的经营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排除了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后,我国各地区旅游业的经营效率差距很大,而且普遍偏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旅游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需要适度扩大规模来提升规模效率;各地区旅游业的纯技术效率都比较高,都在0.84以上。  相似文献   

3.
将影响低碳效率的经济环境因素纳入低碳效率评价模型,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15年区域低碳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间低碳效率经过经济环境因素调整后,区域间的差距有所缩小;城市化水平、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例、外资比重等环境因素对各地区的低碳效率具有正影响,而政府的环保支出却对低碳效率影响不显著;综合说明每个区域的经济环境因素对低碳效率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环境却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我国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以2008—2017年十年的数据为基础,对中国30个省(区、市)的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大部分省份的绿色生产缺乏效率,且东部地区效率最低。利用SFA分析环境变量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发现,各省份效率的失真主要受到管理无效率的影响,在剔除环境变量的影响之后,各省份的效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上升。最后通过空间杜宾模型估计得出,地区生产总值对本地区绿色生产效率和周边地区的绿色生产效率都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政府一般预算收入对本地区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但不显著,对周边地区的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地区的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周边地区的溢出效应效果非常微弱;城镇化率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综合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各省份应当协调发展、制定规划以避免造成部分区域的效率提升但整体效率下降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效率评估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4~200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村文化产业进行效率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农村文化市场机构个数、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人均收入、地理因素对各地区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的影响后,各地区农村文化产业效率整体偏低,规模效率较低;中部地区农村文化产业效率较高,东部地区差强人意,西部较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高技术产业分地区数据为样本,应用三阶段DEA模型,对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进行了重新估计。研究发现,在剥离了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及地区产业结构等外部因素的基础上,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均值只有0.381,低于调整前的整体均值0.688,尚有超过60%的提升空间,且规模效率不高是制约其整体提升的主要因素。本文结论可以更加客观的认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真实效率,对于提升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DEA模型,以服务业生产特征为切入点,设置评价指标,并以2013年中国省域现实数据为基础,评价地区间服务业生产效率得分,探讨我国服务经济生产效率的提升途径。分析认为我国服务业存在的问题是:整体效率较低,具有明显区域特征,东部效率较高,西部次之,中部地区整体效率最差;各地区在发展服务业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投入冗余。因此,应注重服务业的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对人力资本投入的引导;进行产业升级,加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协调使用。  相似文献   

8.
9.
利用2016—2018年保险公司经营数据,通过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不同规模的保险公司经营效率进行测算与评价。结果表明:(1)第一、三阶段效率值波动较大,外部环境对保险业经营效率影响突出,并且成立年限、广义货币增长率对经营效率具有正向显著作用,中资保险公司相对于外资保险公司投入冗余更大,浪费程度更高;(2)我国保险业总体经营效率欠佳,规模效率差异明显,呈现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的格局;(3)规模效率是导致保险业经营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纯技术效率影响相对较小。基于此,政府需进一步优化外部运营环境,健全监管制度,保险公司需结合自身现状,优化资产规模,提升管理效率,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优质资源,向集团化大型保险公司转变,确保企业实现规模报酬递增。  相似文献   

10.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性工作之一。运用DEA模型对我国31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发现2003—2005年间一些农业大省农业生产效率始终在较低的水平徘徊,对此应从调整农业人力资源配置、建立科技导向型农业以及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着手寻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能源禀赋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一个纳入能源要素的C-D生产函数入手,运用数理方法分析了能源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等对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提出了能源禀赋越丰裕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越高、技术进步会降低能耗水平、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越高的地区能耗水平越高等基本命题.利用1995~2006年我国各地区的相关面板数据,运用OLS和GMM模型分别检验了能源生产强度、燃料动力指数、科技支出、外商直接投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对我国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基本命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相关理论、时空演变、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和相应对策等方面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分析区域资本形成差异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区域内、区域间和区域总体资本形成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区域内资本形成差距不具备收敛特征,区域间资本形成差异具有日趋缩小趋势,区域总体资本形成差异与区域间资本形成差异表现出高度的吻合性.要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建立区域内部协调发展机制,以缩小我国当前区域资本形成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1~2017年中国工业分企业所有制-分地区-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相对劳动生产率和变异系数指标对全国和分区域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商和港澳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和收敛性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其进行计量检验。结果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三类所有制结构的劳动生产率均呈现显著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但是收敛速度呈现差异。其中,私营企业收敛速度最快,外商和港澳台企业次之,国有企业收敛速度最慢。分区域来看,东北和西部收敛速度相对较快,中部次之,而沿海三类所有制结构的劳动生产率收敛速度均较慢。因此,政府应进一步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完善市场竞争等方面努力,有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所有制结构的收敛,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的收敛。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22010年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从区域物流视角分析影响我国FDI流入的因素以及地区差异性。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物流能力不仅对区域FDI产生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还通过提升地区物流业综合竞争力水平间接影响FDI吸收规模。数据分析结果还表明,区域物流能力对FDI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2003-2009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影响地区间保险业发展差异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地区间保险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城乡居民储蓄的差距、经济开放程度的差距、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居民储蓄、加大社会保障的支出和加大西部保险市场的开发力度能够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显著差异,表明了各地区经济改革推进上的差异,进而表现出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程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加剧了东、中、西部地区资金配置的不平衡,显现出金融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明显的不协调.应通过金融制度创新,形成与区域特色有机结合的金融制度体系,加大对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政策倾斜力度,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进而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实行社会保障属地化管理原则,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由地方政府承担的社会保障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小、水平低、负担重、抗风险能力差,这不仅不利于区域社会协调发展,而且背离了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因此,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完善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是减少社会保障制度区域差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国家战略与中国地区差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后凯 《嘉兴学院学报》2005,17(1):91-95,114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然而,这种经济的全球化主要是沿海地区的全球化,而中西部地区在这种全球化进程中所享受的好处并不多。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尽管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地区的发展,但由于实施时间较短,至今并没有从根本上遏止东西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从长远发展看,今后中国在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外商投资和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开发,努力扩大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大力推进中西部工业化和国际化进程,使中国迅速推进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所带来的好处能够更多地传递扩散到广大的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我国食品加工业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我国食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各地区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也呈现出显著的分化.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食品加工业在空间上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之间具有严重的不平衡特征.通过分析比较各区域食品加工业发展的特点,可以为区域制定食品加工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