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西部地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对国内外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发展旅游经济有利于改变偏重的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的开放程度,增加外汇收入和就业机会。特别是对于一些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贫困地区,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逐步实现脱贫致富。由于旅游业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旅游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的特点。故西部地区宜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并使其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发展旅游经济存在着资金匮乏、可进入性差、发展水平低等问题。因此,在发展西部地区旅游经济时,国家和西部地区应充分考虑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利用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谋求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占全国面积60%以上,由于地理、历史、观念以及其他诸多因素,民族地区的发展滞后,大多是以农为主的经济格局,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因此,民族地区也是我国贫困地区的主要聚集地。然而,民族地区大多又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不仅风光秀丽、山川迷人,而且风情神奇、民俗诱人,是发展旅游经济的优势所在。江总书记曾经指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促进全国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多年以来,许多民族地区就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因地制宜,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作出了积极的、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其中,许多区域就是利用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人而带动了整整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比如,湖南土家族聚居地的“张家界”,四川藏族聚居地的“九寨沟”,贵州布依族苗族聚居地的“黄果树”,云南纳西族聚居地的“丽江”以及云南彝族聚居地的“石林”等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内地2001—2013年30个省市(除西藏外)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专利授权量、技术市场成交额、新产品销售收入5个指标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出各省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数,以及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省(市、自治区)、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三大经济支撑带的创新能力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三大经济支撑带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三大经济支撑带创新能力呈不断上升趋势,“一带一路”沿线省(市、自治区)经济带的创新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京津冀地区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创新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三大经济支撑带创新能力的总体差距不断扩大,2005年之后,地区差距成为造成总体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③Kernel密度估计显示,随时间推移,全国和三大经济支撑带的创新能力虽然得以提升,但地区差距仍呈现持续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陈清 《发展研究》2005,(8):17-19
一、忽视流动人口造成地区人均GDP统计误差 人均GDP体现一个地区平均每个人的收入和支出水平,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统计局每年都要公布的重要数据。但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地人均GDP,与按照公布的各地GDP总量和人口测算的实际人均GDP相比,存在较大的误差。2001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中,  相似文献   

6.
张薇  严梅 《经济管理》2004,(1):93-96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世界遗产”旅游蓬勃发展,使当地旅游社会环境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少数民族文化较之主流文化具有独特性、封闭性、脆弱性和弱势性等特点,开发旅游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本文选取少数民族“世界遗产”地作为研究对象,从剖析“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的矛盾入手,在找出两者间调适的平衡点的基础上,以丽江古城为典型案例,创造性地提出适宜于少数民族地区料会环境文化保护的“世界遗产”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是云南支柱产业,但旅游业在云南各地区之间发展是不平衡的,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在云南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以政策为核心的制度因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制约或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均表现为扩大趋势,但由于各地区城乡发展条件的差异,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变化也表现为不同的类型。本文通过将反映各地区收入水平、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划分为城乡高度协调型、城乡中度协调型、城乡低度协调型、城乡低度扭曲型、城乡中度扭曲型和城乡高度扭曲型共六种类型。各地区在1985-2006年期间,城乡收入差距的类型也并不是全部保持不变的,表现为有的地区城乡扭曲程度加剧,有的地区缓解,有的地区时而扭曲加剧、时而扭曲缓解,从而衍生为十种变化类型。这为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政策措施,而是依据不同的城乡收入差距地区类型,有所侧重的治理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炳君 《商周刊》2011,(21):36-36
“双城“时代,青岛应跳出按行政区谋划旅游发展的传统思维和旅游项目建设遍地开花的布局方式,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集群、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旅游资源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称,它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旅游业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丰度和品位,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其旅游发展越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但在有些情况下,旅游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与此同时,不同地区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尤为突出的是东西部地区居民之间。文章特选取西部农业大省-新疆、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广东两个差异较大的省区以及全国平均水平,从人均收入水平、收入来源结构、行业等角度分析了自1978年~2008年的居民收入差异情况。在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居民收入偏低的原因,并以此为根据提出缩小新疆居民收入差距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特点、成因及对策(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为何扩大?知识因素在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如何衡量各地区知识发展差距?各地区和知识发展差距现状有何特点?形成这种知识发展差距的原因又是什么?如何缩小各地区知识发展差距?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角度论述知识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首次提出衡量知识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包括获取知识、吸收知识以及交流知识三个方面;计算各地区综合知识发展指数,说明各地区知识发展差距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产生知识差距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知识发展模式、开放度以及政府作用等;最后作者提出缩小中国各地区知识发展差距的战略框架和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湘西地区旅游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洪  陈亚召  袁开国 《经济地理》2006,26(5):867-870
大湘西地区是湖南省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是湘西最大的出路。大湘西地区是湖南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近年来旅游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强劲增长点。文章客观分析了大湘西地区旅游一体化的区位、交通、资源条件与发展现状,提出了旅游一体化战略:发展思路与目标、发展模式、空间布局、品牌塑造、旅游交通、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4.
目前,人类发展的概念正逐步取代了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现有的公共支出水平,尤其是与人类发展密切相关的公共支出是否有效地促进中国人类发展水平,以及地区间公共支出水平的差异是否会对各地的人类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成为我们需要解答的问题。本文研究表明,虽然就全国范围看,各类公共支出促进了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及各分项指数的提高,但是,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组的研究却显示,只有人均基建支出无一例外显著地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其余指标表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发展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地区差距,运用标准回归分析等计量分析方法对农业发展地区差距的成因分三个时期、并按照农业内部因素和农业外部因素分别进行了分析。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对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来说,BC技术比M技术的影响程度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基尼系数来源结构分解方法,对2001~2008年间中国金融资产总量结构(包含货币类、证券类以及保障类等三大分项金融资产)及其地区差距进行了重新研究.虽然货币类资产占比最大并且对金融资产总量基尼系数的贡献率最高,但从2005年开始货币类资产的地区分布状况并未决定金融资产总量地区差距的走向;证券类资产占比的上升及其自身地区差异的扩大对2005年以来中国金融总量分布地区差异有重要影响;保障类金融资产的地区差距在样本期内有缩小的趋势,并且其对总资产差距的贡献额度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构建中国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对中国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采用Dagum基尼系数探寻中国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来源,并利用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等方法从静态和动态双重视角揭示中国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的分布动态演进规律。研究发现:(1)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的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地区间差距是中国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东-东北地区的差距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3)Kernel密度估计与Markov链分析表明,中国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存在极化现象,不考虑空间因素时,中国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各省份间不易发生状态转移,空间因素在中国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动态演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与高发展水平省份为邻能促使中低发展水平省份向中高水平跃迁,而与低发展水平省份为邻则抑制了低发展水平省份向上跃迁的可能。本文为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现状,优化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实证依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旅游扶贫是六盘山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旅游扶贫,是近年伴随着旅游业发展而形成的新概念。六盘山区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形式对这里就更具有特殊意义。长期以来,扶贫攻坚和温饱工程一直是宁夏区党委、政府苦苦思索的重要问题,也是六盘山区各县政府的头等大事。然而,由于土地贫瘠、干旱少雨、矿产资源贫乏、生态恶化,加之交通不便,使得这里的脱贫难度很大。可喜的是,近年来,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及财政厅、旅游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六盘山所在的固原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到旅游业这一新兴产业所产…  相似文献   

19.
辽宁沿海经济带“全域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在"五点一线"战略基础上提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已经由东北区域走向全国,并依托东北亚走向世界,这必将给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提供难逢的历史机遇。辽宁沿海没有长三角、珠三角实力雄厚的民间经济基础和京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旅游业作为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依然存在影响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市场竞争、区域协作、文化观念等。这既有管理体制的原因,又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更有发展模式的原因,影响了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公众与媒体的焦点问题,也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