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保险在国外多震国家是地震灾害补偿的主要手段。我国是地震高发地区,应加快构建我国的地震保险制度。本文总结了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缺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地震保险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地震灾害保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灾害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种,是以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保险人对承保的财产因遇地震而遭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国际上通常将其分为企业财产地震保险和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前者一般采取商业运作模式,由保险公司自主开发地震保险产品并定价,被保险人自愿投保,保险公司自行提取风险准备金并分散风险.后者一般通过建立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制度,实行地震风险保障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3.
日本地震引起的灾难,再次让人类看到了大自然的巨大破坏力,同时,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日本地震保险体系的完善程度。本文将从日本地震保险简介及其对我国巨灾保险的借鉴意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龙  蔺志强 《企业技术开发》2010,29(5):120-120,122
建筑物墙体在地震作用下产生裂缝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文章对地震作用下墙体产生裂缝的进行分析,并针对一些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关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根据地震发生的几率、地震的震级和地震的烈度看,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结构的延性与结构的强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建筑物合理的的延性和强度既有利于防震又有利于降低建筑物的成本。  相似文献   

6.
赵勤贤 《价值工程》2014,(13):114-115
通过横向对比的方法,得出地震的损失是可控的结论,然后分析了我国地震造成损失较大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即设置合理的抗震设防标准;加强工程验收控制,提高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质量负责制;选用合理的结构类型;采用最新的减震隔震技术;将智能混凝土等新材料应用于结构抗震。  相似文献   

7.
论文通过地震破坏建筑物的原理和监舍特点分析,提出了监舍的防震设计目标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反应位移法和地震系数法这两种地下结构抗震计算拟静力计算方法,并以实际工程为基础,分别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地震反应计算,对同类工程的计算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的对比分析,打破了震级作为地震主要指标的理念,阐述了将烈度作为地震保险费率参照指标的观点,并提出了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基础上,结合地震保险的特点,根据单一灾害事件的最大可能损失、潜在受灾体的建筑结构、居民防震减灾的意识和收入水平四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构造属于保险行业的地震保险费率区划图。  相似文献   

10.
地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惨重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主要是由建筑物的破坏所引起。抗震就是和地震这种自然灾害进行斗争,本文主要是针对影响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建筑结构抗震能力评估方法等内容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提高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议地震保险制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汶川大地震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但是保险的赔付金额在总损失金额中的占比非常小,原因主要是我国地震保险制度还不成熟,参保率还很低。本文通过数据说明了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论证了完善地震保险制度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我国目前地震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并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具体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帅 《河北企业》2013,(3):38-38
<正>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因此,如何合理地进行建筑的抗震设防,有效地减轻地震对建筑工程结构的破坏和损失,是当代结构设计者都在探索的问题。抗震设防标准是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按建筑物用途的重要性进行的分类,对于不同使用性质、不用用途的建筑物,地震破坏造成的后果和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不宜采用同一标准,而应该根据破  相似文献   

13.
三维地震勘探在控制煤层赋存形态方面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资料解释是一个由原始资料转变为地质成果的研究过程,利用地震剖面及其它物探资料和地质钻井资料,再综合经验、区域性地质规律、多种技巧和知识等,使经过数字处理后得到的地震削面能够更加精确地反映地下地质构造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大量工程建设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也在飞速的发展,然而软土地基处理的好坏质量是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性、稳定性是息息相关的,目前的现代的建筑物呈现大型化、功能化和特异化的特征,相对来讲也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结合了自己的软土地基施工经验,阐述了对软土地基的加固的方法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大量工程建设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也在飞速的发展,然而软土地基处理的好坏质量是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性、稳定性是息息相关的,目前的现代的建筑物呈现大型化、功能化和特异化的特征,相对来讲也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结合了自己的软土地基施工经验,阐述了对软土地基的加固的方法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不仅要重视建筑物本身的结构设计以及建筑的过程,而且还要重视地基的处理,尤其是软土地基的处理。长久以来,对软土地基的处理以及在其之上的设计及施工都是困扰开发者的一大难题。本文对软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软土地基的特点及常见的工程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这对提高地基稳定性,保证建筑物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建筑物地下管线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地下管线对建筑物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刘振雄 《价值工程》2019,38(22):149-150
目前,国内外针对探测既有建筑物入土深度没特别成熟可靠的探测手段方法。本文根据工程实例试验,介绍了单孔地震透射法在探测建筑物桩基入土深度的工作原理,数据处理及异常解释推断,取得了可靠的试验应用效果,进一步说明旁孔地震透射法在工程地质中的高效经济实用性优点,为地铁盾构施工查明障碍物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工程建设中,软土不良地基问题经常给建筑物造成极大危害。为保证建筑物安全,有必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深层搅拌粉喷桩作为一种加固软土、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已得到大量推广应用。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深层搅拌粉喷桩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地震保险,但是,我国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地震保险还未出台。然而,地震保险的建立有利于我国的灾后重建工作,故建立健全地震保险制度是我国应对地震灾害的必然趋势。为此,文章对于如今地震保险面对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