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留白作为中国画重要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通过虚实相生、书印结合,进行意象造型的美学追求,从而展示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
从古至今,中国画都离不开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特表现形式,是中国画的精髓。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的精辟论述,说明中国传统笔墨已成为表现个性和民族性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在中国山水画中,笔墨又是山水画的灵魂之所在,画家的审美理念,所感所观,传情达意都在其笔墨中有具体的体现,并使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道(重“神”轻“形”)、舞(气韵流动)、空白(虚实相生)三方面论述了中国画与雕塑在意境中的审美融合.认为中国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意象”思维与写意手法以及崇尚意境的审美追求,既不同于西方的“具象”思维,也不同于“抽象”思维,而是出于二者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画在观察事物、塑造形象和表现手法上,也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这同样也是雕塑艺术的灵魂,可以说在“尚意”这一点上,中国画与雕塑达到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中,空白称之为“计白”,在绘画的构图、布局或‘“经营位置”时,把“白”当成是已在计划之内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作品整体构思的有机成分。它不是“完全的白”,而是蕴含着更为神秘、更富有想象的意义。在创作中,这种意识和形式发挥着无以替代的独特作用。中国画有有笔墨处,也有无笔墨处。’”画的有笔墨处,相当于宇宙的实处,画的无笔墨处,相当于宇宙的虚处。第一我们要知道,宇宙的虚处,为灵气所往来.较实处更属重要;画的无笔墨处,为神韵所隐现,较有笔墨处九当注意。‘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  相似文献   

5.
沈利 《魅力中国》2010,(30):96-96
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感知方式、终极的美学价值和对艺术的形而上的态度三者共同塑造了一种独特的“随类赋彩”中国画用色的模式,决定并规范了中国画艺术的美学和民族特色。本文从中国画用色的精神本质和中国人的色彩观浅谈对中国画用色的“随类”认识。  相似文献   

6.
高雪菡 《魅力中国》2013,(25):286-286
阿恩海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心理学家和美学家之一,他对艺术心理学、美学、蔓育、建筑及媒介等都做出了富有创见的贡献。是欧洲学术传统的继承者,其研究成果涉及20世纪思想领域的诸多方面。中国画中水墨笔彩的运动所形成的张力状态是艺术家意象审美中的感觉效应,中国画中有内部、外部、以厦个性张力之说。本文将从阿恩海姆美学理论中的视知觉理论以及“张力”的理论来浅谈中国画中的美。从中国画的内部张力、外部张力、个性张力三个方面时水墨画中张力的艺术表现进行探讨,借以论述张力在水墨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刘晓丹 《魅力中国》2009,(12):142-143
从古至今,中国画都离不开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特表现形式,是中国画的精髓。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的精辟论述,说明中国传统笔墨已成为表现个性和民族性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在中国山水画中,笔墨又是山水画的灵魂之所在,画家的审美理念,所感所观,传情达意都在其笔墨中有具体的体现,并使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和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并且是中国艺术的哲学基石。纵观中国文化和艺术发展史就不难看出,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的共同追求,是中华审美文化的中坚思想。而实际上,中国画与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一个血脈相承的有机体,或者说中国画是中国哲学的艺术表达方式。透视中国画,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哲学思想对它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瑞菡 《魅力中国》2013,(25):100-100
中国画是用线的艺术,线条在中国画艺术表现上有它独特的概念和作用,中国画的线是一种富于东方艺术特质的表现形式,所以说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线的发展史。中国画的线务有鲜明的书法趣味,中国画使用的线条是中国书法的线条,无论写意还是工笔都是这样的。这些线条的表现是用书法的方法“写”出来的。中国画线蒂所具有的点画勾勒、运转自如的节奏感。形成了线条的丰富性。使得中国画的用线具有突出的音乐之美和丰富的表现语言。  相似文献   

10.
王昭 《魅力中国》2011,(20):302-302
在世界上各类绘画艺术中,中国画以其独特的用线表现形式独树一帜。中国画的写意笔墨,既借鉴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用笔的各种表现方法,又结合了绘画的造型表现形式,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以写来“抒写”画家的内心情感,是中国历代文人画家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结晶。本文论述写意笔墨之“写”的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并探究画家“写的主观意向与心路历程”以及引发新时期人们对写意笔墨之“写”的再认识与新思考。  相似文献   

11.
任加敏 《魅力中国》2014,(22):133-133
传统中国画浓缩了中国的文化内涵、审美表达、哲学思考等内容,可以说是中国人民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而中国画主要通过画家的用笔和用墨来进行语言的表达。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画笔墨的特征,分析了作者用笔用墨与情感表达,归纳了现代中国画笔墨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张乐 《魅力中国》2014,(8):90-90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品。全图用墨淡雅,山水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显著的体现了我们民族独特的审美特征,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从画中的构图、线条、笔墨等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哲学及美学思想对其的影响。中国的感性文化更是在笔墨形式中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道(重"神"轻"形")、舞(气韵流动)、空白(虚实相生)三方面论述了中国画与雕塑在意境中的审美融合。认为中国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意象"思维与写意手法以及崇尚意境的审美追求,既不同于西方的"具象"思维,也不同于"抽象"思维,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画在观察事物、塑造形象和表现手法上,也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这同样也是雕塑艺术的灵魂,可以说在"尚意"这一点上,中国画与雕塑达到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诗文中充斥着怀才不遇的感慨,患得患失的哀叹,人生短暂的哲理,醉酒游仙的暂时解脱,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意象体系,表现了一种委运知命,逆来顺受,自我解脱,故做豁达的“酸”味。而这种精神是与古人追求审美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最高境界紧密相连的。儒、道思想的互补,造成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一种独特的“穷”、“达”观,也造就了他们在希望──失望──希望这样一种往复循环的人生境遇中特殊的艺术敏感。  相似文献   

15.
何谓“不似之似”?清初大画家石涛在一首诗中写道:“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所,不似之似当下拜。”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也有句名言:“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世。”他们都揭示出中国画艺术的真谛,富有哲理地阐明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不似之似”集中地概括了中国画艺术的审美观。中国画艺术的“不似之似”之论,与我国传统的美学观点是一致的。由于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差异,同西方相比,东方的艺术更偏重于抽象。作为造型艺术的中国画,“抽象”的结果就是用线条来表现形体。艺术家为了使自己的审美意图得…  相似文献   

16.
石涛的“一画论”说:艺术形象要经过“心炉铸造”,画家从下笔之始到收笔结束,应由心境主宰画境。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又说:“圣人以神发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同西万绘画相比较,中国画的语境是非常独特的,它既超越了客观,也超载了科学,始终以意象构成的方式来表现客观事物,又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来求得气韵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7.
黄显惠 《魅力中国》2014,(12):61-61
中国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及审美特征。中国画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构思-首重立意胸有成竹;二、造型--以线造型以形传神;三、构图-透视;四、意境-以形写神;通过认识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可以更好地欣赏中国画,进而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相似文献   

18.
“笔墨”观念,在近代以来的中国画实践与理论活动中地位尤其关键,对它的思考反省,是推进中国画论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必要工作.笔墨不仅是艺术创造的工具材料,还是一套具有文化符号性质的技艺制度,更是精神性的审美观念集合.笔墨的丰富性、多义性、复杂性,正与其历史积淀下的厚重底蕴和其之于中国画的重要意义相匹配.  相似文献   

19.
邹宇 《魅力中国》2012,(32):16-16
宋代绘画亦被称“百代标程”。在宋代,山水、人物、花鸟的分科全部完成,中国画诸多艺术主张均滥觞于宋。宋代绘画在确定中国绘画的审美规范,建构中国绘画的独特符号体系、开创和丰富中国绘画艺术语言等方面的贡献都是前所未有的。不但是绘画,就画学教育也是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20.
肖刚 《魅力中国》2010,(8X):290-290
中国画在世界绘画艺术上独树一帜,有着独特的绘画形式、表现手法和审美内涵。学习和领悟中国画的风采,临摹前人的作品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本文通过对临摹的含义特征及目的、中国画的特点、临摹在中国画学习中的必要性、中国画临摹过程中可以学到什么、总论临摹在中国画学习中的作用这五个方面的论述,从而阐明了临摹在中国画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