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普遍认为,成功的企业家与大多数人相比,更有信心、更为执著。但是,企业家并不是"神"或者"英雄",他们也是普通人,拥有和大众一样的智慧和情感。一位企业家内心中最难忘的回忆是哪一段?最珍贵的物品是什么?也许在外人看来仅仅是一件小事、一件不起眼的东西,但这些却造就了企业家最独特的"品质"。很多人都希望成为像这些成功企业家一样的人,除了在商海中呼风唤雨、群领诸侯外,了解他们内心的珍贵回忆更加重要,因为通过这些回忆,我们可以近距离触摸到这些企业家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潘松 《人力资源》2011,(8):34-36
用"印度方式"行动近年来,国际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印度企业的管理经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四位教授曾合著了一本名为《印度方法——印度的顶级企业家是如何实行管理革命》的著作。在书中,他们认为虽然印度企业常与美国企业家身处相同的环境,但除此以外,他们却并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不论是印度企业家还是美国企业家,虽然都是企业的领导者,都主持着各自的行业领域,都对企业的发展之路有深谋远虑,都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颇有心  相似文献   

3.
《传播力》     
吴仕逵 《英才》2006,(7):132-132
媒体是一种势力,借助媒体,企业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和媒体有龌龊,企业家就置身于枪口之下。不少企业都死于新闻报道,许多商业巨头都在防范记者方面煞费苦心,政治家也把记者看作是不能低估的敌人。本书以企业家为轴心,全方位介绍了媒体的情况,指出和媒体打交道应该注意的事项,作者深知媒体的运作规律。  相似文献   

4.
十年前我有一个“重要发现”:改革中我们做了一件没有要社会、国家和个人花钱、却收到很大的经济效益的事。这件事便是给公司经理、工厂厂长等送了一个“企业家”的称号。这件事使企业领导人不再把自己看作一个仅仅奉命行事的工作人员,从而提高了积极性、责任心和事业精神。观念转变了,工作的成效也就大不相同。同时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宋治平是一名在东北创办民营重工业企业的女企业家。这一连串的定语,彰显着她的与众不同。“每天都如履薄冰。”对于吉林康乃尔集团董事长宋治平而言,能享受几天阳光和大海,都是奢侈。她旗下的两大业务板块——化工和医药,不是易燃易爆,就是人命关天。加之所属行业的政策性、专业性,以及来自市场变化和区域经济的压力,这个在男人堆里打拼的女人,一直在艰难险阻中前行。“企业家是一个最艰难的群体。  相似文献   

6.
抑郁,是暗藏在中国企业家心中凶险暗流。他们名利双收,有粉丝追捧,有美人相伴,可是他们的内心却仍然充满痛苦与悲剧。三年前,记者曾在一个酒会上遇到张朝阳。别人忙着聊天,张朝阳忙着吃东西。他对记者说,"你可不能吃这么多。我每天早晨要跑8公里,吃多了也不会胖。如果你吃这么多,一定会变胖的。"此时的张  相似文献   

7.
《英才》2003,(1)
虽然被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人,但是他们当中却很少有非常出名的人。这也正是《时代》杂志(TIME)和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从《时代》全球记者推荐的100多名候选人中选择他们的部分理由。他们15个人当中每个人都表现超凡。他们都是各自所在行业的领袖人物。他们虽然来自11个不同的国家,但是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全世界都是他们的市场、他们的家。他们用自己的超凡影响力影响着世界,拨动世界经济之弦。他们是: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场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战争”。复杂的多方博弈, 结果当然是多方都不满意。天津首富李金元执掌的国内最大直销企业——天狮集团,从来不缺乏关注点。而2004年爆出“高层管理团队集体辞职”的新闻后,一时间“CEO被董事长殴打”、“首席培训师被指控‘职务侵占和贪污”’、“中国区员工大清洗”等等传闻沸沸扬扬……而事实的真相如何? 为什么处在高速增长的企业,猝不及防地发生如此严重的人事危机?为什么相见恨晚的企业家与经理人,最终沦到相别如仇收场?为什么企业家与经理人的利益纠葛,总是不能在事前控制? 《英才》就此采访了整个事件中的核心人物:李金元、骆超、王坤和王君平,揭开天狮人事大变局的台前幕后。虽然他们仍各执一辞,虽然他们的恩怨依然未了,但我们却从中思索一个更深远的命题: 企业家的个人膨胀少不了经理人的捧场,而经理人的职业道德离不开企业家的栽培。如果企业的发展太快,信任的积累跟不上,企业家和经理人翻脸像翻书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  相似文献   

9.
天一重组在中国汽车界是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重组后天津一汽也始终是行业和各大媒体的焦点企业之一,有关夏利的报道连篇累牍,资深记者程远曾说:我们之所以特别看重大的一桩重组案,而且一汽与天汽的这次联合重组,不仅因为它是中国汽车工业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一桩重组案。一汽与天汽,尽管目前经营状况差异较大,但都是中国汽车工业极富发展潜力的企业,他们的联合重组,有可能产生叠加放大的效果。 如今,一年半的时间过  相似文献   

10.
回归之路     
出于种种需要,企业家们显然 不太愿意用“回归”这样的概念来 否定自己昨天的选择。新希望董事 长刘永好说:“其实我们一直没变 过。只是因为金融、地产是热门行业, 所以媒体对我们的关注比较多……”东 方希望的刘永行也不承认他们一度懈于 饲料业的发展,他说:“我们前几年在饲 料业只是缓一缓,虽没有扩张,但专注 于巩固和内部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 从资金、人力配置与投入——这些企业  相似文献   

11.
第三次外资潮,会激发本土企业家精神,还是压抑本土企业家精神?“你感觉会不会出现外资左右某个行业的情况?该怎么看待这样的局面?”2006年底,光明乳业董事长王佳芬一脸严肃地问我。我知道这是最近深深困扰着她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深深困扰着梁稳根、南存辉及一大批企业家的问题。去年一年,从年头凯雷-徐工案到年底的施耐德-德力西案,经济界学术界一直在争论外资并购对中国企业、中国经济乃至国家安全的影响。对企业而言,问题更单纯但更艰难:要不要和主动上门条件诱人的外资合作?你不干他找你的国内同行合作怎么办?这是后WTO时期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诱惑与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12.
好的企业家、好的企业都能够借助资本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的作用就是做好投资家和物流企业家之间的桥梁作用,帮助他们彼此理解,并从中发现价值得到提升的乐趣。我可能不是中国最好的咨询专家,更不是最好的投资家,但我愿意做一个最懂得物流行业的投资顾问  相似文献   

13.
金错刀  曾兰 《中国企业家》2007,(11):106-107
不同于托尔斯泰的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对于高成长企业而言,不幸的企业却都是相似的,他们都困扰于一个共同的难题:管理。《中国企业家》专访了清  相似文献   

14.
想要清晰地解读中国的企业家,有几个人是一定要放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去考虑的。这不仅是因为他们领导着中国迄今为止最成功、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企业,更重要的是他们伴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一路走来,在开创企业新局面的同时,也时时能意识到并切实肩负起了他们本人及其所领导的企业军团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现任联想控股公司董事长的柳传志便是这样的企业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武威地区的老领导高雪樵听说记者要写写西部名优品牌企业的企业家风采时,她立即说:我向你推荐一个人,他领导的企业不仅经营规模大,更重要的是这位企业家的经营思想很丰富,而且他绝不会是那种“泡沫企业家”——今天红上天,明天又落了地。 于是吕兴海的名字印在了记者脑子里。几天后,他来开企业项目论证会,我见到了厚厚实实又不失一种现  相似文献   

16.
《英才》2003,(8)
任一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记者曾三次提起杜厦的名字,物美集团董事长张文中部相当警惕地回答道:"这个人我不太了解。"当然,行内人都会发现他们两人某些经历惊人的相似:都曾是中国经济界学者;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进入了中国高层领导的智囊团;又相继在90年代初辞别激荡的政治领域走入商界;也都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成为中国零售行业呼风唤雨似的人物……低头不见抬头见,所以我们只能把张文中的这种势态理解成为一种刻意的回避:是因为太知根知底从而讳莫如深?是因为同行竞争从而不想妄加评论?或者干脆是因为道不同所以抱定不相与谋的谨慎态度?从知识分子到企业家,这是一个不小的跨度,张文中对此深有感触:"搞学术研  相似文献   

17.
裁判进场     
张小平 《英才》2003,(6):57-57
时下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不时传出有县市级官员辞官下海的报道。致使有人认为,上台为官、下台为商,这在现今的中国,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有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原来的社会精英几乎都在官员队伍中,而市场经济是应该以企业家为中心的经济,社会精英向企业界渗透应该值得提倡。官员下海,最让人担心的是利用“人缘资本”形成一种腐败现象,而实际上,目前官员出身的商界风云人物所从事的行业多是依赖超强人脉关系的房地产或能源、商业类行业。他们就像运动场上的裁判一样 一旦进场玩耍,对于游戏规则比谁都门儿清,而且在官场上形成的关系网如同他们钱包中的现金一样,能在商场中发挥作用当然不会浪费。只要不超过大家心知肚明的“度”,实在无可厚非当然,企业要长远发展,不可能永远抱着这些关系不放。所以深圳方大的熊建明表示:在中国企业离不开政府,但也绝不能依赖它。  相似文献   

18.
“数字”这个怪物,又一次让中国经济界和新闻界尴尬了一把。1996年底,国内一家重要媒体刊出一条“记者调查”,其透露的一个数据引起了轩然大波:“当今国内有15亿件衬衫积压在库。”这条信息一经披露,便被国内上百家报刊转载,包括像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这样的媒体都展开了连续报道和大讨论。谁知仅仅两个月后,文汇报便发出另一篇截然相反的报道:“15亿件衬衫积压在库竟是空穴来风”,权威的中国服装协会否定了先前的报道。准确的数据是,目前我国年产衬衫20亿件,实际积压量为2亿件。那么,那个耸人听闻的15亿件的数据到底是哪里来的?是记者看错了一个小数点?还是某人随口一说,记者顺笔一记?还是……  相似文献   

19.
武威地区的老领导高雪樵听说记者要写写西部名优品牌企业的企业家风采时,她立即说:我向你推荐一个人,他领导的企业不仅经营规模大,更重要的是这位企业家的经营思想很丰富,而且他绝不会是那种“泡沫企业家”——今天红上天,明天又落了地。 于是吕兴海的名字印在了记者脑子里。几天后,他来开企业项目论证  相似文献   

20.
记者采访过数以百计的企业家,有关创业历程、经营管理、品牌塑造、企业文化、选人用人等方面的介绍听过很多,但企业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精神往往让记者感触最深。无论他们自觉还是不自觉,公益事业总是离不开他们的身影。也许他们未必都意识到,参与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他们实现经营目标和企业使命的机会和条件,可以带来切实的利益。可以说,他们之所以无愧于“企业家”这个称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