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曾几何时,由于汽车工业的发达,美国底特律迅速崛起,不过受金融危机等影响,底特律不断走向衰败,城市环境日益脏乱,人口锐减,其政府不得不宣布破产。这给正在发展的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上了很好的一课。位于广东东北部的河源市和平县也在思考产业与城市的关系,和平县委书记蓝岸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这表明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城市的兴衰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换句话说,如果产业配置得当,那无疑能助推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从更高的层面来看,这就是当前我们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该如何推动工业  相似文献   

2.
底特律镜鉴     
《中国西部》2013,(25):102-105
大半个20世纪,底特律一直是美国工业力量的代名词:一个人才精英集聚地,福特主义规模生产系统的发源地,坐拥通用汽车、克莱斯勒、福特三大巨头的“汽车之城”,将汽车带给干家万户的百年汽车城,人口曾经一度达N185万的美国第四大城市。 今天,底特律却以奄奄一息的汽车业、惊人的高犯罪率、美国60年来人口外迁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高达180多亿美元的政府债务闻名世界。 城市规划领域国际知名专家乔治·加尔斯特,他同时也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底特律第五代人口,他告诉本干啦己者,地理要素、政府结构和就业大军都是导致底特律形成“城郊小聚居,城心大遗弃”发展模式的原因。但他认为,底特律地区汽车经济基础的坍塌,才是让底特律辉煌不再、成为“生锈地带”的最主要原因。单一产业崛起的城市,比如中国的汽车之城长春、东北老工业区,该如何发展?以“底特律样本”为鉴,能获得哪些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部底特律城市的兴衰史与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没有可比性,所以毋庸"杞人忧天"。素有"汽车之城"美誉的美国中西部城市底特律18日正式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也成为美国历史上估摸最大的城市破产案。曾经的美国工业重镇如今负债185亿美元,人口70多万,不到50年代人口顶峰时期的一半,市内一片荒凉,失业率高达20%,犯罪率颇高。这宗  相似文献   

4.
废城的警示     
7月18日,美国"汽车之城"底特律市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消息传出,美国媒体与民众却并未显现震惊,似乎本在意料之中,甚至有如释重负之感.这是因为底特律最近频频拉响警报,特别今年3月,密歇根州州长施奈德宣布底特律进入财政紧急状态,令外界对该城破产早有心理准备. 然而,底特律破产谈判和清算的过程将漫长而艰苦,并存有多种变数. 告别昨日的辉煌 作为最传统的美国工业城市之一,底特律有着无比辉煌的历史.早在100年前,底特律就是汽车工业的代名词.上世纪初,随着福特、通用与克莱斯勒——美国三大汽车商在底特律发展壮大,底特律被誉为"世界汽车之都",更多的人来底特律寻找机会,令这座城市在上世纪40到50年代达到发展的巅峰.  相似文献   

5.
薛涌 《中国报道》2013,(8):112-112
7月18日,美国底特律市政府申请破产保护。底特律曾经是美国第四大城市,人口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接近200万。即使现在人口缩水到71万多,也是美国第十四大城市。《华尔街日报》指出,在20世纪上半期,底特律对于美国来说就相当于70年代以后的硅谷。福特汽车生产线在这里创立。汽车城成为整个美国经济的龙头。其企业的管理、生产的组织,都为现代企业提供了典范。同时,工会也在这里崛  相似文献   

6.
21013年7月18日,底特律因负债超过180亿美元,正式向美国联邦法庭申请破产保护.密歇根州州长施耐德当天批准了底特律申请破产的有关文件,表示底特律已经无法收取足够的税收来满足各项义务,只有通过申请破产来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这将成为美国城市破产史上最大的一宗案例. “美国巴黎”成长记 走在底特律街头,昔日的荣光已不复存在.犯罪率居高不下、城市陷入萧条,令很多人对这座城市望而却步.曾经有200万人口的底特律,现在只剩下70万人.大量中产阶级人士离开底特律,市郊大片区域荒芜破败.  相似文献   

7.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类的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比重逐步上升,人口不断从农村向城市聚集,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逐渐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和产业发展密不可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非农产业比重持续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可自由流动的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随着产业发展日渐向城市聚集,推动城市化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创造了城市文明。从1985年到2012年,随着工业化推进,我国城镇人口从2.51亿增加到7.12亿,城镇化率从23.71%提升到了52.6%。单从数据看,我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然而现实情况是,按城镇常住人口统计的城镇化率,还包括了接近2.63亿的农民工群体。这个群体工作、生  相似文献   

8.
王概 《新财经》2009,(7):92-93
汽车业让底特律在上世纪初就成为世界上最辉煌的工业中心,也让底特律在世纪末成了美国城市退化的典型。汽车业成就了底特律,也毁掉了它  相似文献   

9.
罗晓庆 《中国西部》2013,(25):112-113
曾有学者发表文章指出,中国也有城市,与底特律相似,都是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城市,比如长春和广州.还有钢铁等传统工业区的未来将如何发展?经济评论员甘志敏提出,城市必须以多元化产业为支撑,产业的大发展才能聚人气、财气,城市除了要打造核心产业竞争力,也要具备综合发展能力.就这个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威敏斯特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彼得·纽曼.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节约交易费用;获得外部经济;推动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合作;创造学习与创新环境;有利于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的发展等等.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带来希望的同时也藏着危机.有产业集群优势弱化,后劲不足,基至走向没落和终结,比如美国底特律"汽车城"、匹北堡钢铁产业集群、中国温州桥头镇纽扣产业集群等.  相似文献   

11.
说到品牌,美国的发展经历很有说服力。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全球排名前100个最有价值品牌中,美国就占据了62个,美国 GDP 中60%的部分来自于品牌产品创造的价值。事实上,品牌战略已经被公认为打造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底特律以汽车而闻名,米兰以服装而著称——一个著名的城市无不依靠一批名牌产品和品牌产业作支撑。对于一个企业、一座城市而言,品牌就一种长久记忆的信息符号,著名的  相似文献   

12.
易鹏 《中国西部》2013,(22):32-33
底特律的经历昭示了城市发展的关键:产业和人口聚集能力。当下中国正在把新型城镇化建设放到更高战略地位,因产业引导的人口迁移率也在日益上升,因此对于这一进程最终要导致的人口再分布,必须要更敬畏,做更精细化的预估。  相似文献   

13.
一、台湾城市化成就的经验 我国台湾创造世人瞻目的城市化成就,其城市化经验颇为宝贵.有关研究认为,其基本经验可归纳为: 1.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城市化过程步调一致才能加速城市化过程 我国台湾缺乏现代工业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只有丰富的劳动力(50年人口增长2.5倍).因没有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故像祖国大陆那样城市化不足(与工业化相比)的现象并没有发生,乡村人口被快速而稳定地转变成城市人口.与许多第三世界城市不同,如埃及的开罗、印度的加尔各答,台湾省的城市没有出现过度城市化、城市人口过剩、失业率高、城市贫民窟等社会问题.大量的人口增加不仅没有成为城市包袱,反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台湾根据自己的经济与资源条件,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使工业就业率的增长大大快于人口增长率,从而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到城市的第二、三产业.70年代以后,我国台湾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其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产业升级又进一步推动城市发展.由此可见,灵活而富有竞争力的经济体系是城市快速发展的基础,城市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2012,(13):68-69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发展向后工业转变的关键,也是城市发展从城市中期向城市后期转轨的重要时期。产业与城市的关系更加紧密,产业已经构成了一个地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支撑;而城市,也成为了发展工业、做强产业的载体和依托。近日,成都提出的"五大兴市"战略将产业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成都正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业新区,促进"一区一主业"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网络游戏产业既是朝阳产业,又是引擎产业,以电子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娱乐产业已经成为与影视、音乐并驾齐驱的娱乐产业之一。在电脑和互联网未普及以前,全球游戏产业最早是由电视游戏开始发展的。90年代初期,电脑快速普及,成为另一重要的游戏平台,品种单一、交互性差是电视游戏逐渐没落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有2.43亿人口拥挤在仅占全国总面积3%的土地上,那就是我们的城市.生活在东京及其周围的人口高达3600万,这里是全球生产效率最高的城市区域.在一个空间如此辽阔的星球上,我们选择了城市. 作为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人口密集区域,城市已经成为了创新的发动机.佛罗伦萨的街道给我们带来了文艺复兴,伯明翰的街道给我们带来了工业革命.当前伦敦、班加罗尔和东京的高度繁荣得益于它们产生新思想的能力.漫步在这些城市,触目所及的只有人类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林真 《中国西部》2012,(13):68-73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发展向后工业转变的关键,也是城市发展从城市中期向城市后期转轨的重要时期。产业与城市的关系更加紧密,产业已经构成了一个地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支撑;而城市。也成为了发展工业、做强产业的载体和依托。近日。成都提出的“五大兴市”战略将产业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成都正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业新区,促进“一区一主业”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 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核心价值之一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世界著名的规划师沙里宁(美国)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这座城市市民的抱负,市长的抱负。在当今中国,围绕城市发展的定位有诸多争论,是发展多样性的城市,还是发展专业化的城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在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大背景下,为数众多的地方政府更热衷于打造专业化之城。例如,但凡汽车工业有点规模的地方,都在宣称要成为中国未来的“底特律”。上海、广州、长春、武汉、北京、重庆等六大城市,都在谋划成为“中国底特律”的战略方案。  相似文献   

19.
关注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定义及本质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工业化以后所特有的现象.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上升,农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出现了人口从以农业活动为主的农村向以非农业活动为主的城镇转移的过程,城市人口比重日益增大,城市数目迅速增加,这就是城市化的基本含义.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与开发区服务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市化是开发区发展服务业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1.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呼唤服务业的繁荣 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表明,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得到服务业的支撑,没有服务业的配套与支援,工业不可能长远壮大。2000年天津开发区的工业增加值已经相当于国内的一些中等城市,但第三产业却出奇地小,并且第三产业主要是房地产业,支撑加工制造业发展必备的金融业、商业、科技文化业极不发育。 2.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解决孤岛经济的根本途径 走出孤岛的路径有两条,一是成为老城区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