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是促进形成粮食稳定生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政策和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政策,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产粮大县有重点地支持粮食规模经营、粮食科技推广和粮食的加工转化、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2.
《农村工作通讯》2011,(19):26-28
为深入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研究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典型做法和独特优势,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体系,农业部党校抽调青年干部组成调研组,于近期先后赴河北、浙江两省进行实地调研,分别深入粮食生产、畜禽养殖、果蔬种植、机械化服务和植保服务等8家合作社开展座谈,进行考察,听取对合作社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基于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角度,提出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人力资源开发和粮食科技推广,进而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替代,以有效可持续实现粮食增产.  相似文献   

4.
《齐鲁粮食》2003,(1):12-16
2002年12月3日至4日,山东省粮食经济学会和山东省粮食行业协会在德州市联合召开了全省粮食市场化改革暨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代表65人。收到论文47篇。会上,代表们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粮食工作实际,重点围绕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粮食企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和研究。大家普遍认为,经过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伟大实践,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5.
传统粮食生产意识应向现代粮食生产意识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生产历来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核心问题。在对待粮食生产的问题上,我国常常习惯于以传统的粮食生产意识作指导,因而在生产中常常出现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现象。现在我国已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们应把建立在传统经济体制上的狭隘的粮食生产意识,转变到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现代粮食生产意识上来,以现代粮食生产意识来指导我国的粮食生产和经营。   一、传统粮食生产意识的形成及其弊端   我国人口众多,为了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在过去的年代,曾提出过“以粮为纲”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粮食产…  相似文献   

6.
元代粮食生产和粮食商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依能 《中国农史》1994,13(4):30-38
在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粮食生产乃至整个社会生产,主要是为了自给,但在封建社会的各个阶段,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部分粮食商品化都有存在。元代粮食生产和粮食商品化,已有了一定的发展,本文从元代粮食商品化发展的动因;元代粮食生产和粮食商品化;粮食商品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正在从计划经济的坚冰时代,逐步向市场经济的暖春时代过渡,我国的粮食流通环境明显改善,粮食流通速度明显加快,市场调控粮食供求能力显著提高。粮食的市场化运作改变了粮食原有僵硬的面孔,使粮食与其他商品一样逐步融入了社会大流通。因此,在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构建现代“粮食流”(本文所述“粮食流”是相对于其他一般物流而言)已成为粮食经济发展的一个全新课题和必然选择。一、“粮食流”在物流中的地位和影响1.粮食流通现状。正在深入开展的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而…  相似文献   

8.
入世后,在全面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现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确保粮食安全,是当前粮食流通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镇居民在外用餐中粮食消费量的估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粮食消费模式的转变,研究我国粮食供求平衡将无法回避居民在外用餐中消费的粮食数量。本文通过对城镇居民粮食消费模式的假设,利用1992~2003年有关时间序列统计资料,估计了我国城镇居民在外用餐中直接消费的粮食数量,同时还根据估计的粮食消费数量,又进一步地评估它在城乡居民口粮消费及其粮食供求关系判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有粮食企业走出困境的思考陈晋玉在新的形势下,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和工作中的问题,粮食部门多年来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使我们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粮食工作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粮食企业处境非常困难。其表现:一是体制不顺,政企不分,中央和地方责任不清,形...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罔粮食生产、供求发生了很大变化,粮食科技取得了显著成就,对促进粮食产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粮食仓储的产学研合作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十分明显,在保障粮食流通和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和中心区域。在这里,“党开辟了人民政权的道路,因此也学会了治国安民的艺术”,创造和积累了治国安邦的丰富经验。就粮食工作而言,第一个地方红色政权中的粮食工作机构、第一个群众性的粮食合作组织、第一个国家苏维埃政权中的粮食管理机关——中央粮食人民委员部均诞生在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13.
郭学东 《齐鲁粮食》2001,(11):29-30
近年来,淄博市张店区粮食局信息人员紧紧围绕发展粮食经济的主题,深入粮食企业调查研究,及时反映深化粮改过程中的新措施、新成果、新经验,有针对性地挖掘新问题、新矛盾、新情况,编写了一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的粮食信息,既为上级领导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又有效地指导了粮食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论述了中国粮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根据粮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国内外粮食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做了总结。采取立体与动态的方法,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粮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浙江推行的“以放开粮食生产,取消粮食定购,放开粮食市场,实行经营主体多元化,粮食购销价格随行就市,同时要求加强市场调控,确保粮食供需平衡”为内容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是继“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之后,粮食流通体制又一深层次的重大改革,粮食主销区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尤如一把双刃剑:既给粮食主产区的深化改革以新的启迪和推动,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困惑和影响:一是广大农农民心理失落,种粮积极性难以稳定,相当一部分农民在得悉主销区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的信息后说:过去种粮国家收,贷款国家给,歉收国家补,困难国家帮。现在国家粮食多了,不管我们农民了,市场价格好,农民得不到益,市场价格低,手中有粮还得卖。算来算去,到头来吃亏的始终是种田卖粮的人。不少农民表示只种够自己一家人吃的人口粮田,多余土地要私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要私任其抛荒。二是取消粮食定购,粮食供销平衡难以确保。国家和地区目前粮食供销之间的平衡,主要靠定购来进行宏观调整,定购取消后,这个宏观调控的职责应由谁来承担,又该怎样进行承担。三是金融部门紧缩贷款,粮食企业经营难以开展,过去粮食部门政策好,靠山硬,银行敢于大量贷款。随着粮食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一方面国家不再给予专项资金优惠,另一方面由于粮食企业的不景气,银行不肯给予贷款。因此,粮食企业经营难以开展。四是放开粮食市场,国有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难以保持,放开购销市场和加强市场调控是极其矛盾的事,过去在粮食收购相对集中的情况下,放开部分粮食销售市场时,粮食市场就极难管理,现在收购市场开了,多头收购,多元经营,粮食部门失去了粮食购销方面的任何优势,自然也就无主渠道作用可谈,通过主渠道来调控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上述这些问题,有的可以在粮食购体制深化改革中,逐步得以克服和解决,有的则需要采取更多相应的配套措施,不断完善改革内容,明确职责,权限,才能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6.
国有粮食企业扭亏增盈的措施中,往往局限于对企业自身如何加强管理、开源节流、降低成本等方面的研究,因而对粮食企业走出困境的认识难于深化。笔者认为,只有管住批发,对粮食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才是实现扭亏增盈的治本措施。一、国有粮食经济的准确定位管住批发,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首先要正确认识国有粮食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对它进行准确定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粮食经济要从过于宽泛的竞争领域适当退出,集中力量控制制约粮食市场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领域。长期以来,国有粮食行业一直以“点…  相似文献   

17.
谈世界粮食储备周锷由于粮食生产的风险性、季节性和地区性,粮食消费的连续性和普遍性,从而造成了在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粮食储备。它好比水库中的蓄水池一样,在丰收年景吸收多余的粮食,以备欠年的不足,起着“储粮...  相似文献   

18.
张霞 《齐鲁粮食》2003,(4):39-4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有了长足发展,20世纪末,全国粮食产量先后跃上了4亿、4.5亿和5亿吨三个台阶,粮食产销出现了大体平衡、略有节余的可喜局面,粮食由短缺转变为相对过剩。随着粮食生产和需求的发展变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率先进行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试点,主要内容是“三个放开”,即粮食收购放开、粮食价格放开、粮食市场放开。从去年开始,省政府确定青岛、烟台、威海三市放开粮食市场。粮食市场化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展。但在粮食市场化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江苏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现状入手,概括了现有龙头企业在带动粮食产业化经营中的一些成功做法,指出了影响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不利因素及存在问题,剖析了粮食行业培育和发展大型龙头企业的机遇及有利条件,旨在证明粮食行业有基础、有优势通过培育和发展大型龙头企业,在粮食产业化经营中大有作为。同时从粮食产业市场发展潜力着眼,提出了培育和发展大型龙头企业的思路,并围绕这一目标,结合粮食行业的现实与基础,探讨了粮食行业立足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利用外力,培育和发展大型龙头企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央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它是由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闽西两块苏维埃区域合成的。中央苏区的粮食工作,是整个苏区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苏区革命史中光辉绚丽的一页。学习研究苏区粮食工作历史,缅怀苏区老一辈粮食工作者的丰功伟绩,对于借鉴苏区粮食工作经验,弘场苏区粮食工作优良传统,推动新时期粮食工作向前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中央苏区粮食工作的组织机构“民以食为天”。对于从事军事斗争的军队和新生的红色政权来说,粮食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显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