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福元  周歌 《湖南经济》2001,(12):16-17
当企业文化建设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的时候,作为与企业有着密切联系的经济职能部门,作为国家聚财与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最终执行者之一,我们地方税务部门又将以怎样的状态去直面改革发展中的企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大局呢?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阐述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这说明在国家层面上,文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化事业的决定性因素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对于一个企业或部门而言,文化在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
浙江传统文化与"浙江模式"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佑林 《浙江经济》2004,(20):38-40
以传统文化的创新精神为源泉的企业家创新活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和技术等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要素,都不过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在因素或不可或缺的手段,它们只能在完善的经济制度中才能发挥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程振登同志当条财司司长的时候,我们一起出国考察国外金融如何支持科技,当时感觉到,他们有好多政策,我们可以学习探讨。我当时印象很深的是,有些国家规定在税前利润当中,企业可以拿出1%来支持文化事业、科技事业发展,逐步形成一笔资金一些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风险投资基金比较成熟等等。  相似文献   

4.
吴思  魏述宾 《走向世界》2012,(12):52-54
导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当“发展实体经济”与“培育文化产业”激情碰撞时,泉城济南的文化产业发展再一次进发出强劲的活力,而文化创意园区的建设似乎显得更富有张力和底气。  相似文献   

5.
王聪聪 《魅力中国》2014,(16):84-84
柳树这一众人皆知的植物。当它放在在中俄两种不同国家之间时。由于人们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的不同,就反映出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6.
戴雪蕾  罗素 《理论观察》2012,(4):105-106
关于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开端,学术界传统的观点认为,应当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为起点;事实上,只有当中西文化彼此产生冲突与融会,原来的文化发生了变异,朝着新型的资本主义文化发展,才能真正意味着近代文化的开始。据此理论,以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及湖南维新运动的兴起为开端,更能揭示出湖湘文化近代化转型的特质。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的活力源。但目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应对WTO挑战、提升民营经济品质的艰巨任务,从民营经济的文化定位上探寻突破口,重视并加强民营经济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民营经济的文化定位,就是为民营经济的文化建设找准科学合理的方向和位度,创建出个性鲜明的文化体系。定位准确,企业文化会很快被实施和接受,文化力推动经济力。一、认识民营经济企业文化基础,坚持借鉴整合体现与时俱进各个国家的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文化都是在继承、吸收、借鉴、整合世界各…  相似文献   

8.
赵方忠 《首都经济》2008,(10):30-31
2006年,当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被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认定为北京首批十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视.甚至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工业设计。而当入驻DRC的心觉设计公司一年时间资产增长了五倍、洛可可设计公司年产值以300%超高速增长的时候,当全球贸易环境恶化等诸多不利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而仅有7700平米的DRC却创造着近百亿的年产值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工业设计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何以能在诸多产业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9.
信贷文化是指信贷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的总称。农发行的信贷文化是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信贷文化是农发行的立行之本。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就必须用现代先进的信贷文化来规范各级行的信贷经营行为,确保国家信贷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只有构建健康的具有农发行特色的信贷文化,农发行才能不辱使命,才能兑现对国家、对公众、对未来的庄严承诺,才能有效地遏制不良贷款发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民族血脉中生生不息地流淌着的血液,始终是民族生存繁衍和国家繁荣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之源。现在是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时候了。文化是民族血脉中生生不息地流淌着的血液,始终是民族生存繁衍和国家繁荣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之源。现在是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时候了。我们要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从经济发展到文化再造"的新命题.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复兴和文化再造,这一历史性跨越勾勒出经济、 政治、 社会、 文化、 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逻辑线索,从而也指出了引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全球化路径.现代化并非只是物质产品的丰富和科学技术的昌盛,更是历史和文化的重建.在开放多元的全球化背景下,反对文明冲突论、 倡导文化和谐论,现代世界秩序才能被真正重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重点在于提高国际话语权,在于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在于激活文化的创造力,坚持和谐世界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当历史把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任托付给我们的时候,难道我们还仅仅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在所难免"来作苍白解释吗?历史的经验教训已经告诉我们,只有转换思维方式,才能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继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人类文明史发展的写照,在当代社会它则被赋予了更广阔的含义。美国文化产业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目前还未形成完善的文化市场,演出行业表面的繁荣局面仍无法掩盖其诸多软肋,演出产业将如何发展才能在中国的经济领域焕发出独到的光辉?  相似文献   

14.
企业跨文化培训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中国终于加入WTO,从此中国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中国企业也将更加广泛地与外国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然而中外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无疑会成为双方合作与交流的无形障碍。有人曾预言: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因此,必须对涉外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较为系统的跨文化培训,才能使他们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类别不同,其文化内涵也不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往往受到语言、宗教、价值观念、生活态度、教育、科技水平、物质文明程度、社会组织形式、政治、法律等因素的…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既要融入世界文化之林,又要保持其文化的独立性.加强其民族文化节目的制作和传播,做好文化营销工作尤显重要。凤凰卫视在“观乎人文,以化天下”的文化营销策划中,注重文化的机遇、理念、形象、经济运作,为华文媒体走向世界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重视民族文化这个蕴含民族精神、民族意识、民族灵魂的核心载体的传承和保护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历史责任。从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出发,以满族文化与以满族民族经济发展为例,明确发展民族经济应该有发展民族文化的自觉,才能使民族本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燕萍 《魅力中国》2014,(11):42-42
由于经济全球化,当今世界在各方面都提倡公平、公正,但是正在的落实却存在一定阻力,特别是在信息的生产和流通方面尤其如此。美国等西方国家控制了整个世界信息的生产和流通方向。相反,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至今仍处于信息弱势地位。然而只有让信息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进行生产和流通才能保证文化多样化的存在,保证全球文化的健康发展。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对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主张。由于个人能力和学识的限制,分析和解决方案仍然存在不足,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表示人类本质与社会文明的概念,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品格的一种方式。与物质性而言,文化体现为软实力,看似无形,但它对我国经济上起到的作用是潜移默化而又深刻长远的。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运用传统文化的理念“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向世界展示出一个温文尔雅的中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对外贸依存度非常高,已经达到了70%以上。在当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产品的对外贸易比重太低,贸易结构不协调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中国文化产品如何走出国门值得关注。该文在分析国家文化贸易现状的基础上,从质量和品种、效益、渠道、人才、文化资源五个方面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聂美 《魅力中国》2014,(22):47-47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今国际社会,各国都开始关注自身的文化建设,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飞速发展和社会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和发展我国的文化和文化产业,让文化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无论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是小康社会的落实,以及中国梦的实现都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和支持,没有文化的繁荣,国家将失去生机,民族将失去方向。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基层文化建设却显得有些滞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和社区的发展。本文中,笔者以农村基层文化发展为切入点,分析了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优化对策,希望能促进我国基层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