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赵逸轩 《上海保险》2010,(12):29-31,40
一、新型巨灾风险解决方式——保险证券化 (一)保险证券化及其产生原因 广义的保险证券化,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保险资产证券化同其他形式的资产证券化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它是指保险公司以资产未来的现金流为支撑,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以实现融资及对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进行分离与重组的一种技术过程。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券化就是实现金融权益可交易的过程.从广义上讲,资产证券化包括一级证券化(初级证券化)和二级证券化(高级证券化).在证券化过程的初级阶段,资产证券化主要是指资金短缺者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上通过发行证券来融资,所使用的融资工具包括商业票据、企业债券和股票,因此,又被称之为融资证券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资产证券化和巨灾风险证券化的研究颇丰.但是,对人寿保险证券化问题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主要对人寿保险证券化的发展背景以及已经发行的实例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引入人寿保险证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赵西卜  卢玮 《会计师》2005,(8):42-43
所谓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收入的银行信贷资产,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获取融资,是以信贷资产为支持而发行债权类证券的融资行为。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降低银行长期贷款的风险、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使用效率,消化资产管理公司的大量不良贷款、盘活国有企业的存量资产,实现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沟通,繁荣资本市场。适应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需要,200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并确定了国开行和建行作为试点单位,与之配套的会计规范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资产证券化和巨灾风险证券化的研究颇丰。但是,对人寿保险证券化问题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主要对人寿保险证券化的发展背景以及已经发行的实例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引入人寿保险证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在于将流动性差的不良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转换为流动资金,其重要作用在于规避风险并释放资本。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是不良资产。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优化和资本市场结构的优化。在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当中,一套行之有效的有关资产证券化的制度的设计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正>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银行将其缺乏流动性但在未来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量的信贷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分离和重组形成资产池,进而转换为在资本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并据以融资的过程,是资产证券化的最主流形式。  相似文献   

8.
于宁 《新金融》2002,(7):7-10
金融资产证券化是指使储蓄者和借款者通过金融市场得以部分或全部匹配的一个过程或工具,它包含两个层次:一级证券化和二级证券化.一级证券化是指通过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行证券进行融资,即普遍意义上的证券市场;二级证券化是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流的资产汇集起来,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并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宋永明 《金融研究》2009,(12):81-90
监管资本套利是指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绕过资本监管"粉饰"其资本金实力的行为,其动机来源于银行节约资本税——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之差的内在要求。银行从事监管资本套利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摘樱桃"、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增信和间接增信。但在实践中,银行将其进行"组装"和"改造",通过对证券化产品的持有和对SPVs的流动性支持,保留了基础资产的绝大部分风险。在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时,这些风险开始显现,给银行造成了巨大损失,很大程度上致使得美国银行业的次贷危机演变为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为此,我们应当从改善资本监管和完善公司治理等角度加强银行监管。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出于一定目的,将具备一定条件,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构造和转变为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对我国来说,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在盘活资产、改善经济结构、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繁荣与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不仅要考虑需求的结构与层次,还要考虑我国现有的市场条件下是否成熟完善.同时,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在这一领域的制度规则,推进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分散资产风险的金融创新机制而备受推崇。次级贷款证券化引发金融危机后,资产证券化市场几乎成了“风险”的代名词,证券化产品交易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随着金融市场的回暖,避险情绪的消退,资产证券化产品又开始慢慢复苏。尤其是近期华尔街人寿保单“证券化”的推出,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证券化与知识产权保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一)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原理。知识产权证券化是指以知识产权及其衍生的特许使用权为支持,面向资本市场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金融交易,并在证券化过程中充分运用结构金融原理,对知识产权的收益和风险进行结构性重构,构造资产池,进行必要的信用增级,提高证券的信用级别。为企业提供一个新型的融资技术,也为银行向企业贷款提供了  相似文献   

13.
张文强 《金融研究》2009,(5):194-206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作为实体企业一种新兴的结构融资方式,微观上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宏观上则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我国的资本市场。本文在剖析实体企业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主要风险,并对其进行量化分析,以探索在当前次贷危机影响下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风险定价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区别于商业银行,租赁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均受到公开融资限制,难以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而借由资产证券化,这两类公司可以将存量贷款资产变现,缓解资本压力,增强公司资产流动性和盈利能力。风险的界定、分割和重新分配是资产证券化的本质。通过结构安排将资产转化为证券,资产证券化实现了两个目的:一是将资产的风险和收益转移给了特殊目的载体SPV,实现与发起人的破产隔离;二是由SPV发行偿付  相似文献   

15.
沈小平 《中国金融》2012,(21):53-54
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需要以创新的思维研究解决办法。关键是结构简单、规模适度、成本可算、信息透明、风险可控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收入的银行信贷资产,通过在资本市场上以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从而获取融资的过程。笔者认为,如何使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及其制度框架适合我国目前的金融发展水平,还需要研究相关创新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6.
韩广智 《银行家》2006,(3):54-55
资产证券化的共赢博弈从一定意义上讲,资产证券化是一个金融过程,在这个金融过程中实现资本结构和风险的优化配置,每个机构从中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满足各个参与主体的自身利益要求。例如,建行是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它的主要比较优势在于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管理和资金回收,但是它无法承担长达30多年的住房抵押贷款期限, 因为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短期存款,不能实  相似文献   

17.
实行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资产证券化将信贷资产转换为可在资本市场上交易的证券,能够连接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丰富资本市场产品,改善银行流动性,提高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从而促进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的协调发展.因此,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引入具有相当的必要性.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试行资产证券化尚存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责任准备金证券化的发行背景、市场发展、构架、案例和风险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把它与传统再保险、巨灾债券和其他人寿风险证券化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以金融资产稳定的、可预见的现金流为支撑,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进行融资,从而使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得以分离和重组的过程,包括MBS(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ABS(Assets Backed Securities)两类。  相似文献   

20.
王凯宁  崔建国 《时代金融》2013,(14):37-38,45
无活跃市场的信用类投资指银行因投资目的而持有的信用类资产,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私募发行的次级债券、信贷类理财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等,通常无法使用公开的交易价格进行估值,风险计量没有成熟的方法。本文在信用类资产估值模型中的简化模型和历史模拟法基础上提出了无活跃市场信用类投资的风险计量方法,选取信用评级较高的生命人寿私募发行的次级债券和投资于商业银行的信贷类理财产品为标的资产进行比较性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