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珂 《中国税务》2023,(3):27-30
<正>外资外贸是观察中国经济的“晴雨表”“风向标”,是助推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的重要动力之一。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支持政策和征管服务便利化举措。税收助力外资外贸,全国人大代表如是说。  相似文献   

2.
税事集萃     
《税收征纳》2024,(1):46-47
<正>新版《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政策指引》发布为充分发挥税收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职能作用,国家税务总局对现行有效的相关税收支持政策和征管服务举措进行梳理更新,形成新版《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政策指引》并于1月15日对外发布,方便纳税人更好了解政策、适用政策,为外贸外资发展营造良好税收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吴富林持续做好金融服务外贸外资工作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挑战。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各项稳外贸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为进出口保稳提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强有力支撑。中国进出口银行主动落实好国家稳外贸稳外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白春梅 《时代金融》2013,(27):255+267
随着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中作用的凸显,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同一经济主体的内部化行为。跨国公司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根据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的高低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之间权衡选择。面对跨国公司的这种选择,中国如何有效实施外贸政策和外资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入手,依据相关经典理论,探讨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相互关系,就中国未来外贸政策和外资政策的调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头条     
《中国外资》2020,(5):8-9
商务部:六地方获2019年促进外贸外资激励5月12日,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2019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商务部结合2019年外贸外资形势,综合考虑各地在2019年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增长、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标准,兼顾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实际,确定了上海、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6个地方进行激励。"总的来看,这次纳入激励的6个地方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增长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6.
何昌贵  严辉 《新金融》2005,(4):57-57
外资并购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很短.早期进入中国的外资主要是为了寻求市场份额并规避政府的政策限制。近年来在不断增长的外资并购中.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总体来说外资在中国的并购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一自1979年我国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鼓励利用外资的政策.不断改进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截至1996年底,累计流入中国的外国资金(包括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中国在境外发行债券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额已达2843.7亿美元c特别是从1992年以来,外资流入呈直线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约为19%。近几年,中国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利用外资为我国弥补国内生产建设投资的不足,有效地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外资的流入对促进技术进步、调整…  相似文献   

8.
<正>截至目前,广东已有佛山、珠海、东莞、广州等相关部门出台了针对外资(外贸)的相关政策。这也意味着,广东"外资十条"(修订版)相继落地各地市。12月11日,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各市已经从过去吸引外资重规模与数量,转变到重视外资的结构和质量,这背后传达出各  相似文献   

9.
<正>外贸外资创新高2018年,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不断抬头,世界经济不确定性提升,中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外贸"、"稳外资",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均创出历史新高。2018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0.5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其中,出口16.42万亿元,增长7.1%;进口14.09万亿元,增长12.9%。2018年1-12月  相似文献   

10.
<正>稳外贸、稳外资的政策,国家和省里都出台了不少。《会议》指出,下一步关键是要用好用足这些政策措施,防止政策棚架和执行梗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发挥作用。8月22日,河南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稳外贸稳外资暨第二届进口博览会工作推进会议(以下简称《会议》)。稳外贸、稳外资是"六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稳就业、稳金融、稳投资、稳预期等工作密切相关。今天,我们摘取部分会议精神,让大家对全省相关工作的安排部署有一个清晰了解。  相似文献   

11.
动态     
国家1我国资源产品出口退税可能叫停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在近日举行的一次经济形势报告会上表示,外资外贸政策将会微调,但不会倒退以避免挫伤利用外资和发展外贸的积极性。傅自应指出,外资外贸政策的制定必须围绕国内经济的发展需要。他说:“以出口税率政策为例,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应叫停,而现在的农产品的出口很困难,我认为可以提高,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疫情的稳定,我国各地政府陆续推出了一批复工复产的政策措施,我国外贸外资开始回稳。但不可忽略的是当前世界疫情仍在肆虐,世界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我国经济当前与世界经济已紧密融合,因此下一步我国的外资外贸环境将持续严峻复杂,仍具备着较大的不确定性。2019年9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了包括"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在内的"六稳"政策,其中"稳外资、稳外贸"两项直接涉及到我国的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继续深化对外开放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许梅邨 《科学投资》2003,(10):92-92
中国政府应该做的并非是调整人民币汇率,也不是重新审视已经实行多年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是应重新审查中国的外贸战略、出口退税政策等不合理的政策安排。  相似文献   

14.
资讯     
《中国外资》2023,(5):6-7
<正>HEADLINE头条国务院:推动消费加快恢复和保持外贸外资稳定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保稳提质。一是加力扩消费。推动帮扶生活服务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政策全面落地。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促进接触型消费加快恢复。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工作。  相似文献   

15.
该《意见》针对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优化外资招商方式、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等方面起草政策,同时结合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外资外贸企业发展现状和需弥补的短板,明确了需重点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外资并购与传统的新建合资企业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快速、便捷。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并购的需求日趋强烈。为规范管理,从2003年底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外商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权威部门官称.一系列法规的出台.使得外商并购国内企业在法律上已没有什么太大障碍,只要不是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禁止的行业,外资都可以并购:政策的优惠使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日见升温,各种相关研讨会、论坛也如火如荼.“迎接外资并购热潮”等声音也时有耳闻,但是这红红火火的场面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关心和担忧.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以及宽领域的格局,但仍存在重复和低水平引进外资的问题,而且,有相当部分的外资具有明显的“内资外资化”和“政策寻租”的特征。该文分析了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和“内资外资化”倾向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承接和发展服务外包发挥了继制造外包之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又一比较优势,是改善中国产业结构和外贸结构的新增长点。为加快其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大利外资力度,在政府正确的政策导向下,要将发展服务外包作为利用外资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编前语:作为一个开放度和回报率双高的市场,中国房地产业受到越来越多海外资本的青睐。从与中资房地产公司联姻开发、散户投资到境外机构资本的显山露水,尽管时至今日我们仍然难以掌握该行业外资的真实情况,但一个明确的判断是,在外资的低调探路之后.中国房地产业将有境外资本参舞.在此过程中如何保证双方“姻缘”的和谐长久,推动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又知何防范投机资金跨境流动的冲击.维护国家涉外经济安全,外汇管理部门近期公开表示,将配合上游部门,完善外资进入房地产行业的相关外汇管理政策。这表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之弦依然紧绷。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结合国际经验及中国房地产业现状,探讨末来的外汇管理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0.
3月1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应对疫情影响稳外贸稳外资的新举措。商务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用好内外贸专项资金支持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扩大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