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赵艳丽 《魅力中国》2014,(1):287-287
人们对各种颜色的认识大体是一致的,但由于各民族之间的地理、历史、思维、民族心理、宗教等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人们对各种颜色所产生的联想不尽相同。因此,每个民族的语言都包含着大量的颜色词。同样地,中西方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使得中西方人们对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不尽相同,对同一颜色的理解和使用也有所不同。可以说,汉英颜色词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为此,本篇文章将分别通过对英汉“红色”与“黄色”词汇的对比研究,揭示其内涵意义中积淀的民族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2.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潜移默化地存在于认知世界中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共有的物质文化基础和人类的隐喻认知结构使不同语言间的隐喻呈现趋同性,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心理又必然会导致不同语言间隐喻的差异。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为理论基础,对汉语和英语中的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中西方文化差异对隐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非语言交际是除口头言语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相当的文化差异,在实际交际中,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目视行为、面部表情、手势、触摸、空间的利用和组织等方面在非语言交际行为中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不同民族生活习惯的迥异,地域的差异,赋予了不同颜色不同的社会含义,颜色词也就成为不同语种之间最能够表现各自文化特点的词汇之一。对比英汉语言中常用的颜色词可以发现语言差异是社会文化差异的反映,语言与文化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学习外语时,一定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语言里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各语言的颜色词所蕴含的意义也不尽相同.本文从历史、人文、政治等多方面运用实例揭示了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不同阶级对颜色词的不同感知,从而改善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域中,人们对色彩怀着不同的理解.由于人们受地理环境、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以及认知能力、审美意识和社会认同水准等因素的影响,各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的人而言,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由此产生了东西方文化在颜色的社会内涵产生的联想的差异.了解文化差异的背景,同样对我们学习英语,以及翻译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交际的重要手段,但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所处文化背景不同,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不相同。不同文化之间又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去推测对方,这往往就会导致语言使用上的误差。我们应从文化入手,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和由此导致的语言差异,从而避免失误。  相似文献   

8.
杨欣 《魅力中国》2010,(12):22-22
自古以来,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早已被人认知,我们知道由于历史、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出现了不同。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在语言中,本文章主要介绍了文化一词的定义,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表现,以及在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如何处理等等。  相似文献   

9.
人类对于数字用语的文化认知概念来自于大自然,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探索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及总结.在荚、汉、俄三种语言中,数字作为计算功能的意义是一致的。但由于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文化差异的影响,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数字,英、汉、俄有着不同的联想并赋予其不同的含义,并由此而孕育出各自独特的数字文化。本文将从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方面的影响来阐述英、汉、俄数字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张玉宏 《魅力中国》2010,(6):250-251
人类思维的共性使得语言之间的交际得以广泛存在。不同民族的语言又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存在着广泛的差异,母语语感是其中最为明显之一。它可为译者所用,较好的母语语感在翻译时可以剔除译文的语病。处于一定语境下的词语,只兼顾其“所指意义”是不够的,不同的语境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因此,在翻译时还要展开联想,结合语感,实现译文与原文的最佳契合。本文拟从曹庸《雨中猫》的译文分析中,论述母语语感,及联想在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与其相应的文化,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本文重点选取三种英语颜色词汇,分析其独特的魅力,解析其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嵇丽娜  刘方博  杨浩立  姚令华 《魅力中国》2010,(26):250-250,278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大不同,这些不同就导致了在语言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异,具体主要表现在句子结构、用词倾向、句序、重心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赵津 《魅力中国》2014,(5):253-253
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4.
语言学习中的中俄文化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不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交际时常常会产生误解,甚至造成交际失败,所以学习俄语时掌握中俄间的文化差异对有效交际是很有帮助的。中俄在年龄观点、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身势语、问候用语、馈赠礼物等方面均存在着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口译过程中,交流受阻除了语言技能方面的问题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缺乏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造成的.该文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在生活习俗、思维模式及比喻和联想方面的差异,旨在说明口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不仅需要精湛的双语技能,而且也需要丰厚的文化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地域阻隔和文化差异的原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西建筑在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各自独立发展,很少有交流的机会,从而形成了形态迥异、个性差别极大的建筑风格。中西建筑的差别,其本质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环境,社会形态及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别。它对建筑的影响反映在地域和民族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等因素对建筑创作思维的直接影响。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7.
李咏梅  黄文琴 《新西部(上)》2007,(10X):262-262,258
在口译过程中,交流受阻除了语言技能方面的问题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缺乏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造成的。该文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在生活习俗、思维模式及比喻和联想方面的差异,旨在说明口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不仅需要精湛的双语技能,而且也需要丰厚的文化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共同本性、特征和知识,决定了俄汉民族在使用隐喻喻体时所具有的共同的理念和审美的取向,具体表现为相似的认知模式。但是由于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概念与习惯等方面表现出的心理机制的不同,所以隐喻喻体的联想机制也表现出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心理感受等因素的差异则赋予颜色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框架下,对比分析了汉英颜色词的内涵,并阐释了功能理论在颜色词翻译中的指导作用及其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论中西方思维差异在自我理念及话语类型方面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芳 《理论观察》2008,(5):156-157
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及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中西方思维方式各自具有的整体性与分析性,意象性与实证性,求同性与求异性等特征潜移默化地体现在作为构成文化深层结构重要因素的自我理念中,并以隐蔽和深层影响的方式作用于语言活动,具体体现在信息排序、会话原则、语篇结构、话语风格等话语类型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