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上关于商业广告语翻译理论的研究甚多,其中角度不一。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从生态学这一全新视角对翻译进行研究,受到了翻译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商业广告语翻译进行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凯 《魅力中国》2013,(19):272-273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既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同语义学一样,语用学也研究意义,但是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而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和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翻译研究(亦称翻译理论、翻译学)则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运用语用学进行翻译已越来越受到翻译学界的广泛关注。语用学在翻译过程起着桥梁的作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阐释了语用学的内涵,并研究了语用学在翻译中的应用以及翻译策略,以期实现翻译后的意思与原文意思更贴切。  相似文献   

3.
江泰罗 《魅力中国》2010,(4X):113-113
翻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翻译教学有别于纯正意义的语言教学,翻译教学需要进行专门的翻译训练。随着翻译研究的深人,翻译教学已从和语言教学有关的翻译行为中独立出来。本文就谈谈从句的一些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在对希伯莱英语翻译文学进行大量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和霍姆斯(James Holmes)的描述翻译理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描述翻译学理论和方法。其描述译学研究是对传统翻译观的超越,并使人们对翻译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而使翻译理论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5.
图里倡导的描述翻译学目的是建立实证的科学翻译学,其研究以译文为导向,通过对翻译规范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两大尝试性翻译规律.其理论扩展了翻译研究的范围,有助于人们全面系统研究翻译,大大促进了翻译研究学科地位的确立.国内外对其理论也有质疑与批评,但其中有些显然未能理解图里理论的初衰和特点,实为"苛求"之论.  相似文献   

6.
自然资源法学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在学界已经形成共识,对于自然资源法学的研究也正呈方兴未艾之势。自然资源法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资源法学建立过程中的一个首先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探讨如何确定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的标准入手,运用比较和辨证分析的方法,将自然资源法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自然资源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以及自然资源法律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背景,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的哲学基础。阐释了生态翻译学的主要内容: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翻译,把翻译活动放到整个生态环境中去;它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译者的中心作用;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的过程是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生态翻译学是以生态视角对翻译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认为翻译是译者在翻译环境中的适应与选择.文物是附栽着悠久、深厚文化的具有价值的资料.因此,文物翻译是传播和发展文化的重要途径.文物翻译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其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提升翻译生态环境,提高译者素养并能够促进文物翻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从发端到现在已有30多年时间了,它已日益变成一种全球性的文学批评现象,成为文学批评理论中的"显学"。中国的许多学者都已提出生态批评学科建构的问题。生态批评是一门正处在发展中的、新兴的跨学科研究的边缘学科,其学科构建任重而道远。蔡同庆指出,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要有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  相似文献   

10.
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从发端到现在已有30多年时间了,它已日益变成一种全球性的文学批评现象,成为文学批评理论中的"显学"。中国的许多学者都已提出生态批评学科建构的问题。生态批评是一门正处在发展中的、新兴的跨学科研究的边缘学科,其学科构建任重而道远。蔡同庆指出,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要有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及学科发展的趋势这样五个基本要素。那么.生态批评是否是否已经具备了这些基本要素而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7下面将在考察生态批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围绕这五个方面对生态批评的学科建构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1.
直至今日,翻译学所研究的领域已经涉及到了语言学、 文化学、 哲学、 历史学等诸多领域.从历史角度出发,美国学者詹姆斯·霍姆斯的《翻译研究的名与实》 一文针对翻译学科建设中的学科方向和宏观范围等若干方面作出了归纳总结,进而该文普遍被学者们尊称为"翻译学科的创建宣言".本文结合翻译中伦理关系、翻译史和生态学等多方面视角,用框架图方法尽可能多地剖析翻译研究中需要关注的若干研究对象,将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并开发新的翻译学结构框架,分析本学科建设中需要关注的若干方向.  相似文献   

12.
满族民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明珠。抢救和挖掘满族民歌,让古老的民歌传播到世界其他角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民歌的外译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从生态翻译学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三个维度”转化出发,以译者的第一视角翻译了满族民歌《跑南海》的部分歌词,充分发挥生态翻译学所倡导的“译有所为”“适应性选择”“选择性适应”的理念,并在实践中探讨总结了运用生态翻译学在满族民歌翻译方面的适用性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孙萍 《发展》2011,(4):112-113
尽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学科,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20世纪初的事情.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出发,概述了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并探析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试图为其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英语翻译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科技英语翻译对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翻译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科技英语在文体和语言结构的特点出发,分析科技英语翻译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提出提高科技英语翻译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晓梅 《发展》2009,(12):95-95
20世纪西方哲学上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在翻译研究领域引起了人们对翻译主体间关系的关注。翻译活动中涉及作者、译者与读者三个主体,主体间的对话应是平等的。对于主体间关系的研究可以指导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发展一种全面的理论以协调翻译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用以解决、预测翻译领域和翻译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有声思维翻译研究方法是翻译研究的实证方法之一,它在翻译学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操作过程和方法论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研究。本文将对有声思维翻译研究方法的历史、概念、理论基础及其在研究翻译过程中的研究成果等相关问题进行基本的论述,并对有声思维翻译过程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活动,它的诞生、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生态环境。翻译生态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它是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翻译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以及译者和翻译研究者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等,是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生态学的发展和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趋向促生了翻译的两个新兴领域,“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译者在翻译研究中不可或缺,翻译的质量优劣是由译者这个主体和中心所决定的,翻译生态学强调译者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生态翻译学划强调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相似文献   

19.
心理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于1954年,起源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和神经生理学等领域.近30多年来,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大致包括语言习得、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三个方面.本文从其发展历程、研究内容以及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对心理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做一个大概的阐述,以期对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孙永君 《黑河学刊》2014,(6):101-102,104
语用翻译是一种等效翻译观,是把翻译从本质上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跨文化交际过程,强调译文应该再现原文作者的意图和意义,达到语言语用和社交语用等效。语用翻译研究主要是基于语用顺应论、关联论、言语行为理论和指示语与预设理论等语用学理论。在翻译教学实践中应重视语用翻译观的介绍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翻译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