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方 《东北之窗》2010,(3):37-39
中段拦截导弹优势明显 中国官方媒体发布的消息很简短:中国1月11日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中国外交部表示,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相似文献   

2.
《环球财经》2010,(2):25-25
反导系统?我也有!1月11日,新华社简短刊发“中国成功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的消息。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向外宣布自己的反导试验消息。尽管近年来“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但随着中国国力和军力的提升,在周边导弹威胁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中国有充分理由发展自己的反导系统。  相似文献   

3.
台湾"经济部国际贸易局"9月9日宣布:世界半导体委员会已通过"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入会案",并称:"台湾已经可以直接参与各国半导体政策制定与协调过程",认为"这对台湾产业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极具正面意义".此一消息经世界各大通讯社加以广泛传播之后,已引起产业界的密切注意.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3月,台湾著名晶圆代工大厂台积电发出一份新闻稿,标题是《珠海全志科技采用台积电公司55纳米制程,成功推出A10芯片平台》,台积电中国业务副总罗振球在新闻稿中表示:"我们一直关注全志在平板电脑市场的发展。"这则消息让当时台湾许多半导体业者一片狐疑:全志究竟是何方神圣?居然让台积电特地为这家默默无闻的大陆本土公司发布新闻稿?这个问题直到台湾记者走进深圳华强北电子商圈才获得解答。  相似文献   

5.
今年 2月底,台湾经济当局正式通过了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台积电 )赴祖国大陆投资案,当时台积电申请的是在松江"投资兴建一座月产 3 5万片的 8英寸晶圆厂和光罩厂,"这条消息意味着海峡两岸先后加入 WTO后,两岸经贸关系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施中杰 《东北之窗》2008,(23):24-25
11月12日,陈水扁遭到收押的消息传来,台湾大部分民众评价是"大快人心"、"迟来的正义"。其实,扁家弊案错综复杂,光是海外洗钱部分就遍及全球三大洲,但台特侦组的8名"打虎英雄"克服重重困难,清查了上千个海内外账户,发动7拨搜索行动以及约谈300多人次,终于攻破陈水扁的层层防火墙,在台湾司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正>吵吵闹闹多年过去了,关于是否开放大陆白酒登台的问题,台湾方面一直未有定论。近期以来,岛内各大媒体相继争相报导——"大陆白酒拟限量登台"的消息,再度炒热议题,尽管台湾"行政院"以"目前未考虑"的说辞进行"灭火",但已再次引发岛内"口水战"。  相似文献   

8.
<正>早年前打下良好科技基础大陆"机器人换人"项目成为近年来新的投资主流,也为台湾厂商提供巨大的市场商机。然而,台湾能否抓住这一机会?事实上,台湾早就对此有所准备,机器人产业已发展多年,这其中离不开台当局的政策推动。早在上世纪70年末,台当局"经济部"便与台湾金属工业发展中心等机构共同组成"机械工业调查研究小组",协助岛内机械制造厂家建立管理制度,并拟定《机械工业辅导办法》,辅导台湾机械工业技术发展方向。1982年,台当局制定和开始实施"生产自动化八年计划",为岛内自动化相关技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台湾问题,本属中国内政问题,但由于它历史地与美国发生了特殊的"关系",因此,台湾问题的解决实际上也就成了涉及中美关系框架中的问题。换言之,所谓"台湾问题",正是由于美国介入,才使台湾回归祖国这一不成问题的事情,成了所谓"问题"。台湾问题发生的起点,始于1950年的朝鲜战争。这场战争一下子把台湾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地位神奇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国人把它看作是"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它当时西可对抗大陆;北可阻抗原苏联及在必要时也可钳锁日本;南可威胁南海诸国并保护美国通往中东在亚太的石油生命线。1972年,美国为了拉拢中国对抗北方苏联  相似文献   

10.
李登辉抛出"特殊两国论"之后,舆论哗然,大陆舆论指责李登辉搞"台独"。只要研究过李登辉《台湾的主张》这本书,就会发现,在"台独"背后,李登辉还有更"宏大"的即出卖中国、毁灭中华民族的政治目标。研究台湾历史,我们会发现台湾没有政治独立的历史,这是因为台湾没有实现独立国家的地缘政治条件:台湾为中国西进太平洋、日本南下中太平洋、美国遏制中国和日本乃至东盟的重要的海上战略基地。正因此,近现代亚太发生的历次重大事变,比如1894年甲午战争、1950年朝鲜战争及70年代苏联全球扩张和中美合作,台湾都是成为  相似文献   

11.
陈非 《沪港经济》2011,(2):38-39
通胀年代,黄金成为了避险的最佳工具。也因此,香港最近爆出的假黄金消息,尤为引人瞩目。最复杂的假黄金骗局2010年12月的第一周,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了此消息,并形容"这是中国黄金市场数十年来遭遇的最复杂的一场骗局"。  相似文献   

12.
2004年2月18日,日本《世界日报》发表题为《中国摆脱了发展中国家身份》的社论,认为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1万美元通常被称为中等发达国家。中国在2003年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因而"摆脱了发展中国家身份,进入了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见《参考消息》2004年2月20日)该文还分析说,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但是,中国担心大肆报道这一消息会带来负面影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0月27日,台湾领导人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结束半小时后,台"行政院长"张俊雄突然宣布停建第四核能电厂,这无异于为动荡不安的岛内政坛投下了一枚政治核弹。目前,国民党联合亲民党、新党等在野党,积极推动罢免"正、副总统"案,台湾领导人面临上任以来最大的政治危机。图为台北市的大批出租车司机在车上悬挂"一个中国"旗帜进行游行。  相似文献   

14.
《上海经济》2012,(5):28-31
今年2月,团购网站高朋网在苏州"裁员撤站"的消息,引发了大家对"团购"这一购物模式的担忧。过去两年,随着满座网的出现,中国共诞生了5877家团购网站。但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今年初发布的《2011中国团购行业年度报告》显示,同时运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1月10日,台湾前"经济部长"施颜祥在"立法院"做核四厂的专案报告时引述台电公司提供的结论"没有核四之后,电费要涨四成"。消息一出,引起岛内民间团体一片挞伐,认为台电拿电价大涨来恐吓民众。他们问:只占台湾发电总量6%的核四,何来有影响四成电价的能力?几天后,台湾"行政院"改组,施颜祥被迫下台。外界的批评排山倒海而来,因此8天之后,台电赶紧改口说,如果仅有核四厂不运转,电费会涨一成四,不是四成,等于当场打了施颜祥一个耳光。但即使如此,仍挡不住外界的批评质疑。又过了10天,  相似文献   

16.
<正>台湾盛行"哈韩风"正当台湾各大产业面临韩国竞争的生死挑战时,另一方面,台湾消费者又盛行起新一波哈韩风,韩国电视剧、流行音乐、戏剧等通过俊男美女以及独特营运模式,已经成功打入台湾岛内。听说过什么叫"韩饭"吗?你什么是"K-POP"吗?这可是台湾年轻人近年来流行的重要次文化。如果不懂得这两个新名词,就说明你已经老土了,与现在的台湾年轻人有了代沟。  相似文献   

17.
<正>不用到大陆设点开店,也可以在岛内舒舒服服地赚人民币"内需财";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在台湾的户头里收到新台币。这样的好事,哪个台湾商家不抢着上。今年3月中旬,台湾玉山银行与中国大陆最大的第三方支付业者支付宝联合宣布,共同合作推出两岸"支付通"服务,这是一种结合了两岸金流、物流与资讯流的完整服务,是台湾业者可以合法以新台币收取货款的新网络购物平台。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对两岸经贸互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 《亚太经济》1999,(6):33-33
加人WTO对两岸经贸互动影响巨大。首先,两岸人会(WTO)孰先孰后的角力。WTO作为一个具法人地位的国际机构,受制于国际法的原则。"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单独关税区域,在中国之后人关",这份1992年GATT主席的声明对WTO成员国都具有约束力,而这一默契也是美国认可的。中国坚持这一原则的立场不会改变,要求WTO各方遵守这一承诺。中国尽早加人WTO实际上就包括了台湾加人WTO也随之加快的含义。其次,台湾加人WTO立即牵涉的课题是两岸互动体制的明确界定。在WTO架构下促成以经贸为主的互…  相似文献   

19.
张金川 《中国经贸》2005,(10):77-77
2004年,中国大陆成为台湾农产品的第四销售市场,福建成为台湾农产品大举进入大陆市场的首选登陆地。2005年6月底,厦门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传出消息,公司设立厦门首家台湾农产品中转集散分拨中心,以进一步扩大对台贸易,扮演好对接台湾农产品物流中心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泰国与台湾的贸易比中国大陆的多泰国泰京银行业务研究组的消息指出,民商是联系泰国与台湾之间关系的主要渠道,包括贸易、投资、劳工以及双边的旅游业等。泰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近20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状况。尽管泰国与台湾没有外交关系,但通过民商与台湾的贸易、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