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薛拣民 《经济问题》1993,(12):19-25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民主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这样”。如何促进农业腾飞,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很明显,不重视和发展农业不行。但是,单靠农业也不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在稳定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实现农村工业化,是发展农业、富裕农民、振兴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发展,并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也是自近代以来社会变迁的主题。只有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才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愿望,也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因此,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努力使农民增产增收是我们长期不懈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3.
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把原来比较落后的传统农业,“化”为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迅速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彻底改变农村面貌,这是我国历史的一场空前的大革命,也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就影响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从而支撑农业生产、农业系统和农村科技、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伟 《经济师》2001,(7):169-170
我国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综合考察我国农村改革 2 0多年的历程 ,家庭承包经营对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和大部分地区实现小康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认真分析目前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 ,家庭承包制对实现农业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制度变迁和创新就成为必然。借鉴国外农村现代化的经验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就成为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陈龙 《经济问题》2024,(4):92-98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但在“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下,中国只能走以小农为基础的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有其深刻的现实、历史、制度、文化、时代逻辑。从战略方向上看,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统筹小农有序退出、有效成长、有机衔接的多元化道路。从制度属性上看,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推进方式上看,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功能拓展、三产融合、数字赋能的时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伟大战略。农民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和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现代化决定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维度和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实现的决定性因数。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的本质是生产力高度发达,人民生活富裕。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要位置。因为,农民是现代农业的主体建设者和所需资金的主要积累者,是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奉献者,是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者,也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以,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转变增长方式。面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的新趋势和严峻挑战,增加农…  相似文献   

8.
郭岚 《江南论坛》2023,(1):18-2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农村高效高质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关于“三农”工作重要的理论创新,只有走农业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之路,才能形成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新格局,才能让人们更好地共享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9.
高晓红  赵之友 《经济论坛》2004,(21):118-118,111
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既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发展小城镇,对解决现阶段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发展农村经济的又一重大发展战略方针,更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主要内容和重要基础,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强调科技、产业一体化经营以及农业现代服务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跳出"三农"思维定势,实现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勇 《经济经纬》2003,(6):101-103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跳出“三农”思维定势,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目标统揽全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关联产业,积极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步伐,使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市场农业。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机械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物质技术手段,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主要标志和基础,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十五"期间是我们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要与国际接轨,就要深刻认识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农业机械化的强有力支持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平湖市作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在进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推进的新时期,面临的资源约束更加突出,农业农村经济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历史阶段。农业科技如何支撑和引领平湖现代农业发展,是需要正视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何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阻碍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因,探讨和研究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创新原则。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其健康发展都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前提和保证。然而,由于长期推行城乡二元政策,导致中国农业发展呈现出很多问题和不足,为此,党中央提出了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时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韩国曾是亚洲最贫穷的国家,农业经济极为落后,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韩国的农业却在很短的时间就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其中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为此,首先回顾了韩国的农业农村的发展历程,分析其中有益的经验与做法,并最终提出了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赵玲丽  谢丹 《经济研究导刊》2013,(27):114-114,117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重要发展方式,直接关系到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随着农业标准化发展,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一些亟待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数字经济的纵深发展和全面拓展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新动能。在构建2011—2020年31个省区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多维度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有效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机制检验证实,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是其重要的中介传导机制,其中科技创新的影响效应较人力资本更显著。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赋能效应呈现出“中西部>东部”的总体态势;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表现为: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越高,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就越明显。分维度估计结果表明,相较于农村现代化,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驱动力更强劲。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何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本文就我国农业经济跨越式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从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朝着合作化、高级化迈进。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对于城镇化具有基础性作用,农业产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生产力进步的物质基础,是城镇化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动力。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是实现农村工业现代化的载体和农业现代化的"催化剂"。湘西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是解决农村人多地少问题,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最佳途径;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非农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