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趋势、影响及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加入并主导TPP既有其内在短期的经济动因,更有其长远深刻的战略意图。从发展趋势看,TPP的部分规则可能会逐步上升为国际贸易规则,其签署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实现之前所宣称的"广覆盖、高标准"存在着不确定性。短期看,中国不加入TPP产生的负面影响相对有限,美国也很难实现借TPp成功牵制东亚一体化的目标;但从长期看,对于这一美国重返亚太、推动其战略重心东移的重要杠杆,中国应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统筹谋划,深入开展跟踪研究,及早制定应对预案,为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崛起过程中的重大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美国"回归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机既有经济又有政治方面的考虑,其中遏制中国崛起是一个不容否认的目标。以201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为标志,TPP已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日本及其他东亚国家的立场,至于美国所宣称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协定(FTAAP)现阶段基本上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一旦TPP成为现实,APEC首当其冲将可能会被架空。对中国而言,被排除在TPP之外不仅意味着将受到"排他性效应"的冲击,而且过去十年中国所致力推动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有可能因此而发生逆转,这将是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一次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正在谈判中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入手,分析了国内学者对TPP的认识误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TPP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Partner—shipAgreement,TPP),原为新西兰、新加坡、智利、文莱四国签订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美国高调加入TPP扩容谈判,TPP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美国希望借助TPP,充分利用广阔的亚太市场, 相似文献
5.
6.
7.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是当前亚太地区最新的两种区域经济合作框架。面对两种不同的合作框架,亚太地区国家对未来经济合作的态度和期望发生了变化。该文对当前亚太地区主要国家(RCEP成员国和美国)的区域合作态度进行研究,旨在为中国的对外经贸合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过去几周,日本和美国进行了一系列高端磋商,试图达成双边协定,以完成涵盖12个成员国的TPP协议。日本经济财政政策大臣甘利明分别在东京和华盛顿会见了美国贸易代表迈克尔·弗洛曼(Michael Froman),希望在奥巴马访日之前解决各种分歧。有关报告指出,日美双边高端会谈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两国之间 相似文献
9.
TPP是目前美国着力打造的洲际FTA,其目的是构建可持续的21世纪贸易框架,主导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市场准入、跨领域问题以及下一代贸易与投资议题等方面,美国都有其强烈的利益诉求。美国在TPP中试图谋求宽领域、深层次、高标准和前瞻性的经济利益,巩固并保持其竞争优势,维护在世界经济中的领袖地位。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球关于数字经贸规则的谈判引人关注,并呈现多元发展动态。新加坡、新西兰和智利共同签署的《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成为全球数字经贸规则的一股新力量。DEPA协定旨在建立新的跨境数字经济制度安排,以便为企业在数字经济中的蓬勃发展创造机会。DEPA协定还将促进各方在新兴数字领域的合作,通过调整标准并解决数字化带来的新问题。协定中涉及的电子发票、数字身份、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数据流动和数据创新等都值得后续关注。 相似文献
11.
区域贸易协定(RTA)包括:关税同盟(CU)、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自由贸易协定(FTA)、局部自由贸易协定(PSA)、服务贸易一体化协议(EIA),但不包括单向优惠的优惠贸易协定。它是指政府之间为了达到区域贸易自由化或贸易便利化的目标所签署的各类协定的统称。 相似文献
12.
2013年2月,美国与欧盟决定就TTIP举行谈判。旨在通过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最终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对新兴经济体的挑战;在世界贸易组织(wT0)之外解决"边境线后"的贸易壁垒问题,并为21世纪的国际商品一投资一服务贸易制定新的国际规则。这一协定一旦达成,将会强化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主导地位;新一轮区域主义浪潮的形成将对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带来严重冲击;围绕21世纪国际经济规则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很可能会在发达国家及与其有着紧密经贸联系的国家引发新一轮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3.
14.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协定迅速发展,随之日本也改变了在贸易关系中过去更多地依赖于传统的多边途径的做法,渴望通过更多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来建立自己真正的自由贸易框架。从日本选择双边贸易自由化伙伴的经济、贸易和投资标准来看,东亚各国无疑是日本的最佳选择对象。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2—2022年的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利用CiteSpace和Bicomb软件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研究领域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RCEP研究可分为缓慢推进、平稳过渡和加速发展3个阶段;RCEP领域核心作者和发文机构整体较为分散、局部有所集中,未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网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国别和区域研究、价值链、贸易方式及影响3个方面。因此,未来研究方向应紧扣RCEP规则和政策设计等层面,积极探索RCEP框架下中国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安排。 相似文献
16.
17.
4月15日,中国与冰岛签署自由贸易协定。4月26日,中韩自由贸易区第五轮谈判举行。5月24日,中国与瑞士签署谅解备忘录,中瑞自由贸易区谈判基本尘埃落定。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形势下,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转向双边或多边的区域自由贸易来解决贸易问题。既然有了WTO,为何还要自由贸易协定?两者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18.
日本对外经济合作战略构想经历了由自由贸易协定演变为经济伙伴协定的过程。"东亚共同体"和"经济伙伴协定"是日本21世纪初期对外经济合作战略的核心目标与手段,在该战略的实施中,经济伙伴协定与自由贸易协定日趋合流,已经没有日本认为的那种实质性的差别。因此,中国没有必要对日本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经济伙伴协定政策产生恐惧心理,也不要一概否定和反对,而要客观对待,吸纳其有利因素,制约其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末以前,由于担心其弱质农业遭受严重冲击等原因,日本一直对区域一体化持消极甚至批评的态度。此后,其对原有的政策进行了谨慎的调整,先后与8个国家和1个区域组织签署了包括贸易自由化内容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日本与有关国家就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过程中,农产品市场开放问题一直是焦点问题之一,谈判的进展、有关协定的内容都在很大程度上受此影响。从其对弱质农业的保护政策来看,尽管日本将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但与主要农业大国达成有关协议的难度将非常大。 相似文献
20.
中韩日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首先回顾中韩日对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认识及其政策的转变、以及至今所进行的研究和谈判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国的立场及其政策。其次,从短期静态效应和长期动态效应的角度研究FTA将给各国带来的效应与冲击,指出中韩日FTA的经济效应将更多地体现在促进相互贸易及经济增长等长期的动态效应上。第三,分析推进三国FTA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各国必需进行的战略调整,强调中韩日FTA应该成为促进东亚经济合作的重要一环,并提出中国在这过程中应采取的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