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文章在标准的借贷合约委托-代理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二元转型所引起的信息流动变异,构建了一个农村借贷合约的拓展模型,提出了两个研究假说:一是农村金融机构借贷合约的激励结构设计随二元转型过程而变化;二是农村金融机构借贷合约的激励结构设计对金融机构类型具有敏感性。文章在此基础上利用泊松受限因变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得到以下结果:第一,反映二元转型与金融机构类型的系数均显著不为0,这为两个研究假说提供了经验证据;第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并没有降低农户的违约成本,合约的声誉自执行机制仍是有效的;第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对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显著作用,农户借贷须提供抵押品的比例明显降低。文章的一个重要政策含义是,从优化借贷合约的角度看,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限制,进而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结构,或许是比利率市场化更有效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3.
《经济研究》2017,(5):75-88
本文建立了一个出口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垄断竞争模型,模型中融资约束不会抑制企业的出口参与,却迫使部分有能力进行通常贸易的企业从事出口导向型贸易,进而在提高企业出口密集度的同时,降低出口企业的利润和平均生产率,抑制对外贸易转型升级。该模型为企业"融资约束严重"与"出口贸易发达"并存等中国独特的对外经济贸易现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解释。随后,本文利用世界银行调查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库数据,为理论模型的主要预测和运行机制提供了稳健的经验证据。本文认为改革出口导向型企业的产业政策,进而优化企业的产品供给结构是促进中国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不同于以往研究主要以信息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文章从一个新的视角———经济二元转型,对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发展的经济绩效重新进行了审视。以费—拉的二元转型增长模型为基础,文章首先构建了以工农两部门金融市场为纽带的城乡经济互动的一般均衡模型,并在这一理论架构下对农村金融与经济二元转型的关系进行了规范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个假说。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既考虑理论又考虑变量长期互动关系的SVAR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以市场自然演进机制为基础的工农部门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二元转型增长。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深圳新兴指数包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融资约束、金融发展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就金融中介、股票市场的发展对缓解融资约束、促进融资效率的影响进行差异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不同产权性质、不同规模企业之间融资约束、金融发展及两者交互作用对融资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融资约束程度、金融发展水平均与融资效率显著正相关,两者共同作用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提高融资效率。但是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发展的作用是有差异的,金融中介发展能够在缓解融资约束的同时提高融资效率,而股票市场的发展在提高融资效率方面起阻碍作用。更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发展及体现的两个不同方面和融资约束的交互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中比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发挥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7.
融资约束、创新能力与企业协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研究》2017,(7):94-108
随着技术结构日益复杂,协同研发逐渐成为企业实现创新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提出融资约束和创新能力会抑制企业协同研发的研究假说。据此,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调查问卷数据中关于中国企业的样本对以上模型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企业融资约束越宽松、创新能力越弱时,其协同研发的意愿及支出均相对越高,其中创新能力的负面作用来自于企业专有能力的不足。此外本文还发现,企业在面临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时,融资约束对自身研发、协同研发的抑制效应会更明显。据此结论本文提出,政府可以通过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纵向合作来促进企业参与协同创新,从而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金融环境影响企业融资成本和投资计划,是企业异地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基于Heckman两阶段模型,利用2011—2020年中国企业境内并购数据,从金融资源规模和金融市场化程度两个维度考察了企业异地并购对金融环境的偏好特征。实证结果表明:非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的金融资源寻求动机,倾向于选择金融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进行并购扩张;受限于高额的能力建设成本,国有企业对高市场化程度金融市场表现出更加显著的规避倾向。企业对金融环境的不同偏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融资约束的结构性特征。进一步检验表明,去杠杆政策有助于激活融资约束对企业经营的治理作用,对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能够发挥一定约束作用,但同时存在矫枉过正的风险,结构性去杠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13—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3 062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融资约束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随着金融结构的变化呈现演化特征。融资约束在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之间产生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结构市场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果,受空间区域和企业所有制差异的影响。积极向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转变,注重直接融资中股权融资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制度建设,可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以往的研究中,行政分权通常作为模型环境的一部分而被看作是外生给定的。本文则认为行政分权改革是政府组织内部行政权力最优配置的结果。通过在AghionTirole(1997)的分权模型里引入中央的事后监督职能及地方政府的剩余道德风险行为,我们得出了行政分权改革在多个维度上的决定因素:项目的相对重要性、中央与地方的利益相关性、剩余道德风险水平和危害程度以及地方政府的讨价还价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对2004、2013和2014年版本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该理论对我国行政分权改革实践有着一定的解释力。这也为我国行政分权改革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突破传统的现金流分析思路,从金融契约和决策权配置视角分析了管理者激励问题,认为外部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决策权配置对经营者行动选择和投资者利益保护产生重要影响。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一般控制权分配并不必然与所有权相匹配,而是受到金融契约缔结过程中双方谈判力大小的影响,经营者最低让渡控制权大小受到投资者期望投资回报、市场监管环境和管理者团队声誉等五个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金融素养与农户创业融资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中国东部和西部1263户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样本选择模型分析了社会资本、金融素养对农户创业融资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资本、金融素养的增加能够提升农户创业融资意愿并选择正规金融方式融资;与亲友来往密切的农户创业融资意愿较强;家庭成员或亲戚中有村干部或银行、政府工作人员的农户,其参与创业融资的积极性较高,且更倾向于选择正规金融;客观金融素养和主观金融素养的改善均能提高农户创业融资意愿,促进农户选择正规金融;社会资本与金融素养对农户选择正规金融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且客观金融素养对社会资本的替代作用更为明显。因此,应引导农户积极参与村庄事务,健全农村创业服务体系;大力普及金融知识,加强金融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适当提升农户创业融资规模。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8-2014年沪深A股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金融发展能否缓解企业R&D融资约束、促进企业R&D投入,并进一步考察这种作用在规模、区域、所有权、行业等4种因素影响下的差异性。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够显著缓解企业面临的R&D融资约束,并且这种缓解作用对小规模企业和民营企业更加明显;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而中西部地区则未能有效刺激企业R&D支出;与高科技行业相比,非高科技行业能够从金融发展中获利更多,其R&D投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产业升级的框架下,分析了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存在的信贷挤入与挤出效应.产业升级过慢或过快都将使得信贷挤出效应占主导,金融分权(Ⅰ、Ⅱ)是产业升级影响民企融资约束的重要金融渠道,基于2007-2016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和省级宏观数据,主要通过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相对于产业升级速度适中地区,过慢和过快地区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更为严重;(2)国企产业升级通过决定金融分权影响民企融资约束,金融分权Ⅱ本身能缓解民企融资约束,但国企产业升级过快会降低金融分权Ⅱ,同时金融分权Ⅰ会刺激地方政府过度投资反而会加剧民企融资约束;(3)金融分权对民企融资约束的影响受到财政分权的显著调节作用,地方财政越宽松,金融分权的作用越显著;(4)对产业升级过慢地区,在金融措施配合下,充分发掘国企产业升级先导性作用是缓解民企融资约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激励约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经营者选择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两个关键问题。激励约束机制的核心是解决一个组织及其内部成员的动力和约束问题。没有约束的激励一般都会扭曲被激励者的行为,激励不当和没有有效的约束更会使激励者的行为偏离正确的方向。本文试图通过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激励约束机制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揭示AMC激励约束机制改革的重要性及其改革思路,并强调以此为契机和突破口,全面推进AMC的市场化体制改革和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16.
We study a prototypical class of exchange economies with private information and indivisibilities. We establish an equivalence between lottery equilibria and sunspot equilibria and show that the welfare and existence theorems hold. To establish these results, we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the stand-in consumer economy, which is a standard, convex, finite consumer, finite good, pure exchange economy. With decreasing absolute risk aversion and no indivisibilities, we prove that no lotteries are actually used in equilibrium. We provide a simple numerical example with increasing absolute risk aversion in which lotteries are necessarily used in equilibrium. We also show how the equilibrium allocation in this example can be implemented in a sunspot equilibrium.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Numbers: D11, D50, D82.  相似文献   

17.
客观契约经常是不完美的,因而,为了降低客观契约的扭曲,激励契约中常常包含主观成分。在单独处理隐性契约和显性契约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拓展了主观绩效评估和客观绩效评估措施,然后讨论了在信任环境下的主观和客观绩效评估及其最优激励契约,最后分析了分离信任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成本时的绩效评估模型。研究表明:主观评价机制使公司和员工双方利益最大化。在互不信任的情况下,员工最优奖金(显性契约)只取决于私人信息。在信任条件下,公司期望利润与贴现率成反比例变化。在分离信任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成本的情况下,隐性契约奖金取决于事后采取信任行为的概率,而显性契约奖金取决于私人信息以及先验概率。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we revisit incentive contract design in a simple setting, after developing a model that captures the fact that in weak institutional settings the procurement of large scale public works through contracts with strong incentives for private firms, may result in excessive litigation over contract terms. This result is possible because we assume that parties in litigation can influence (by purchasing better or more legal services) the observable merits of their case. In weak institutional settings, governments have an inherent disadvantage in these litigation contests. We show that a commitment to a prespecified level of litigation effort by the government, together with weaker incentive contracts, is a more efficient procurement mechanism.Jel Classification: D8, H57, H54, K41, K23, L51  相似文献   

19.
Incentive Contracts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 principal-agent (P-A) model is used to analyse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diligence, the principal (top management), having to use imperfect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fearing penalties for environmental damages,wants to avoid environmental harm and induce the agent (employeemanipulating hazardous materials) to take appropriate action. To motivatethe agent, the principal offers an incentive contract based on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performance (as measured by EPI).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being difficult to measure, due to high levelsof uncertainty surrounding, EPI, creates impediments to the establishmentof an efficient P-A contract.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以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logistic模型构建融资约束指数,研究了公司融资约束、IPO申购情况与创业板企业IPO资金超募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超募率与上市前融资约束程度负相关,否定了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是超募动机一说;创业板市场IPO申购情况对超募程度有显著影响.网上与网下IPO申购偏差越大,超募越严重;网下申购竞争越激烈,超募也越严重.这一结论意味着,通过建立和完善网上与网下IPO申购的制衡机制,抑制机构投资者抬高股票价格行为,可有效缓解创业板高超募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