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虹  江雪梅 《经济论坛》2005,(19):131-132
一、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的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简称仲裁时效),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法定期限内不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而丧失请求劳动争议机构保护其权利实现之权利的制度。(王全兴主编:《劳动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29页。)1995年的《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1993年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23条规定:“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下称企调会)是企业内部化解劳资矛盾的组织.企调会有着较长的历史发展,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曾经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调会反而显现萎缩、退化的趋势,企调会的设立率、调解率明显下降.这主要源于企调会组织结构的重大缺陷.  相似文献   

3.
高茂祥 《经济师》2012,7(3):262-263
文章分析了劳动争议的主要内容与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具有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加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需要注意和加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5.
文章从劳动争议机构的设立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劳动争议处理方面的诸多问题,提出应强化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能,尽量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并重新设计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建立"裁审分轨,各自终局"的双轨制,同时建议建立劳动法庭,改革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机制以完善我国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以利于劳动争议双方合法权益的保护,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关于集体合同争议最普遍的分类方法是将集体合同争议划分为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各国一般采用不同类型的机制分别处理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我国《劳动法》第八十四条用“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和“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分别表达利益争议和权利争议很不妥当,在集体合同争议处理实践中将会造成不可克服的困难,因此,建议我国制定《集体合同法》时直接使用“利益争议”和“权利争议”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7.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是指由劳动争议处理的各种机构和方式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各自地位和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一般认为,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为“一调一裁两审”制,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二种。依劳动法第19条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6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前为劳动部)的相关解释,  相似文献   

8.
劳动争议(或称劳资纠纷)处理作为协调劳资双方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把劳资关系的协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现行的"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对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已经滞后于目前劳动争议的新变化,暴露出许多问题.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理论入手,借鉴国外处理劳动争议的合理做法,结合我国国情,试提出改革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劳资矛盾的增多,劳动争议在所难免。争议的产生有企业、劳动者的原因,也有体制方面的原因。有效发挥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试图在分析现行体制弊端的基础上,对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高阳 《时代经贸》2012,(2):201-2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争议双方的关系和矛盾也变得日益复杂,劳动争议处理的范围已经不能满足劳动争议的发展趋势。因此,变革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无疑是当前急蒋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文着重对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进行研究,在分析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支出上提出了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使我们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1.
周杏梅 《经济师》2008,(10):86-87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合法、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重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应当在现代司法为民和公正效率理念指引下,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主要是建立“裁审分轨,各自终局”的双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设立专门的劳动法庭来审理劳动案件;对现行法律程序进行合理调整和完善;扩大劳动争议仲裁范围;完善对劳动争议仲裁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张晓红 《经济师》2011,(5):80-81
"一调一裁两审,仲裁前置、诉讼终局"作为我国当前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制度,曾为解决劳动纠纷、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纠纷的不断增加,以及劳动纠纷产生原因越来越复杂,此种处理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不能起到及时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作用,有时还成为一种障碍。因此,完善和重构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白彦民  周文芳  单翀飞 《经济论坛》2006,(3):132-132,140
一、劳动争议仲裁前置渐露弊端 1.劳动争议仲裁的涵义。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委员会依法律法规和劳动争议当事人的申请,以第三者的身分就争议事实与责任居中进行调解或做出裁决。劳动争议仲裁体制作为诉讼前的法定必经程序,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一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段春艳 《经济师》2008,(8):77-78
文章对在调解劳动争议案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要了解争议双方在调解过程中的心态,采取正确的个别谈话的方法,以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通行的“协商”和“企业内部调解”两种高效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很难在我国推广.原因是我国整体上雇员与雇主之间的谈判力差距太大,这两种模式难以公平地“协调”双方的利益.在转型期,我国劳动行政部门应以“干预者”的角色直接介入严格保护弱势劳动者的权利,中央政府应严防落后地区政府走“以廉价劳动力招商引资”的老路,同时要完善相关制度,努力缩小劳资之间的谈判力差距,使“协商”和“企业内部调解”逐渐成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主要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劳动争议仲裁在劳动争议处理中有其特殊地位,这要求它必须贯彻独立性和专业性的原则。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首先应该扩大劳动争议处理的范围,把因利益争议而产生的纠纷纳入到仲裁的受理范围中来;其次,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应当摆脱行政化的色彩,实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的“三方代表性”;最后,在劳动争议仲裁人员的选拔和任命方面应该提高其专业水平和选拔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我国现阶段频发的劳动争议,从而实现劳动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前,企业因为裁员、辞退员工、解除员工劳动合同等而引发的劳动纠纷案例越来越多,而且经员工提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企业败诉的也越来越多,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8.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该法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该法以专章内容规定了劳动争议调解,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争议调解制度;2007年12月25日,也就是该法颁布的前4天,东安集团公司制定实施了《东安集团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办法》。笔者认为,当前是推进实施东安集团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有利时机,应充分认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在和谐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作用,工会应发挥关键作用,对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加以推进实施。  相似文献   

19.
范云清 《经济师》2007,(7):72-73
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时效制度,努力构建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对保护普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搭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时效制度存在的弊端,论述完善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与时效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深入宣传贯彻,劳资双方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逐步增强,劳动争议的数量逐年增加,各类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复杂的时期.因此,对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研究与解决,将成为正确处理劳动纠纷,协调劳动关系,劳资双方走向合作,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一项十分紧迫而意义重大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