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云南普洱茶的火爆用“全民普洱运动”来形容是一点不为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同样有着悠久产茶历史的赣茶却发展步伐不快。普洱茶的成功经验对赣茶的振兴有着不少的有益启示:应提高对赣茶振兴的重视程度;应加快推进赣荼企业集团化经营,实施名牌战略;应着力创新市场营销策略;应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江西茶叶产业的对外合作;应充分挖掘赣茶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等。  相似文献   

2.
普洱茶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贯穿于普洱茶的历史发展中.旧石器时期澜沧江流域的古濮人是最早认识茶树的族群;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已开始产茶;三国时期普洱茶开始逐渐发展;唐宋时期普洱茶已开始商业化,慢慢向产业化发展;明清时期为普洱茶发展的鼎盛时期,普洱茶开始产业化发展;近代随着不断地开放,普洱茶走上了产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普洱茶自2003年被炒热起,一直活跃于茶叶市场。分析普洱茶的历史、文化,普洱茶走红的原因是传统茶文化在中国有着很深的根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消费观念转变了,茶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普洱茶资源稀缺,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4.
短短几年间,中国普洱茶市场上演了一幕跌宕起伏的悲壮大戏。先是一番"热炒"。2002年,20克普洱茶拍卖出165万元天价。2005年,一提七子饼普洱茶创造了  相似文献   

5.
在拥有数千年茶文化历史的中国,从"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中,其实不难看出中国人自古与茶有着不解之缘,而茶马古道的故事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随着岁月的变更、四季的交替,近几年普洱茶可以说风靡全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其身价也随着这股热潮扶摇直上。当人们不断发掘出普洱茶的闪光点时,它无疑成为了众星捧月般的"宠儿",那么,普洱茶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茶?它又是怎样制作的?它为何能够让人欢喜让人珍惜?深秋,在这个最适宜品茶的季节,让我们走近"越陈越香"的普洱茶世界……  相似文献   

6.
李恂 《中国经贸》2006,(6):96-96
近几年,云南普洱茶的名字对我们来说已不算陌生,但是,我们对于云南永德县的普洱茶却知之甚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对思茅和版纳的普洱茶知道和了解得比较多一点,却遗忘了云南普洱茶这个大家族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员—云南永德县的普洱茶。4月16日-18日,记者接受了永德县委、  相似文献   

7.
普洱茶精深加工产业是云南省重点发展的生物产业之一,其发展与产业政策、科技开发、云茶发展历程、人才引进与培养、金融环境及配套、市场营销等方面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分析和探讨普洱茶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发展新思路和新模式,以期实现茶企转型升级和云南普洱茶精深加工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2008,(6):10-11
普洱茶曾经一度"普"遍全国,享有"能喝的古董"之美誉,价格曾飙升至一公斤数万元的天价.然而,2005年至2007年,从马背上走下来的云南普洱茶登上一辆史无前例的"过山车",体验着高峰、低谷的"极度疯狂".但2007年3月以来,普洱茶市场风云突变、身价狂跌.  相似文献   

9.
普洱茶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普洱茶文化与云南民族历史文化、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息息相关.普洱茶文化的传播对云南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和谐及云南推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价值,需要进一步重视和挖掘.  相似文献   

10.
当年的普洱茶的炒作,就是不少普洱茶的大品牌,厂家只定出厂价,让经销商把价格炒到每件茶叶上万元。有业内人士称,这次要谨防经销商借春茶减产之际囤货炒作,从而伤害到的是自身。"毕竟,大部分普洱茶是拿来喝的,而不是藏的。"  相似文献   

11.
普洱茶因普洱得名,普洱因普洱茶而扬名天下。境内有距今3540万年前的茶树始祖—宽叶木兰化石,有2700多年树龄的野生型茶树王和1700多年的过渡型古茶树,还有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树。普洱是世界茶树原生地的中心地带和茶树资源最重要的宝库,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近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把茶产业定为普洱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积极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云南茶叶的制成品中最著名的是普洱茶,普洱茶乡主要指现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和临沦地区的部分.在这一地区主要居住着汉、哈尼、彝、傣、拉祜、佤、布朗、基诺、回、瑶、傈僳、白、苗、壮等民族.最早对普洱荼进行培植的是布朗族、德昂族的先民,自古普洱茶就被云南少数民族所运用,茶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密切相关.表现为:少数民族有成熟的饮茶习俗和茶艺,普洱茶是社会交往中重要的礼物,是宗教活动中的祭品,是葬礼中必备的物品,是治病的良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商品.普洱茶文化为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实现产业共进,昆明市与普洱市将联合开拓普洱茶国际市场,在昆明市建设普洱茶文化科技中心,增强普洱茶发展能力。该项目位于昆明泛亚科技新区,总面积约50亩,将建成普洱茶文化展览区、普洱茶交易区、商务服务区、商务广场区、茶室区、中心绿化区等6大功能区。建筑造型将突出当地特点及地方特色,充分融入普洱茶历史和文化、充分融入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短短几年间,中国普洱茶市场上演了一幕跌宕起伏的悲壮大戏。 先是一番“热炒”。 2002年,20克普洱茶拍卖出165万元天价。  相似文献   

15.
短短几年时间,普洱茶就形成了和龙井、铁观音三分天下的格局,然而普洱茶发展正面临一个转折点,“渠道、营销、策划”已经频繁地在普洱茶中运用,过分炒作,使普洱茶失去了本来面目,如今真正要做的,恰恰是如何做出一饼好的普洱茶。  相似文献   

16.
短短几年时间,普洱茶就形成了和龙井、铁观音三分天下的格局,然而普洱茶发展正面临一个转折点,“渠道、营销、策划”已经频繁地在普洱茶中运用,过分炒作,使普洱茶失去了本来面目,如今真正要做的,恰恰是如何做出一饼好的普洱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中国明代的"文人茶"和日本的"革庵茶",旨在从茶人、审美观、体现的国民性速三个方面来比较中日茶文化,从而加深对两国荼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陆长久 《中国西部》2014,(22):126-127
<正>闲饮白云下,鹤心通山野。如今,在成都这座东方茶都,喝普洱茶的尚客是越来越多了。这当中,得妙谛的是那些喝古树普洱的主儿。迷上古树普洱的人审美段位一定不俗,多半是生活艺术家。生活之树由此静静绽放出一朵幽丽的大花来,一头伸向头上的明月,一头伸向颈下的肺腑。汤响松风,味浓香咏,慵懒的午后,我和赤松居士在宽巷子的一个内院品茶,粉墙黛瓦,飞瀑呵为云  相似文献   

19.
拯救普洱茶     
曾经像一首美妙流行的歌曲一样四处蔓延的普洱茶终于燃烧尽了光辉,那些一度被其“文化”所感染的人们也终于慢慢恢复了理智。是普洱茶出了问题,还是人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没有一个饮品像普洱茶这样发展迅猛。”充满魔力的普洱茶,让一个地区、一大批人因它而兴。因它而富,当所有人都在为这不期而遇的“盛世普洱”欢呼、沉迷时,亲身见证了普洱茶业壮大历程的中国国际茶叶研究会副会长陈世怀,对其未来的发展却有了更多的担忧……[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