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受到企业的关注,尤其是象从事旅客运输这样的企业。这些企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参次不齐,日常管理难度大;而且,容易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本文通过探讨运输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劳务派遣用工模式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
建筑施工企业是传统的劳务密集型企业,是劳务使用的大户.一些企业走出国门后,仍然采用国内的用工和管理模式,结果是劳务纠纷和劳务事件不断发生,暴露出劳资关系中存在着违背市场规律的因素.这个问题如不能很好地加以解决, "走出去"的企业将难以立足、无功而返.本文尝试用经济学观点来分析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后,在新的市场中如何实现劳资...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建筑行业中,劳务分包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用工模式,而且必将成为建筑行业未来用工模式的主要发展趋势.从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管理现状入手,对目前建筑行业劳务分包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提高建筑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效率的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为规避劳务派遣工“三性岗位”“同工同酬”“10%派遣比例”等相关法律规定,部分国有企业大量使用劳务外包的用工模式。劳务外包工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企业发展改革的重要力量。但随着企业劳务外包员工数量的快速增长,必然会产生关于劳务外包员工的工会组织建设、工会经费收支管理、民主参与管理等工会工作规范化和劳动和权益保障问题。因此,文章围绕国有企业劳务外包用工模式下工会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从如何推动劳务外包员工加入工会、探索劳务外包员工的工会会员代管、明确劳务外包员工的工会经费来源及支出标准、促进劳务外包员工民主参与管理等方面,为规范企业工会工作和维护劳务外包工权益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其因灵活多样,成本低廉、效率较高、用工风险低等优势被广大企业认可。然而,当企业在享受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带来便利的同时,在用工过程及劳务派遣员工管理等方面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劳务派遣员工整体素质不高、队伍稳定性不强、对用工单位归属感低等。以制造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现状为基础,分析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在制造企业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更符合制造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科学管理对策,旨在充分发挥劳务派遣对制造企业的积极作用,为解决制造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相关问题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不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故此,企业应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优化管理策略,才能推动企业深入改革和创新,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首先,本文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其次,讲述数据对于于企业管理的价值;最后,阐述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模式改革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加快企业数字化建设,社会经济逐渐向数字经济转变.为迎合数字经济发展,企业需要创新和发展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本文首先就数字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进行了介绍,然后详细介绍了现阶段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财...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事管理管理模式的转变,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成为解决企业用人困难、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虽然企业采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论文立足多年工作实践,阐述了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利弊,进而提出控制企业劳务派遣用工风险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非标准劳动关系主要包括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两种形式。由于《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这一用工模式进行了超标准劳动关系的规范,使得用工单位在采用这种用工模式时,存在了巨大的劳动用工风险,承担超标准劳动关系的劳动管理义务。因此、基于对《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诸多法律规定的梳理,提出企业在采用这种用工方式时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并提出企业应探索采用外包这一新的劳动用工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普及,改变了当前企业的组织形态、运行方式以及财务管理模式。在此背景下,传统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已然无法适应新形势,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基于此,立足于数字经济背景,阐述了数字经济的特点和内涵,分析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提出了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以期能够为行业相关企业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体制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公有制经济经营机制加速转换,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企业与劳动者的关系由过去单一行政管理模式向多元化的模式转变,劳务派遣业已成为我国一种新型用工模式,用工岗位从原来企业的临时性、辅助性、阶段性岗位,发展为涉及技术开发、金融行业等的个别高级岗位,成为我  相似文献   

12.
刘涛 《价值工程》2013,(36):157-159
劳务派遣用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新型用工形式,与传统用工模式在结构上有很大不同,具有用人与管理相分离的特征。文章试从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发展及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深入剖析劳务派遣用工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并提出应采取的有效防范措施,以应对当前的立法变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人才结构及用工环境的变化,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建筑施工企业呈现出明显的人才净流出状况,在行业对人才吸引力下降的情况下,从事建筑施工的工人平均年龄越来越高。建筑施工企业人员工作时间长、环境艰苦等特点使得建筑人才越来越短缺,离职率越来越高。人才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重要筹码。大力发展智能化、数字化、机械化的“数字化员工”,替代日益紧张的劳动力资源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家集投资、科研、设计、制造、产品供应、施工、增值服务于一体并提供集团化绿色建筑全产业链解决方案的企业,B公司为应对建筑业人才净流出、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等现状,深入探索新时代人力资源与数字员工相结合的融合模式,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数字员工”系统。该系统采取“AI+RPA+数据+机器人”模式,能够实现自主起草合同、合同比对、合同审批、建立台账、自主归档等功能。通过实际应用,该系统与企业法务人员、商务人员、合同管理员配合度很高,极大提高了合同管理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增加企业了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缓解丹阳企业用工紧缺,江苏省镇江市和河南省平顶山市两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手创新劳务对接模式,变企业与劳动力单线对接为两地政府、用工单位与劳动力多方联合。两地劳动部门不仅负责劳动力的输入和输出,还对劳动力进行跟踪和贴身服务;企业不仅要对劳动力负责,还要接受两地劳动部门监督。在一个多方联合的平台上,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问题从事后维权变成了事前保护,企业用工也从“企业问题”提升到“政府事宜”。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日益突出的劳动力缺口矛盾,浙江省桐庐县劳动保障局创新思路,积极转变工作方式,转移工作重点,倾力搭建劳务合作平台,缓解企业“用工难”,实施了与”工业服务年”相配套的“用工服务年”战略。在工作中,形成了“找点、牵线、织网、维权、服务”五位一体的劳务合作工作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刘雏 《管理观察》2012,(32):5-5
劳务派遣是我国一项新的雇佣模式,企业单位利用劳务派遣公司的帮助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对员工进行增加或删减,这种雇佣模式比较灵活,它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因此,常常被很多企业单位所使用,但目前多数企业在进行劳务派遣用工时仍存在一些风险,本文将针对电力企业劳务派遣用工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几点解决方案,以期让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在电力企业中发挥其强有力的积极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当前,金融风暴让众多行业遭受到冲击,而作为企业和求职者的桥梁,人力资源行业也率先感受到了浪头的汹涌。在我国,当前劳务派遣业是人力资源行业的最重要的一只生力军。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用工方式,劳务派遣的特点是劳务派遣企业,“招人不用人”和“用人不招人”的劳务方式。实施劳务派遣后,作为政府,可以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规范劳务用工市场秩序;作为用工企业,合法用工,  相似文献   

18.
王猛 《中外企业家》2022,(13):79-81
当前时代是数据经济时代,之前滞后、分散、效率低的企业管理模式和财务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发展需求。当前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方式,更多的是使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及智能化技术等去进行管理,如此就代表着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模式必将会取代以往人工为主的运作方式。本文将立足于实际角度,对“数字经济”时...  相似文献   

19.
朱晓琼 《管理观察》2018,(13):39-40
基于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我国的劳务派遣用工也日趋普遍,其不仅能够减少企业成本,也能够增强企业的经营效率,甚至能够加速完善企业管理模式。A公司的劳务派遣用工,已然是人力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在A公司将劳务派遣员工的作用完全释放出来,以及怎样构建完善的劳务派遣员工的管理体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A公司劳务派遣用工现状入手,剖析了A公司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十三五”期间,广西百色是广东深圳对口帮扶地区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市,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自深圳牵头负责粤桂扶贫协作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倾力支持,在从精准脱贫转入乡村振兴阶段后,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在广西百色持续深化粤桂劳务协作工作,创新“政府合作”“校企合作”“政校企合作”模式,聚焦“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和“乡村工匠”四项工程(以下简称“四项工程”),促进东西部就业供给和用工需求精准对接,有效解决职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低和企业用工难等问题,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用工双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