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邮政代理金融网点转型(以下简称网点转型)即将经营理念由以产品为中心转为以客户为中心,其核心是观念的转型,以客户需求为推销重点,持续地对客户关系维护,提高客户对邮政的满意度,延长客户在邮政金融网点的生命周期。为帮助邮政发展金融业务及网点转型的需要,设计并建设了邮政金融客户营销专家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该系统帮助理财经理为客户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挖掘客户需求、有效地进行产品销售,同时帮助理财经理在客户进入网点办理业务前、在网点办理业务时、离开网点后三个阶段分别做到事前、事中、事后营销和关怀,增加营销机会,加强客户对邮政网点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促进了业务规模的扩大和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钱浩 《企业技术开发》2014,(30):110-111
邮政代理金融网点转型(以下简称网点转型)即将经营理念由以产品为中心转为以客户为中心,其核心是观念的转型,以客户需求为推销重点,持续地对客户关系维护,提高客户对邮政的满意度,延长客户在邮政金融网点的生命周期。为帮助邮政发展金融业务及网点转型的需要,设计并建设了邮政金融客户营销专家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该系统帮助理财经理为客户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挖掘客户需求、有效地进行产品销售,同时帮助理财经理在客户进入网点办理业务前、在网点办理业务时、离开网点后三个阶段分别做到事前、事中、事后营销和关怀,增加营销机会,加强客户对邮政网点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促进了业务规模的扩大和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郭立文 《民营科技》2010,(12):323-323
随着电力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客户需求的提高,许多供电企业都在谋划开发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思路,不少企业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目前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工作中,存在功能设置及规划设计方面等不足,现将改进建议提出来共同分析解决。  相似文献   

4.
盟立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自动化系统事业处处长阎建滨盟立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盟立自动化)于1997年创立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公司成立以来,持续以齐全的技术方案、全国顶尖的专业人才及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成功地为客户导入仓储物流、立体库、高架库、机器人应用、工业控制、电脑整合及整厂设备等各方面的自动化系统.由于研发技术先进及长期以来对市场需求的了解,盟立自动化目前已成功开发出多种自动化机器设备及系统,同时亦应国内产业升级所需之软硬件设备及技术,积极开发符合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并以多元的产品、创新的研发及严密的系统整合,领导国内自动化产业发展,成为国内极具规模的自动化设备零组件研发、生产及销售一体的系统整合公司.  相似文献   

5.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既能保证电量合理有效的利用,又不妨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建设。电力企业采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详细地掌控每个用电客户的用电情况,确保用电情况与变化保持同步,为客户提供远程抄表、电费结算和负荷控制等服务。文章通过对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组成和结构的详细描述,分析了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6.
冉文学  胡意敏 《物流科技》2022,(13):159-163
不断细分的市场以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对当今物流系统的柔性提出了挑战。以往单一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模式已经逐渐变为多品种、多规格及小批量生产,对此,文章提出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仓储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自主设计的可换货叉式堆垛机结合多规格自动化立库组成。该系统将为多品种、多规格及小批量物料的自动化柔性仓储提出新的解决思路,帮助这类企业提升仓储系统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王玉 《事业财会》2006,(6):22-24
近二十年来,电子技术的革命产生了高度自动化的制造企业,适时制采购与制造系统,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零库存、单元制造、全面质量管理等崭新的管理观念与技术应运而生。高度自动化的先进制造企业,能够及时满足客户多样化、小批量的商品需求,快速地、高质量地生产出多品种少批量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电力市场的发展、客户需求的提高和供电企业创国际一流步伐的加快,许多供电企业都在谋划开发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思路,不少企业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笔者在广泛收集兄弟企业有关资料,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就目前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工作中,功能设置及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改进建议,提出自己的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9.
陈生 《经营者》2004,(7):138-139
公司就应该把注意力倾注到关怀“每一个”具体的客户身上,了解他真实的需求、了解他需求背后的渴望、满足他的愿望。  相似文献   

10.
物流人物     
李颖超,所学专业为自动控制,在原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及其子系统自动化所工作多年,参加过低温超导的低温控制研究、机械院系统科研成果推广工作,从1993年起开始从事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设计、推广及组织施工,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获得过院、部、国家863项目等多项奖励。由于多年和国内外生产企业交流、学习,深刻理解企业心理,主张物流系统最优人性化设计应根据企业需求量体裁衣,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深入研究企业的任务需求,合理安排系统自动化程度与人工的协调,从而为客户设计出最佳流程和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1.
Programmes designed to strengthen customer orientation among front-line service workers represent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orms of culture change initiatives within service organizations. Despite their importance to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we know relatively little about how employees react to interventions of this kind, and why they react as they do. The paper aims to address this gap in the literature. It does thi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front line reactions to a major customer care initiative in one of the largest supermarket chains in the UK. Using data from a large-scale employee survey carried out in seven stores, we first propose a general typology of employee responses to customer care programmes. We then examine some typical employee profiles associated with the main types of response. The analysis is placed within a wider theoretical context consisting of a critical overview of the main theories which might help explain the nature of general and individual reactions to culture change programmes. To this end, we address and draw upon a variety of literatures and debates linked to various aspects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dustrial psychology,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相似文献   

12.
钱瑛 《物流科技》2009,32(11):72-74
从物流客户关系网络管理的产生入手,对基于网络的物流客户细分和物流客户关系网络管理的关键技术网络数据挖掘在物流客户关系网络管理中作用及功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构物流客户关系网络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mplications for industrial relations of the current enthusiasm for ‘customer care’. It does this by reviewing how the three main industrial relations actors; managers, government and trade unions, have responded to the customer service imperative and by considering some of the implications of a ‘customer focus’ for industrial relations theory.  相似文献   

14.
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顾客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洪 《价值工程》2009,28(1):95-98
质量功能展开是基于顾客要求的结构化产品开发方法。把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方法引入顾客满意度研究中,建立了顾客满意度测评的质量屋模型。通过多阶段的QFD模型将总体顾客满意度逐步展开为易于顾客判断的指标,进而实施了顾客满意度指数的测评;并通过某家电企业的顾客满意度测评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5.
属性综合评价在企业物流客户服务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繁荣  张强 《物流科技》2005,28(6):69-72
客户服务在不同的行业或企业有着不同的定义,其评判标准也难以确定,在对客户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有关的物流企业客户服务指标,建立了物流客户服务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应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属性综合评价的物流客户服务水平评价模型,并用一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曹海龙  魏玲 《物流科技》2006,29(6):108-110
本文根据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在对物流业和物流服务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物流企业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指标体系.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构筑物流企业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模型,实现了对物流企业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采用美国标准普耳(S&P 500)健康医疗公司2001年至2004年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建立企业智力资本价值模型。根据相关理论,将影响智力资本价值的因素分成创新资本、客户资本、人力资本和运营流程资本。研究发现,创新资本、客户资本和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价值提高的正相关趋动力;运营流程资本则具有调节影响作用;具有高额运营流程资本的企业必须提升客户资本,增加智力资本,维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易臻 《价值工程》2005,24(12):35-37
从发展的、系统的和联系的角度重新看待顾客价值,从而得出完整的顾客价值体系。根据顾客价值系统所表达的信息,企业改变价值活动的安排以及建立全新的外部企业联系和顾客联系。以顾客需求为中心,企业在顾客价值体系内寻找新的价值创造机会,用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方式满足顾客需求。  相似文献   

19.
Columbia Hospital's variation of the JIT system to support its repetitive-type surgical procedures performed by the L&D and OR departments has proven to be the right system for this specialty care hospital to ensure that the right product at the right price is available at the right place and time. This system established by the cooperative efforts of the three partners involved (the hospital, manufacturer, and distributor) has been a win-win system for all. The manufacturer and distributor receive a profitable return for their products and services, and the hospital receives reimbursement for the products it utilizes to provide quality care to its ultimate customer, the patient. Columbia's supply flow system, as described herein, is a creative example of the many variations of the stockless or JIT supply systems being established in the world of hospital materiel management today.  相似文献   

20.
于全辉 《价值工程》2007,26(3):54-56
对顾客份额的产生背景进行分析,通过顾客份额策略与市场份额策略的关系比较,提出了顾客份额的基本观点以及顾客份额策略的适用条件。将顾客份额运用到顾客终身价值模型中,提出了一个新的顾客终身价值模型。最后,给出了顾客份额对我国企业营销实践的有关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