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4 毫秒
1.
为分析高邮市城区居民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与疫苗联合应用后抗体的检测结果,文章探讨了影响抗体产生的因素。对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被犬、猫等动物致三级暴露就诊的891名患者,进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与疫苗联合应用,在免疫后的1015天,应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狂犬病毒中和抗体。结果显示:共检测891份,总阳性率97.31%,男性和女性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7.47%和97.16%。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狂苗、狂免联合接种组与单独接种狂犬疫苗组抗体检测结果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5)。由此,文章得出结论: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与疫苗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不同年龄对疫苗的免疫效果有明显的影响。采用狂苗、狂免联合接种组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狂犬疫苗组。  相似文献   

2.
张益 《浙江工商》2001,(11):42-42
以前常说,狂犬病是经济发达的副产品:人们钱袋鼓了,养猫养狗的也多了,结果象广东,去年近百人死于狂犬病。孰不知,富裕的浙南城乡,狂犬及狂犬病害人比之广东犹为过之。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内的非正式控制对本社区居民安全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使用平安北京建设评估报告的问卷数据,利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非正式控制对居民安全感的影响,结果发现: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社区居民整体安全感很高,但还有小部分社区居民安全感处于较低水平;非正式控制与居民安全感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社区凝聚力、居民治安参与广度、居民治安参与行为效果三个因素对居民安全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非正式控制是“国家助推”与“社会参与”的治理机制,其核心是社会民众公共参与水平和社区秩序自稳定能力的提升,但是离不开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激励引导,需从社区内生的特定公共需求出发,找准解构社区非正式控制的切入角度。因此,提升居民安全感可以从提高非正式控制入手,增强居民社区凝聚力,坚持群众路线,扩大居民治安参与广度,提高居民治安参与效果,发挥居民参与治安治理的作用,改善社区治安环境,提升居民安全感。  相似文献   

4.
社区居民参与问题是社区建设中颇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社区居民参与的现状不容乐观,作者认为为了改善这种情况,要在培育居民社区意识的基础上,激发居民参与热情,进而建立完善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旅游发展作为带动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能否有效提升当地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值得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井冈山地区414名居民,对获取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旅游经济获益感知显著正向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第二,旅游社会文化获益感知显著正向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第三,旅游环境获益感知显著正向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拓展了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对象群体,理清了老区旅游发展与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原理。最后从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自然环境三个层面提出旅游发展背景下老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6.
妙语高论     
《宁波经济》2010,(1):I0007-I0008
“不要责怪中国居民不消费,应该问政府” 著名评论员叶檀指出,中国目前有必要创造新的有效消费,而不是以刺激肾上腺素的方式,让居民不顾未来生活压力盲目消费。“不要责怪中国居民不消费,而要问政府是否给了居民放心消费的环境;不要对尽力消费的居民实行减存款利率等刺激疗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概述了陕西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政策效果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制约陕西省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因素,提出增加陕西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夯实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基础;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扩大财产性收入群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保农民获取财产性收益;着力培育居民理财意识,提高居民理财水平。  相似文献   

8.
王宋涛  王健 《北方经济》2012,(12):13-14
近几年我国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对居民生活水平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基于1996~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表明,食品相对价格对居民恩格尔系数有显著正影响;近几年由于我国(食品)消费价格的快速上涨导致居民恩格尔系数的上升(或下降缓慢),即居民生活水平的相对下降,经济的增长并不能带来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步上升。因此应该采取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控制物价的相对稳定,才能实现居民生活水平与经济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9.
近日,石家庄阀门一厂家属院宿舍门口贴出物业公司通知,让居民预交5年水费,并与之前小区居民所欠水费一并缴纳,合计每户居民需缴纳至2016年的水费共计7000多元。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配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收入在居民之间的分配。过去一段时间内,衡量居民间收入分配不均程度的基尼系数有较大增长,缩小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对于建设和谐礼会意义重大。二是收入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分配。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相似文献   

11.
《新财经》2000,(3):14-15
调查结果表明,北京、上海、沈阳三城市中,有85%左右的居民更愿意考虑国有保险公司。北京居民有2.4%会考虑选择外资公司、上海居民有125%、沈阳居民有9.3%会考虑选择外资公司。  相似文献   

12.
考察城市居民幸福指数时,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到,居民个人生活离不开城市这个大环境,城市的硬件设施,政策及环境等都会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生活在不同城市中的居民,其幸福程度显然不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村改居”社区居民养老保障问题的提出背景,探讨和研究了“村改居”后,洛阳市居民养老保障发生的变化以及引起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要完善“村改居”社区居民就业服务体系;积极落实政策,强化居民对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认识;加大支持力度,强化对多元养老模式的引导。  相似文献   

14.
国是     
《中国报道》2014,(10):10-10
财经 央行9月19日发布第三季度居民储户调查报告,其中显示居民投资房地产的热情继续下降。央行调查显示,未来3个月内准备出手购房的居民占比14.2%,较上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基金及理财产品、债券、实业。  相似文献   

15.
环保意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素质的基础指标。居民的环保意识是环境问题能否得以改善的关键,近年来各类型城市都在积极地进行“创卫”工作,“创卫”当然也对居民的环保意识产生了影响。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的宿迁市居民环保意识现状的调查,对其在“创卫”活动中居民环保意识所受影响的分析,探究如何利用“创卫”改善居民的环保意识,从而逐步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调查研究报告》2007,(209):1-18
淮河行蓄洪区的建设基本解决了区内居民的人身安全问题,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明显改善。然而,“以跑为主”仍是行蓄洪区内大部分群众防洪避险的首要选择,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不如区外,“人水争地”是造成行蓄洪区内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根本原因,对各行蓄洪区进行不同的战略定位和管理是区内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前提条件,实现人口控制和人口转移是区内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旅游业发展由速度向高质量转变。聚焦海岛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以平潭国际旅游岛居民为研究对象,提出海岛旅游地居民感知与社区感知对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假设关系,构建旅游感知对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关系模型,并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海岛旅游居民对海岛旅游高质量发展支持的内在影响因素和海岛居民感知对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机制。结果表明,居民的社会文化感知、经济生活感知、生态环境感知、旅游参与感知对海岛旅游发展支持度具有正向影响关系,海岛居民满意度和认同感对海岛旅游发展支持度具有传导机制效应。  相似文献   

18.
华欣 《天津经济》2005,(1):44-45
根据凯恩斯的“三动机学说”,我国居民持有货币进行储蓄的动机无外乎以下三点:第一,消费动机。近几年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逐年上升,但由于消费结构、商品供给结构的不匹配,对消费的不合理限制,降低了广大居民的消费倾向,使得广大居民用于消费和交易动机的储蓄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9.
杨帆 《魅力中国》2010,(23):170-170
西部大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西部资源地居民受益权的保护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资源地居民受益权,是指资源所在地的居民拥有对自然资源的优先使用权和相关利益保障与分享等一系列权利。我们必须看到,保护西部资源地居民受益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我国居民储蓄率为26.4%,比去年底上升1.9个百分点。受股市和房地产行情低迷的影响,居民储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居民储蓄存款比率出现上升态势,储蓄存款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由2008年初的69.1%上升为73.7%;而居民股票市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显著下降,由2008年初的14.2%降至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