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物哀"作为日本文学的美学理念由来已久,不仅在日本文学作品的各个方面予以体现,更对日本人精神价值观产生了诸多影响,在日本人的性格中仿佛注入了一丝婉转、一抹阴柔,形成了一种难以诉说之美。论文主要从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的精神特质分析"物哀"美学思想产生之原因,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就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的正确理解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相关文学理念研究的探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文学史论述对象的选择,即以什么样作品作为展示文学发展演变的材料,不应以过去的文学观,或现代文学观来界定,然后依此决弃取。文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学观念也是随之变化的。所以,文学史视野中的文学,既不能限于我们现在所谓的文学作品,也不能将古代曾视为“文学”的作品完全纳入进来,而是应当与文学发展变化和文学观念发展变化的过程相适应,尊重历史,尊重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学制度通常是指文学社团的组织机制、报纸杂志的传播机制、文学奖励机制、文学教育体制和作为制度保障的文艺政策的制定。它属于无形的巨手,在指挥着作家应该写什么,不应该写什么;文学的发展方向应往那条道路走,而不应该往别的道路走。台湾的文学体制在1945年后,从日本殖民体系被转换为中国文学的现代传统,到1949年与大陆分离后,逐步形成不同于大陆的文学体制。但再怎么不同,也没有脱离中华文化这一母体。  相似文献   

4.
中国无产阶级文学是在国际无产阶级文学思潮的推动下形成和发展的。国际无产阶级文学的滋生地与辐射重心是苏联,但由于大革命失败后中苏关系断绝,思想交流严重受阻。中国所形成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主要来自日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社会发展到了明代中叶才出现了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商品经济在社会生活中地位有了较高的地位。但是,从文学发展史来分析,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则应上溯到宋代,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高度发展繁荣的宋代文学,形象地反映了这样的生活现实,使我们认识到两宋是我国经济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为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双重语境下也走向了产业化的道路。“文学新桂军”的崛起及其文学与影视的结盟,成为文学产业化的一种新的运作方式,广西文学的影视化可以说是广西文学实现产业化的典型形态。这既扩大了广西文学的影响,也适应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探究文学影视化的产业价值,既是对文学本身也是对文化产业的有益思索,这个角度来研究广西文学也就既为研究广西文学开启了新的研究思路,又必将为广西文化产业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私小说是产生于日本的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以私小说的开山之作《棉被》为切入点对私小说进行解析日本私小说的产生。日本私小说不仅受到西方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深刻影响,而且有着其日本自身当时社会、传统和日记文学的深深印记,是当时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出现于独立战争后,体现了美国人务实开放的民族特点,以美国本土为背景寻求自身发展成为美国文学的特色。从产生和发展看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能够深入了解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对其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学艺术与媒体是一对难舍难分的孪生子。文学艺术自发生之日起,便依附于一定的媒体而存在。媒体是文学的载体,一种新的媒体的出现,往往催生着新的文学样式。回首20世纪中国文学与媒体的关系,从世纪之初兴起的小说创作热潮及历次文学思潮、流派的纷争,直到后来的新启蒙主义浪潮和电影文学、电视文学的发展,均与媒体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体裁是研究文学特性的一个重要概念。研究同一体裁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特异表现,即文学交际中的体裁发展史是比较文类学的主要内容。作家的创作个性、时代的文学需求以及读者的阅读能动性等文学交际功能造就了文学的不断发展。文学的整体性来自于体裁不变性于可变性之间的形式渐进。  相似文献   

11.
经济因素一直是文学研究界被遗忘的角落,20世纪40年代后逐渐走向政治化的左倾文学思潮,更是不见经济对文学发展实际存在的深刻影响。现代报刊的商业化操作催生了稿费制,成为推动现代文学勃兴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同时也聚集了最初的作家队伍。国内文学研究界已开始注意到从经济与物质方面研究文学,发现这是一片值得开垦的新论域。  相似文献   

12.
文学的繁盛无非是创作的繁盛和传播的繁盛。作为大唐最有作为的统治者之一的唐玄宗当政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人口、教育政策,为文学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和创作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盛唐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潘亚暾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1):《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1期-85-86.9页-《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1期-85-86.9页
本文论述了儒商和儒商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规律特色和大趋势,21世纪是儒商世纪,儒商文学开拓了世界文学的新动向,举世瞩目,前途无限。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至三十年代末受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影响,中国现代唯美主义文学思潮开始形成并有所发展。日本唯美主义虽未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引起轩然大波,但其新奇性、偏于感觉、官能、情调的写作方式,为当时创造社的众多作家所接受。总的来说,有颓废感伤,变态的性享乐,以丑为美的恶魔主义倾向以及"肉体主义"和"肉感主义"的女性观等,在中国形成了一股小小的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热"。虽然日本唯美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暗浸的,而非鲜明直接的,但仍不能忽视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是中国现代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派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从初期的海派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到上世纪40年代的海派文学的创作都可以看到西方文学所产生的深刻印记,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精神分析、意识流等为海派文学的成长提供了可值借鉴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6.
汉语言文学领域和信息化的结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全能型汉语言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指出了信息化在汉语言文学应用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及学生才情培养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当从健全汉语言文学和信息化结合的教育体系、增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管理能力、提高教师素质等几方面着手,致力于促进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及学生才情培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诗人杜甫和日本俳人松尾芭蕉以及两作者的作品进行了分析说明。本文通过对杜甫和松尾芭蕉的历史地位、经历、作品总体上的介绍和分析,通过对两作者及其作品历史关系和影响关系的比较研究,探讨中日两国在文学传统和文学审美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大江健三郎是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曾五次来华访问.他从小熟读鲁迅作品,其文学本质与中国作家莫言非常相近,因此对中国文学有特殊的感情.研究大江健三郎及其文学跟中国文学的关系,在中日文学交流史上将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学的演进深受时势的影响:社会进步促使新的文学局面形成,政府支持是文学发展的坚强后盾。首先,文以载道,政治直接影响着文学内容。唐朝政治发展的四个阶段,也使四个时期的唐诗呈现不同风格。其次,政治演变使文学由高雅精莫化向通俗大众化演变,遂使唐诗、宋词、元曲、小说一步步由庙堂走向民间。再次,先秦散文、汉大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体的变革也是时代使然。与当时的政治气候分不开。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文坛热闹非凡,很多的文学作品都被打上了市场的烙印,赋予了很多市场经济的元素,其实,文学的市场化是有其多方面的原因的,既有文学自身的原因,也有文学所处的社会时代的原因。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文学的市场化,文学本身、作家以及出版商和媒体都要为应对文学的市场化做出一定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