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把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现代经济发展史表明,在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有什么样的城市就会孕育出什么样的产业。当前我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阶段,城市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成为创新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平台与依托,必须把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2.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推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受自然环境、经济政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在整个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既面临良好的机遇又面临巨大的困惑。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化和以基础设施为主的新农村建设,转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以推动经济实现新的增长是柳州市委市政府当前重点发展战略之一。结合柳州市是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实际,其城镇化道路必然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以下简称"两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逐渐从外向型转向内向型的时势,广西打造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战略支点及柳州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加快在市域范围内推进"两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结合区情实际和发展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广西着力推进城镇化跨越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城镇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城镇体系日趋完善,城镇形态日益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明显加快。"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广西也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全区跨越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全区的城镇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由此可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已上升到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同时也是我县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是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相似文献   

7.
当前,内蒙古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处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中央城镇化会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我国城镇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也对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出了总体要求."十三五"时期,内蒙古必须按照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创新理念,转变方式,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新时期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路径,也是新时期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同步、城镇化建设与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实现我国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既要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也要加快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步伐,扫除城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具有现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并强调自主创新是转变方式的核心,作为国家战略,这是科学发展观在科技领域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11.
广东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新理念,加快转型升级是广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的重要路径。东莞市作为广东的制造重镇,应当学习和总结国内各先进科技园区的做法及经验,结合东莞的产业结构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创新作为核心推动力实现有效、快速的转型升级并引导企业实现顺利、持续平稳发展,不仅是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也是关乎构建和谐社会和关系人民群众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艳 《乡镇经济》2014,(6):59-65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也是安徽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中部崛起的重要推动力。文章以对人地关系协调理论的剖析为起点,总结人地关系要素与城镇化的关系,结合安徽城镇化建设中人地关系的调研情况,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的协调人地关系的要素准备,提出实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基本路径,为安徽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重要抓手,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和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当前,新疆面临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两大历史重任,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支撑和保证,在自治区整体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全疆15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对城镇化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研究,重点分析了新疆整体和三大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文章最后从全疆和各区域两个视角针对新疆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新蜀  贺坤 《改革与战略》2009,25(11):107-109
文章通过对新疆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得出新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结论。新疆城镇化的滞后性发展导致新疆的工业化发展缺乏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直接影响到新疆的经济发展。文章提出了以工业化作为城镇化的内在动力,通过工业园区进行要素的聚集,采取中心城镇突破的战略,在全面整合区域力量的基础上推动新疆城镇化的发展,实现新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2000年以来广东省财政收支差异的演变态势,同时与全国及江苏省的财政收支差异演变情况进行比较,本文发现广东珠三角人均财政支出水平低于我国西、东北部区域。广东四大区域财政均等化程度仍然较低,且缩小进程慢于全国,也低于江苏等省区,突显广东省地区财政的均等化程度低的严峻性;进而提出建议:必须深化广东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改革,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的财力支持,加快缩小区域财政收支差距、区域投资差距、区域城镇化水平差距、区域产业结构差距和区域公共教育设施及水平差距。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海外"侨智"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广东作为我国最大的侨省,积极引进和充分发挥"侨智"的作用,是促进广东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广东海外"侨智"引进现状的数据分析和深入研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引进策略。  相似文献   

17.
曹伟 《特区经济》2009,(9):184-185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推进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促进湖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本文在深入分析湖南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影响湖南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就如何加快湖南城市化建设这一战略目标,提出科学、有效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8.
常萌萌 《特区经济》2013,(9):194-196
企业作为经济的基本细胞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目前中国一大批原有的老企业由于结构臃肿、缺乏灵活性而面临停滞不前甚至被淘汰的危险。在环境快速变化的今天,公司创业精神作为一种推动现有企业进行创新、创业以及变革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泉,对于激发企业活动、提高企业绩效、带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从创业精神的性质特点出发,指出其对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推动作用,然后分析现阶段我国公司创业精神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在此基础上以企业的角度从创业资源、创业动力和创业观念三个方面探讨培育公司创业精神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彩霞 《特区经济》2009,(12):290-291
面对自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就业压力,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但要解决如此之众人数的就业问题,所能作出选择的余地实际上已经非常有限,其主要就落在了城镇化建设与第三产业的发展上。城镇化水平是衡量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加快农村城镇化、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必须走发展非农产业即第三产业服务业的道路。文章运用1978~2008年的数据,通过协整分析与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从实证角度研究了中国城镇化和第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相关性以及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在新时期对城镇化的新提法,文章中论述了城镇化与人的发展的密切关系,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同时人的发展又促进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建设通过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新的途径,同时会促进人的发展,并为实现进一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