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茜 《中国商办工业》2009,(20):264-265
有限合伙因其结合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风险有限性和普通合伙的合理避税优势,成为国外早已流行多年的商事主体形式。我国于2006年8月通过了修订的《合伙企业法》,增加了"有限合伙"这一新的商事主体形式,为风险投资扫清了法律的障碍,促进科技创新投入。在这种情势下投资者选择有限合伙的商事主体形式,较之选择公司、普通合伙,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自身利益。但是我国立法关于有限合伙的保护仍有一些不足,投资者必须谨慎地运用合伙协议来弥补法律之不足,以防利益被普通合伙人侵害。  相似文献   

2.
有限合伙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茜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0):264-265
有限合伙因其结合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风险有限性和普通合伙的合理避税优势,成为国外早已流行多年的商事主体形式。我国于2006年8月通过了修订的《合伙企业法》,增加了"有限合伙"这一新的商事主体形式,为风险投资扫清了法律的障碍,促进科技创新投入。在这种情势下投资者选择有限合伙的商事主体形式,较之选择公司、普通合伙,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自身利益。但是我国立法关于有限合伙的保护仍有一些不足,投资者必须谨慎地运用合伙协议来弥补法律之不足,以防利益被普通合伙人侵害。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合伙企业法》承认有限合伙的企业形式,这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有限合伙可能成为某些人规避法律的工具,要加强对有限合伙的监督,防止有限合伙人滥用其承担有限责任的地位,来损害企业债权人和其他合伙人的利益。本文通过对有限合伙制度的利弊分析,提出了完善及合理建构我国有限合伙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秋荣 《商场现代化》2007,(26):293-294
有限合伙因其结合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风险有限性和普通合伙的合理避税优势,成为国外早已流行多年的商事主体形式。我国于2006年8月通过了修订的《合伙企业法》,增加了"有限合伙"这一新的商事主体形式。在这种情势下投资者选择有限合伙的商事主体形式,较之选择公司、普通合伙,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自身利益。但是我国立法关于有限合伙的保护仍有一些不足,投资者必须谨慎地运用合伙协议来弥补法律之不足,以防利益被普通合伙人侵害。当然我们期待立法在今后能进一步完善对有限合伙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我国有限合伙制度的立法不足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立法虽然规定了有限合伙企业形式,但在合伙人数量、有限合伙人的权利义务、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的转化、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的转换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应当在立法上加以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风险投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有限合伙是企业组织形式中的重要形式,风险投资与有限合伙的结合是一种双赢的结合,本文分析了风险投资选择有限合伙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有限合伙是我国06年《合伙企业法》新增加的一种合伙模式,但是它在国外已经有了近千年的发展历史。有限合伙有着公司、普通合伙企业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本文从有限合伙的历史沿革、现状、优势和劣势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资本与知本最佳组合--建立有限合伙制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有限合伙,是指由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共同组成,有限合伙人以其出资额为限对有限合伙承担责任;普通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合伙形式.有限合伙与普通合伙一样,都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与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有着截然区别.但有限合伙具备普通公司的一个重要特性,即投资者的有限责任.例如,有限合伙中的有限合伙人对合伙债务负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也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二者区别在于,有限合伙中只有部分投资者(有限合伙人)享有有限责任待遇,而公司中的全体投资者都享有有限责任待遇.  相似文献   

9.
孙志超 《商业研究》2011,(4):135-142
我国的新合伙企业法实施四年了,其亮点之一就是确立了有限合伙制度,而这一新制度确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虽然有限合伙被广泛认为是风险投资机构的最佳组织形式,但是这也并不妨碍其他业务性质的企业采用这种形式。有限合伙不是风险投资机构的"专利",只有了解有限合伙的本质问题才能正确地适用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才能把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推广得更好。  相似文献   

10.
有限合伙企业是介于合伙与有限责任公司之间的一种企业形式,其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长期不受到重视,很多工作人员在日常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盲区。本文正是基于此,对有限合伙企业会计处理和税务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希望为有关人员的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有限合伙制度应当树立义务本位,因为合伙人义务的具体履行和实现程度,决定了合伙企业能否取得实体资格和存续发展。在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人承担的诸多义务中,基本义务对有限合伙企业意义尤为重大。这样的义务,对普通合伙人而言是信义义务,对有限合伙人而言是出资义务。  相似文献   

12.
合伙、公司、独资企业是世界各国所确认的三大市场主体,我国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对合伙企业形态进行了完善,新增的有限合伙与有限责任合伙在构成主体、执行合伙事务、民事责任承担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一、有限合伙制简介有限合伙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它实际上是普通合伙与一般封闭公司的混合物。有限合伙具有普通合伙经营方式上的灵活性,又具有公司能轻易筹集经营资金的优点。从法律架构上来看,有限合伙是由管理合伙事务并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普通合伙人和不参与合伙事务管理,仅仅以其出资对合伙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有限合伙人所组成的一种合伙形式,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之间是一种信托关系。目前,在普通法系国家中,有限合伙是一种重要的企业形式,必须依法登记设立,但其登记设立的法定条件较普通合伙更为严格,其登记设立的目的在于…  相似文献   

14.
有限合伙将有限责任纳入合伙制度,有利于提高资本利用率,为风险投资和中外合作企业注入活力。与普通合伙及有限责任公司相比,有限合伙有比较优势。有限合伙的出现,增加了我国商事主体的类型,有利于深化商事主体制度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合伙企业法修订草案新增“有限合伙的特殊规定”一章,将合伙人的范围扩大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明确规定法人可以参与合伙。有关专家认为,这些增加的规定有利于推动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风险投资常用的组织形式是有限合伙,即在至少有一名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的基础上,允许其他合伙人承担有限责任,从而将具有投资管理经验或技术研发能力的机构或个人与具有资金实力的投资机构有效结合起来。此外,专家还指出,这些增加的规定有望解决我国专业服务机构发展的“瓶颈”问题。有限责任合伙中各合伙人…  相似文献   

16.
新《合伙企业法》有限合伙制度的立法缺陷与克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修订的我国《合伙企业法》首次确立了有限合伙制度.有限合伙制度的精髓在于"糅合"了公司和普通合伙"两种制度"的优点,但新法在两种制度的"糅合"上还存在着未充分认识到有限合伙中两种投资的性质和资本制度的构建等方面的缺陷;两种责任的适用范围及转化的规定比较模糊;两种合伙人转换条件以及转换后的权利义务设计不合理等.应区分"两种制度"的宗旨、功能、适用条件等构建有限合伙制度,同时也应对有限合伙中两种责任及两种合伙人的转化设计合理的径路.  相似文献   

17.
有钱的人出钱,然后做甩手掌柜的;有知识的人出智慧,然后把货币变成增值资本,前者以实际出资额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后者承担无限责任。这种资本与知本各取所需,把有限与合伙结合起来的新型的风险投资企业形式,日前在北京市工商局开始登记注册,这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和有限合伙管理办法颁布以后全国首次出现的以有限合伙组织形式构成的风险投资企业。  相似文献   

18.
有限合伙对比普通合伙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有限合伙人的有限责任,但是按照控制权原则,有限合伙人干预或控制了合伙事务就会丧失有限责任的保护.<美国统一有限合伙法>在制定的时候引入了控制权原则,但在2001年的修订版中却将其彻底废除.文章指出,赋予有限合伙人一定程度的合伙事务执行权是合理的,但完全放弃控制权原则不利于有限合伙普通合伙人权益的保护.立法应对控制权原则予以变通适用,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港"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9.
孙长坪 《商业研究》2006,(21):89-92
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法律提出了挑战。有限合伙符合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民营经济企业实践的发展需要有限合伙,而我国也已具备有限合伙立法的条件。为适应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我国应适时进行有限合伙立法。  相似文献   

20.
姚晔 《现代商业》2007,(18):125-125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的责任形式,即有限合伙,它主要适用于专业服务机构。我国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其中就增加了有限合伙制度,为风险投资扫清了法律的障碍,促进科技创新投入。但有限合伙在经营管理中也存在着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