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不断的增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已逐步从国家统一分配过渡到个人自主择业。这种就业制度的改革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就业途径和机遇,大学毕业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理想的职  相似文献   

2.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有利于实现二者之间的互通性和互补性。融入对策:一是注重做好大学新生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制订科学的职业规划;二是对大二、大三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培养职业素质;三是针对毕业生,要做好择业、升学、创业指导等各项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江汉大学文理学院200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的分析,指出了当今独立学院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心态、择业区域等方面普遍存在的误区,并就独立学院如何加强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走出择业误区给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到历史、社会、家庭、个体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观念上产生了误区,从而影响了其顺利就业。本文在对择业观念误区总结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误区的形成原因,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大学毕业生应树立的适应社会的择业观念。  相似文献   

5.
靳晓英 《发展》2006,(12):124-125
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校毕业生就业日趋激烈,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高峰的来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趋向多元化发展。要就业。找市场,已不再是空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首先是社会的选择、是企业的选择。物竟天则,优胜劣汰,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选择就业的真正“游戏”规则。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毕业生在做好知识、能力、素质等各项准备的同时,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对大学毕业生成功择业是至关重要的。诚然,不同的人从各自职业价值观出发,会有不同的选择,但在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白莉 《新西部(上)》2013,(20):138+147
本文以SWOT理论为基础,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为前提,创建职业生涯规划矩阵分析表,通过建立SWOT综合因子评价模型,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当S*综合评价因子越接近1时,表明该职业越适合该生作为理想职业;反之,当S*越靠近0时,说明该生越不适合从事该职业。毕业生可选择多种感兴趣的职业,利用SWOT综合因子评价模型进行评估,最终选择得分较高的一组,即为最优择业。  相似文献   

7.
高职毕业生求职心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兴中 《发展》2009,(7):96-97
一、关注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制度是“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取”。其实现形式是“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在这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形势下。对高职毕业生来说,竞争是推进他们积极进行职业准备、求职择业和自觉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人才的激烈竞争."管理培训生项目"简单的说是"以培养企业未来领导者"为主要目标的特殊项目,目前诸多大型企业都在大力推崇这一制度,靠此培养高级资深职业经理人,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而在"管理培训生项目"中,绩效评估作为整个项目不可或缺的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方面,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现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这样一种新的就业体制;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阶段转向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大众化”的教育给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带来严重的压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解放思想,一方面要求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解放思想,推动就业指导发展以人为本的改革和创新;另一方面也要求大学毕业生解放思想,能够抛弃一些陈腐的思想观念,以自身的努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实…  相似文献   

10.
田川 《理论观察》2010,(2):118-119
独立学院是指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具有择业务实和功利并存,择业的灵活性和理性并存,择业意识增强和职业认识模糊并存等特点。因此,应加强对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引导,注重对学生创业意识的教育和创业技巧的传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改革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任务愈加迫切。针对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异常难的现状,本文提出应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做好思想工作,努力提高考研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等对策来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  相似文献   

12.
黄颖婕  季公关 《魅力中国》2013,(28):177-178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期,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期离职现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降低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期内离职率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沈亚男 《发展》2013,(9):106-106
当今高校毕业生因就业问题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出现各种不健康心理,甚至心理疾病。本文试从当前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压力入手,分析压力出现的愿意,找出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培养健康的择业心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甘晓霖 《黑河学刊》2013,(5):129-131
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大学毕业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上的反映,它影响着大学生择业行为的产生。职业的选择,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以普洱学院生命科学系2011级在校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在对普洱学院生命科学系2011级大学生的择业观做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确认调查可信后,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描述择业观调查统计结果,针对边疆大学生择业观的初步认识、影响择业的因素和择业指导服务的开展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5.
职业信息的有效应用关系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作为高校就业工作者要准确理解职业信息的涵义和内在规律,把握应用职业信息的原则,有效应用职业信息,对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人岗匹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王佑 《浦东开发》2003,(8):50-51
大学毕业生喜欢往哪儿跑?今年的大学生,就业率如何?他们择业出现了哪些新动向?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大学生就业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每年各县、市以乡镇为单位,从本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出发,有计划、有项目地招聘大学毕业生加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列,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新途径。应聘大学毕业生的聘期3-5年,聘期内政府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经费中按每月发放生活津贴,建设团队承担的项目自主经营,自主创业,自主获益。聘期满后,如需另行择业可自由流动,报考硕士研究生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录取。大学生源源不断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但缓解乃至有序解决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而且向农村集团性输入科学文化和智慧,这必将会大大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化,文科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等学校毕业生(包括师范生)的数量迅速增加,高校人才培养不适应市场需求,就业市场供需两难并存及文科师范生存在不正确的择业观念等因素影响和制约着文科师范生就业。解决当前文科师范生就业难的现状,需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强化师范技能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和服务工作;社会要为文科师范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加强对毕业生的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毕业生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稳定。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由于职业规划意识不高,对自身的定位不够明确,加之择业策略失当,而常常导致就业失败。只有克服上述失误,才能找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职业。  相似文献   

20.
秦航 《魅力中国》2011,(17):392-392
近几年来,普通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这一严峻课题摆在我们面前。面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高度重视,制定合理政策,采取得力措施,更需要高校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当前大学生就业正面临传统与现代择业观念的相互撞击,不及时进行思想教育,不可避免会出现思想问题。学校应及时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把工作做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