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垄断性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比竞争性行业大约高出50%左右,无论是包括全部行业在内的总收入差距还是垄断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的内部收入差距,均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基尼系数接近或超过了0.4.在垄断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中,禀赋特征差异大约解释了其中的四分之三,禀赋回报率差异大约解释了其中的四分之一.由于其收入决定机制与竞争性行业不同,垄断性行业就业者获得了较高的溢价.垄断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各自内部收入差距的主要形成因素是受教育水平的不均等,其次有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业户籍劳动力的歧视、职业收入差异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中国城镇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实证检验了外资进入对收入总体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外资进入对居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等基本的收入决定要素下,逐步引入产业、省份、企业所有权和职业类别的固定效应后,检验结果依然稳健.本文进一步验证了外资进入对不同类型劳动者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外资进入对高技能劳动收入的正向影响大于对低技能劳动力收入的正向影响;外资进入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劳动者收入的影响存在差异;外资进入对男性劳动力收入的正向影响大于对女性劳动力收入的正向影响;外资进入对高收入者的正向影响大于对低收入者的正向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外资进入在提高居民总体收入水平的同时,也在拉大居民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2012年的行业收入及其相关因素的截面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在控制行业特征的情况下研究人力资本特征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垄断依然是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②受教育程度对行业工资回报有着很强的正向影响;③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对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为负;④我国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在高收入行业中男性的比例要大于女性,而女性要进入高收入行业必须要有着更高的学历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5~2008年我国制造业30个细分行业数据,研究了加工贸易对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行业间加工贸易活动的差异加大了行业间收入差距,相关行业在劳动生产率、垄断程度方面的差异对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也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行业总资产贡献率差异对行业收入差距具有负向影响,说明在我国加工企业中,劳动力工资水平偏低与利润被资本所有者不合理占有有关,导致行业内收入差距加大。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差距具有区域差异性、农业贡献递减性和工资性来源主导性等基本特征。就业选择对收入区域差异影响的分析表明,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收入效应单调递增,不同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收入效应各异,行业技术密集度的收入效应为正。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应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农村劳动力最大限度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细化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拓展人力资本投资渠道,提升就业稳定性和收入水平:加大政府引导干预力度,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贸易-技术效应"对收入差距影响的短期与长期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0~2009年我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了"贸易-技术效应"对熟练与非熟练技术劳动力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技术升级与新技术采用有着正面影响;短期内,贸易自由化通过"贸易-技术效应"机制,引致熟练技术劳动力相对需求上升,熟练与非熟练技术劳动力间的收入差距扩大;长期而言,"贸易-技术效应"机制使得熟练技术劳动力供给数量相对增加,熟练与非熟练技术劳动力间的收入差距缩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贸易-技术效应"对收入差距影响的短期与长期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0~2009年我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了"贸易-技术效应"对熟练与非熟练技术劳动力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技术升级与新技术采用有着正面影响;短期内,贸易自由化通过"贸易-技术效应"机制,引致熟练技术劳动力相对需求上升,熟练与非熟练技术劳动力间的收入差距扩大;长期而言,"贸易-技术效应"机制使得熟练技术劳动力供给数量相对增加,熟练与非熟练技术劳动力间的收入差距缩小。  相似文献   

8.
国企分配模式表征及其现实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入的初次分配用技术关系,再次分配用社会关系。初次分配是由要素的边际报酬决定的,因此导致的结果是利润侵蚀工资,宏观上表现为利润占GDP的比重越来越高,而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趋于下降;再次分配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它导致的结果是,要素所有者或者其代理人利用其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使再次分配向他们倾斜,宏观表现是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薪酬的畸高和这些行业平均工资水平偏高。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劳动力跨地区流动过程中,地方政府针对不同技能的劳动力制定了差异化的就业政策,不少地区基于缓解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等方面的考虑,对低技能劳动力采取了排斥的态度。本文在量化空间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下刻画了高、低技能劳动力差异化的流动特征,使用2005年、201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定量分析了“低技能排斥”下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及产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与高技能劳动力相比,低技能劳动力流动所面临的阻碍更大,使得低技能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成本高于高技能劳动力。第二,“低技能排斥”下的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技能互补,造成GDP损失。第三,全面破除“低技能排斥”,充分发挥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技能互补性,将显著缩小地区之间劳动力的收入差距。因此,打破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中的技能歧视,引导高、低技能劳动力畅通有序流动,优化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同时还有助于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高梦滔  张颖 《南方经济》2007,22(9):46-59
本文通过使用扩展的性别工资差异分解方法对中国西部城市的性别行业进入差异和行业内部工资差异进行分解,分析了高等教育回报对行业选择和收入差异的影响。经验研究的基本结果包括:(1)在全部的性别工资差异上,由于男女的禀赋差异引起的可解释部分占差异的57.77%,歧视解释了总差异的42.24%,在歧视部分中,行业进入方面的对女性的歧视就占了1/3强的部分,行业内部的工资歧视占2/3左右;(2)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来说,存在显著的行业进入方面的不利性别偏向,在行业选择方面,女性的高等教育回报率低于男性。在低收入行业中,女性高等教育和"高中/职高"层次的教育其回报率都显著的高于男性,高收入行业内部则相反;(3)在可解释的行业和工资性别差异中,教育解释了其中的5%左右,并且教育具有显著的缩小行业进入性别差异的作用。在高收入行业内部,高等教育显著缩小了男女工资差异,而在低收入行业内部,高等教育解释力较弱,而经验和健康状况对于这部分差异贡献率较大。  相似文献   

11.
在劳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背景下,文章利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出口贸易对行业劳动生产率、劳动收入份额和单位资产就业吸收量等劳动力现象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贸易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同时出口贸易会提高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并且会增加单位资产就业吸收量.此外,劳动密集型产业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出口贸易对劳动生产率的负面影响较弱,对劳动收入的正面影响较强,且对就业的正面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出现了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即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部门转移的现象。新疆劳动力三次产业间转移呈现出与配第-克拉克定理关于劳动力三次产业间转移完全不同的特点。本文认为,这是由于新疆工业基础薄弱,服务业的技术、知识含量低,农村人口缺少专业技术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讨论了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认为在未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趋势必然更加顺畅,将实现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随着现代农业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还会出现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劳动力转移,但也面临着农业、农村空壳化现象,威胁粮食安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的黑龙江,农民转移就业也受到影响。但挑战与机遇同在。  相似文献   

14.
Following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China,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D) region became a center of foreign investment due to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cheap labor costs and low land use prices. The tide of migrant workers, comprising a large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 that flooded into the PRD region, caused a rapid increase in the urban population. From the 1980s to the 2000s, migrant workers were a key force that drove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utilization of automation technology in production since the 2010s has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unemployed laborers and shifted the dynamics of urbaniza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how automation is applied in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its effects on different industries, namely, those related to textile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home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specifically we sought to examine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among automation, the labor forces, and urbanization by illustr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utomation in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its influence on labor forces and urbanization.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companies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implement automation to differing degrees and through varied upgrading paths. All industries can ultimately achieve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nd cross-industry development. For labor forces, automation exerts two simultaneous folded effects, namely, the direct replacement of low- to middle-skilled workers and the creation of new jobs. The penetration of automation into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has changed the dynamics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social spatial structure of cities, leading to a polarization of the labor forces and the emergence of “dual cities”.  相似文献   

15.
通过借助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对内蒙古第三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吸纳劳动力的情况与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相比,内蒙古第三产业近年来保持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第三产业中传统的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新兴的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行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行业。  相似文献   

16.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重要内容和手段。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能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有利于改善城乡人口和资源配置,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劳动力转移也带来了农业生产停滞和老人赡养、儿童教育等社会问题。贵州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本地就业为主导的思路,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探索适合贵州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使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7.
日韩两国在20世纪50年代与中国当前发展形势基本相同,都有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发展基础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日韩两国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政府重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选择合理的转移方式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因此,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同时选择合理的转移方式,既要依靠工业化发展来吸纳部分农村劳动力,也要通过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就地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8.
Does import competition explain the gender gap i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The distributional consequences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have fascinated decades of economists and policy makers. Using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strategy, we find that import competition enlarges the gender gap i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in China during 1990 and 2005. The results are robust to various identification challenges, including contemporaneous confounders, treatment effect heterogeneity, and spatial correlations in standard errors. The magnitude of the gender-differential effects of import competition o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grows by age, and peaks for people aged 46–50. The household division of labor appears to explain the gender-differential effects. Import competition also leads to a relative contraction of female-intensive industries, and reduces the share of female employees in each industry.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ata of sociological surveys on the motives and sources of attracting migrants, their legaliz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the labor force, employment conditions, and the registration of labor relations with the employer. The surveys were conducted in selected regions and industries employing migr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