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北京、天津、河北的经济都有所发展。但河北省地区经济普遍落后,而北京、天津的水平仍不断上升,区域间差异明显。与长三角对比,上海发挥其辐射效应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一同发展对京津冀一体化中北京如何发挥其辐射效应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从长远发展来看,北京要明确其战略定位,疏散非首都职能的产业,实现区域间资源合理分配,切实推进多方面一体化,从而实现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
没有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北京、天津的发展严重缺乏广阔的拓展空间和腹地市场。而交通一体化的率先实现,才是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最关键的突破。在京津冀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方面,天津已为交通一体化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未来的京津冀三方应共同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着眼于长远,以京津为圆点制定规划,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优化完善现有路线,推进公共交通"一卡通"和物流"一单制",共同努力尽快实现交通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梯度理论的区域发展战略,把京津冀地区作为整体划分为东部地区,减少了京津冀区域内产业转移的动力和需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对京津冀地区进行梯级划分,指导产业区域内梯度推移,可以促进京津冀区域内产业转移和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筹措着全新的蓝图,旅游合作在区域都市圈体系同步构建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果。统筹协调、错位互补是提升京津冀旅游持续发展的必由路径,特别是京津同城化、京津冀一体化的稳步推进,使天津成为拉动京津冀旅游的海上门户。本文探析邮轮旅游发展策略,指出天津应在不断提升京津冀旅游合作水平进程中,凭借国际邮轮母港的优势助推天津邮轮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京津冀一体化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由于行政区划问题,市场经济力量没有完全成熟等原因,京津冀一体化进展缓慢。而作为我国区域一体化中成功典范的长三角,其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产业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等经验值得京津冀借鉴和学习。未来,在中央提出的“四个立足,七点要求”的战略指导下,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要抓住重大机遇,明确功能定位,积极主动作为,切实推进京津冀实质性、深层次协作,必将呈现“1+2〉3”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协同发展关系。而京津两地由于产业定位的互补和错位,二者之间在产业发展上具有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要想做好天津的先进制造业和北京的高端服务业之间协同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京津冀经济圈的一体化建设进程、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同时要加强天津先进制造业自身的聚集和吸引能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为了尽快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的新趋向,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北京、天津和河北都必须尽快摆脱就天津论天津、就北京论北京、就河北论河北、就部门论部门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尽快树立起区域一体化、在“一体化”的思想指导下论天津、论北京、论河北的新思维观念和工作方法。主要指的是,要把京津冀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推进各自优势优化组合和共同发展过程中求得一省两市振兴。京津冀为了求得自身发展,应把这种“一体化”作为振兴环渤海区域的新思维新战略的一个指导原则和战略目标。实现京津冀一体化之日,才是三地经…  相似文献   

8.
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天津自贸试验区积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在口岸服务辐射带动、区域产业协同升级、金融创新与合作、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等方面发挥先行引领作用,积累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创新经验。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一体化的进程中,天津、河北可以承接一些北京的功能,使北京日趋严重的城市病得以缓解。京津冀经济区中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河北省,环抱京津,在京津环渤海区域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主要讨论了河北省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的功能承接作用,以及在这一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更好地发挥河北省的比较优势促进京津冀协同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业作为合作领域之一应当予以重视。本文对京津冀地区的旅游业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对天津旅游业在今后的区域合作中如何发展自身优势提出了见解与规划。  相似文献   

11.
《天津经济》2015,(11):85-85
在当前形势下,为更好地服务天津经济发展,本刊将特别重视和优先采用下述方面的高质量稿件:1.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结合天津发展实际的好举措与建议;2.天津市在今后特别是在“十三五”时期如何推进结构性改革:3.如何把握京津冀发展一体化的产业投资机会、突出天津自身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2.
<正>《京津冀一体化》最终尘埃落定,事实上标志着京津对于河北开始对等对话。不过,未来京津冀一体化能否实现,还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建立对等的开放体系,找准各自定位并实现产业协同,建立对河北的反哺和辐射机制。京津冀需"对等开放"京津冀此前不能一体化,最大的根源在于政治地位不对等。不同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京津冀掺合了太多政治因素。京津是直辖市,各有一名政治局委员,河北则是一般省,不是一个量级,所以在河北与北京和天津的交往中,总是处于下风。河北的人才、资源,向北京倒流,产生了巨大的虹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理论,分析了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合作的现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核心城市北京和天津在极化成为颇具规模的核心城市时,并没有极大地带动起外围腹地的发展并逐步缩小与腹地地区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经济梯度、行政区划、产业链条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阻碍了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就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更好地实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建议,对京津冀经济良性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黄瑛  郑礼  陈钊 《天津经济》2014,(12):8-11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拓展天津经济发展空间、挖掘经济增长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新时期天津经济转型发展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产业结构、需求动力、资源要素、空间布局等比较分析,明确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具备的基础和条件;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功能、资源配置、增长动力、发展布局等角度,探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给天津带来的难得机遇:从产业对接、港口合作、创新发展等方面,介绍了天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积极进展;最后,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提出抓住机遇、挖掘天津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在人们的心目中,早已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式,一谈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无疑是以北京为中心建立"首都经济圈",不幸的是,恰恰是"首都经济圈"的思维定式,严重阻碍了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北京、天津、河北,究竟谁处于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中心地位?究竟谁能发挥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中心作用?对此,人们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北京。然而,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现实状况已经为这个答案给出了否定评判。改革开放30多年了,上上下下还在为  相似文献   

16.
《首都经济》2014,(9):11-12
京津冀签署协同创新框架协议 8月16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科技管理部门正式签署《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建立和完善战略对话、信息交流、工作对接、科技资源和成果开放共享的协同机制和长效机制,并在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层面进行了具体工作部署。据介绍,京津冀三地下一步还将在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层面深入开展实质性合作,重点聚焦科技创新一体化、生态建设、产业协同发展、政策协同创新、科技资源共享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但也暴露出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弱、人才短缺等问题。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承接北京科技资源溢出,放大天津制造的优势,打造京津科技新干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畅通京津冀人才流动渠道,为天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创造新优势。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三大经济增长区域之一的京津冀,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有着重要地位。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相对缓慢,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来看,相对落后于长三角区域。本文从核心城市北京天津角度来研究核心城市对带动整个京津冀经济区域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北京市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协办的“京津冀都市圈发展高层论坛”于2007年12月15~16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与会专家学者80余人,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研讨,内容涉及京津冀关系、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阶段与进程、机遇及影响、问题与制约、产业分工、目标整合、空间布局、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及如何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思路与建议等。下面将专家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央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极大推动了三地产业转移与产业协作进程。从发展现状和势头看,京津冀产业合作已经成为引领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面向“十三五”,三地产业合作瓶颈何在,深入合作中天津市侧重点在哪里,天津还应该采取哪些有力举措?为此,在调研基础上,提出我们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