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机制币大致走过这样的历程:先是地方自发制造银元:再由中央政府批准.各省正式自制银元,自制铜元;最后由中央政府统一币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银元诞生的内因 白银货币的使用和银两制的发展是中国机制币诞生的内因.明以后,白银在中国已经取得完全意义上的货币地位,所以清代的货币,已经是大数用银,小数用钱.这为银元制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但中国历史上白银一直是称量货币,银两制的缺陷又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银元诞生的内因,白银货币的使用和银两制的发展是中国机制币诞生的内因。明以后,白银在中国已经取得完全意义上的货币地位,所以清代的货币,已经是大数用银,小数用钱。这为银元制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但中国历史上白银一直是称量货币,银两制的缺陷又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4.
1933年,国民党政府颁布废除银两改为银元的法令,废除了自古以来的麻烦的银子兑换货币制度,改为银元流通,方便了民众,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可是不久,国际白银涨价,铸银元成本加大,于是国民政府又在1935年推行了法币制。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  相似文献   

5.
1933年,国民党政府颁布废除银两改为银元的法令,废除了自古以来的麻烦的银子兑换货币制度,改为银元流通,方便了民众,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可是不久.国际白银涨价.铸银元成本加大.于是国民政府又在1935年推行了法币制。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发行的纸币为全国流通的货币。称为“法币”。  相似文献   

6.
近代机制铜元是在清末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机制银元发行以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两广总督李鸿章奏准在广东开制铜元。铜元开始是作为银元的辅币,对银元作价的。广东初制的铜元,币面书有"光绪元宝"四字,中间没有方孔而为满文"宝广"两字,上环书"广东省造",下环书"每百枚换一圆",即百枚铜元折合一枚银元,  相似文献   

7.
标志中国近代机制币正式发行的是广东制造并发行的光绪元宝龙洋. 一、"反版"银元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在广东试制七钱三分银元,俗称"七三反版".并有辅币四种,重分别为三钱六分五厘、一钱四分六厘、七分三厘、三分六厘五.后据汇丰银行意见,又改制为七钱二分银元,俗称"七二反版".四种辅币的重量亦相应递减.  相似文献   

8.
银两货币制度虽然发挥了一千多年的货币本位作用,但因其体积过重、携带不便、成色不齐、折算繁难、平砝多样、换算琐碎等弊端,终究让位于银元。  相似文献   

9.
废两改元之倡议清朝末年随着对外贸易的开展,西班牙本洋和墨西哥鹰洋等外国银元大量流入我国,受此影响,清政府也开始在广东铸造银元,此后各地仿效滥铸,银两银元并行流通。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因银两名目繁多,计算手续繁复,而银元相对来说单一方便,故多为商民乐意使用。民国建立后,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定国币为银元。  相似文献   

10.
刘忠岭 《理财》2011,(8):85-86
在民国时期,有过几次恶性通胀,其中的第一次就是“京钞风潮”。 北洋政府时期推行的仍是以银元为主、两元(银两、银元)并行、银元铜元和纸币并用的货币制度。  相似文献   

11.
标志中国近代机制币正式发行的是广东制造并发行的光绪元宝龙洋。一、“反版”银元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在广东试制七钱三分银元,俗称“七三反版“。并有辅币四种,重分别为三钱六分五厘、一钱四分六厘、七分三厘、三分六厘五。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中国传统机制银币逐步走俏钱币拍卖场,一些珍稀银元备受追捧,成交价迭创新高。机制银币的上佳表现激发了越来越多场外投资者的关注,国内收藏机制银币的人数与日俱增,但不少集币新手在收藏机制银币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收藏银元主币,即面值壹元也就是库平七钱二分的银元,忽视收藏面值伍角即库平三钱六分以下的银辅币。从中国传统机制银币收藏系列的完整性来看,单纯集藏主币而忽视辅币是很不完整的,它并  相似文献   

13.
1933年3月8日,民国政府颁布了"银本位币铸造条例",同年4月5日发出"废两改用银本位币"布告,于4月6日开始在全国"废两改元",从此中国由称量货币过渡到铸币阶段,进入了不完备的银本位制。①在全国通行统一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银元,使通货市场紊乱状况有所改善。但货币发行权仍比较分散,外商银行货币还任意在中国流通,尤其是1933  相似文献   

14.
陶薄吉 《金融博览》2012,(11):68-71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推举孙中山为大总统。1912年,南京造币分厂设计制造了币面为孙中山头像的中华民国开国纪念银币,成为最早以民国政府名义发行的银元。一、袁头币北洋政府建立以后,于1914年(民国三年)2月8日,由财政部颁布了《国币条例》,规定"国币之铸发权,专属于政府",并规定国币单位为"圆",一圆(元)银币重库平七钱二分。开  相似文献   

15.
红色政权发行的货币.学术界有人称之为“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也有人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货币”,均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影响的金融机构、经济组织,以及政权、军队、团体所发行的各类货币.包括纸币.布币和银元、铜元等金属制币。  相似文献   

16.
清朝末期,不少外国殖民地统治者开始了在中国办银行,且在中国发行银元。当时,国内除使用铜钱外,也还使用银锭。洋人的银元含银量低,大概只有80%左右,而我们的银锭的含银量是相当高的,因而,外国人拿银元与我们交换银锭,实在是不平等的交换,洋人在交易中占尽了便宜。但由于银锭不  相似文献   

17.
杭斯 《新金融》1995,(3):35-36
交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中最早发行钞券的银行之一。早在1907年清政府批准的《交通银行章程》中,就有“印刷通用银纸”的规定。交通银行从1909年开始发行钞券,至1942年6月发行业务结束,前后持续达三十三年之久。 交通银行发行钞券的过程大致可分为 三个时期: 一、银两券和银元券时期 (1909—1914年) 清末民初,中国的货币制度相当混乱,  相似文献   

18.
中州币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州农民银行在中原解放区发行的货币.中州币的发行促进了地方生产,繁荣了经济,保证了军队所需军用物资和生活用品的供应,有力地支持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迅速推进,是中国红色货币的典型代表.1948年,为巩固中原解放区,支援大兵团作战,建立解放区政权,发行货币势在必行.面对中原解放区内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银元和其他根据地友币并存的复杂局面,中州币的发行确立了经费发行、贸易采购、兑换发行、贷款发行四个发行渠道,通过锚定战时紧缺物资、与银元挂钩、以财政税收进行担保增加中州币信用,将货币发行与群众经济生活紧密结合,从而提高中州币接受程度,通过精确、合理计算货币发行量等手段维护币值的稳定.此外,为迅速确立中州币在解放区的本币地位,必须与法币、银元开展货币斗争.通过研究中州币发行的历史发现,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金融发展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始终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等,对新时期金融改革发展依然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五、银元系列概述及新手入门 中国的银元品种繁多,如果每个款式只制造一枚的话,加在一起也有近万枚。中国银元可分为15个系列,分别是总厂系列、广东龙系列、江南龙系列、云南龙系列、北洋龙系列、安徽龙系列、川龙系列、湖北龙系列、吉林龙系列、东三省系列(以辅币为主)、浙江龙系列(主要以辅币为主)、川藏系列、新疆系列、民国系列和军阀币系列。  相似文献   

20.
废两改元     
在旧中国的货币金融历史上,1933年的“废两改元”也算是一件大事。所谓废两改元,就是在货币单位上废除银两,只用银元。废两改元之前,市面上既使用银两,又使用银元,形成了“两元并用”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