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委派制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所谓会计委派制,就是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向国有企业派出会计人员,由会计人员代表国家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的一种新的会计人员管理模式。这种做法从形式上能够对经营者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制衡,对于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实践当中,会计委派制依然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妨碍委派的会计人员发挥作用,影响了其实施的效果。下面是笔者的分析。一、会计委派的主体问题会计委派的主体即由谁负责具体进行会计委派,这是实行会计委派制需要解决的首要…  相似文献   

2.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会计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在会计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由会计职业活动的具体特点及所涉及的利益关系等所决定的,是调整会计人员之间、会计人员与不同的利益团体或个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总和.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不仅有利于塑造会计人员的优良品质,提高会计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也有利于会计人员规避会计行为中所面临的道德风险,减少败德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说,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会计人员对社会的公开承诺.  相似文献   

3.
会计道德规范,是会计实践行为主体,在会计职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对会计从业人员在社会中的行为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是判断会计人员思想观念是非的一种标准,是社会道德在会计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一会计道德是会计人员对会计实践的道德体验和伦理反思;是会计人员对其所处社会道德环境的综合反映;是会计人员通过教育和经验积累形成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的综合反映。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是会计的道德关系,所谓会计道德关系,就是会计社会行为发生过程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一种个人与他人、集体或社会之间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会计文化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文化的特点及研究方法刘开瑞会计文化是运用文化的观点,研究会计核算、会计人员行为、会计人员文化心理结构及其思想情感和道德等整个会计管理活动的学科。本文对会计文化研究方法谈些浅见。一、会计文化研究方法的认识会计文化理论是当代会计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会计...  相似文献   

5.
试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文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规范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与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团体以及会计人员之间伦理关系的社会规范。《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会计人员工作规...  相似文献   

6.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做好会计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建立会计人员良好的工作氛围,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加强法制观念。会计人员要加强《会计法》和其他财经法规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修订后的《会计法》从会计核算、记帐规则、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监督等方面对规范会计行为都作了详细规定,对会计人员采取了特别的法律保护措施,为会计人员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首先,《会计法》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并要…  相似文献   

7.
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因素辨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内容(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社会职业的人,在自己特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各行各业为着自身的发展均形成了不同的职业道德,以反映不同的职业心理、职业习惯、职业责任和职业传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遵循的道德标准。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会计人员强化道德约束,防止和杜绝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不道德行为的有效措施。(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根据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主要包…  相似文献   

8.
会计行为主体为了既定的目的或动机,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和呈报,以期满足其效用最大化的需求.但其实施的会计行为,因其行为主体和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驱动、伦理道德观念的制约影响等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当某一利益主体处于对会计行为可实施控制的地位,而会计人员的伦理观念又缺欠时,会产生不良会计行为,对会计信息的其他使用者造成伤害.因此有效地规范会计行为,不能仅从完善治理结构中的利益导向,或从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单方面采取对策,而应建立双视角下的利益导向与伦理制衡相结合的会计行为规范体系,遵循制度约束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许多会计人员混淆会计工作中错误与弊端这两个概念。所谓会计工作中的错误,是指会计人员在处理账务时,由于技术素质低,业务生疏或疏忽大意等原因,在会计账务处理中违反了正确性、真实性和合法性原则所造成的错误,但并无不良动机和企图。而会计工作中的弊端是指利用会计处理技巧、采取弄虚作假、伪造账据等非法手段,所进行的非法牟利、贪污盗窃、侵占国家资财等营私舞弊的有意识行为,此属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10.
“非会计实质行为”透视徐克勤本文提出的"非会计实质行为",是指企业不按会计方法,违背会计制度,会计人员又无法制止,而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换,随意核算和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一种行为。这一行为有两层含义:一是非会计人员的主动行为;二是会计人员非法纪化、非制度...  相似文献   

11.
会计继续教育的性质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会计继续教育的性质1.会计继续教育的性质应包括两层含义:即会计继续教育的质与其本质。2.会计继续教育的质是解决会计继续教育是什么的问题。从这一点上看,会计继续教育的质就是通过会计继续教育主体的施教行为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合格会计人员的社会活动。在这一社会活动中培养会计人员生产力属性是主流,培养其阶级性的属性是支流。在会计人员政治素质优良的情况下,培养会计人员的技术素质就是主流;但在会计人员政治素质不稳定的情况下,培养其优良的政治素质就是主流。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赖知识的进步以及知识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市场经济与会计职业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社会经济活动,保证市场机制正常运作的一种经济制度。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社会各种职业道德的一种,是整个社会道德中的一个方面。会计职业道德是在会计人员中倡导推行的、作为调整会计人员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是会计人员在职业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的反映。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主要包括:会计职业责任,会计职业信誉,会计职业纪律等。对于会计人员来说,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有:尽职尽责,勤奋工作;当好参谋,参与管理;女。实反映,正确核算;遵纪守法…  相似文献   

13.
会计扦为是会计人员运用会计特有的技术方法作用于会计对象的过程。规范的会计行为是指企业严格按照国家财政、税收等法律、法规及《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的规定,设计恰当的会计资料,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正确、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及运用状况的行为。会计的存在总是以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为前提条件的,因而,会计行为不可起免地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经济越发展,会计所处的环境越复杂,对会计行为的影响也越明显,那么规范的会计行为就越显得重要。本文主要对复杂会计环境下如何规范会计行为作一探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4.
试论行为会计的基本假定石金明行为会计是行为会计学的简称,在本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崭新的会计学科。它综合运用会计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基本原理,实现会计行为的优化,以取得会计行为的最佳效益。行为会计的基本假定是指组...  相似文献   

15.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它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品德,也是正确处理会计事务的行为准则。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协调会计人员与相关部门及有关人员之间相互关系有重要作用。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会...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财会工作也将面临着机制创新、人员优胜劣汰的问题,作为管理者,应该如何应对,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这里就此愿与农村会计同仁们共同探讨之。首先,会计人员要消除紧张心理。农村会计体制改革,这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存在紧张的心理是在所难免的,完全属于正常的心理感应。那么,会计人员如何消除紧张的心理呢?我认为,会计人员要走出过去“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圈子,应该多读书多看报,多看电视多听广播,把握改革脉搏,顺应改革潮流,摆脱原来“账房先生铁饭碗”的扭曲心理,这样做对缓解紧张心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会计职业道德是同会计人员的职业活动联系在一起,具有会计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般社会道德在会计这一职业范围内的具体体现。会计职业道德一方面是对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定,另一方面又是会计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呼唤着职业道德的回归,在我们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规范会计行为的今天,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这一问题谈点见解。一、会计职业道槽建设的意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会计职能的发挥、会计工作秩序的稳定以及会计人员…  相似文献   

18.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中,有不少会计人员对这些急剧的发展变化表现得很不适应,有的言行甚至明显地与新制度相抵触。究其原因,大多认为是学习不够,思想观念落后所造成的,但却忽略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消极心理在作怪。由于人们在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对会计人员消极心理因素关注不够,问题的定位不准,解决的方法难以对症,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对顺利推动会计管理体制改革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一、会计人员消极心理的主要表现(一)惰性心…  相似文献   

19.
试论会计行为优化的促动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行为优化是指会计人遵循会计行为规范的要求,采取优化的手段和优化的组织结构,以尽可能小的行为投入与耗费生产出数量尽可能充分、质量尽可能高、令有关契约人满意的会计信息,使会计目标得以实现。会计行为优化的实质是会计行为要在遵循社会有关法律和会计法律要求的前提下,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本文以会计行为优化为中心,通过对企业行为、会计管理机制、监督制裁机制、激励机制及会计人的素质等几个主要促动因素的探讨,寻求实现会计行为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会计心理及行为研究(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心理及行为研究》课题组编者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心理及行为研究》是中国农业会计学会1997年研究课题之一。课题组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他们在查阅研究有关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