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人口老化是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的一种必然现象,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贯彻和实施,中国的人口迅速老化,其速度之快,老年人口规模之大,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人口老化对社会经济的许多方面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人口老化也带来了许多商业机遇。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口老化与未来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口老化与未来市场张纯元(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张纯元教授依据人口分析直接提炼出如下宝贵信息:本世纪最后几年和下世纪的前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机,也是中外厂家和商家投资和获利的黄金时代。在这段时期里,少儿抚养系数不断下降,老年抚养系数持续...  相似文献   

3.
生育率下降对商业性老年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刘贵平(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生)1.关于促成我国生育率下降的动因问题关于促成我国生率下降的动因有不同的解释,强调政府行为因素者有之,认为经济因素的潜在影响不可忽视者有之。笔者认为这两种因素是互相交叉...  相似文献   

4.
人口转变始于欧洲,经典人口转变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对欧洲人口转变历史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欧洲国家的生育率在普遍降至更替水平以后,并没有在更替水平上稳定下来,而是出现了持续快速的下降,现已降至极低水平,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下降趋势目前还没有终止的现象。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以及中国的香港、上海等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有人甚至认为这些国家与地区已经进入超低生育率时代。  相似文献   

5.
论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与完善证券市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青 《财贸经济》1999,(8):63-64,F003
引言:养老问题是当今各国普遍面临的一大社会经济难题,在人口老化的国家情况更是如此。据权威部门预测,到本世纪末,我国将步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超过10%。如何应付这一巨大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摆在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而纵观世界...  相似文献   

6.
中国出生性别比的异常偏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理论上讲,生育率、家庭规模和性别偏好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在有性别偏好的国家或地区,性别偏好往往与小家庭规模相互迎合,即性别偏好的满足经常是通过多生育子女来实现,性别偏好对生育率下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反过来,当小家庭规模和低生育率成为时尚的时候,如果男孩偏好没有改变,出生性别比就开始发生扭曲,这种扭曲在人口层面上表现为人口性别比的升高;在家庭层面上表现为大家庭的性别比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和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人口迅速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老龄化社会的界定标准是60岁以上老年人口大于(含等于)人口总数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大于(含等于认口总数的7%。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有1.3亿,占总人口的10.41%,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8811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6.96%。到200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11.6%。这表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联合国调查预测,到2020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总数将达4亿,  相似文献   

8.
1人口健康模式转变随着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出现生育率下降、儿童死亡率下降、期望寿命增加、人口老龄化,导致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这种变化称为健康模式转变。健康模式转变是由人口转变和流行病学转变共同作用的结果。1.1人口模式的变化由于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生活改善,死亡率明显下降,从1957年到2001年,全国人口死亡率从10.80‰下降到6.43‰,下降幅度为40.46%;人口年龄别死亡模式呈现出一定规律性,从高婴儿死亡率和高老年人口死亡率的“U”形分布向低婴儿死亡率的“J”形分布转变,女性各年龄…  相似文献   

9.
“超低生育率”现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引言目前,一种新的人口现象正在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深切的关注,这就是“超低生育率”(lowesl-low fer tility)现象。最近,联合国人口司在一份调查报告中预测,目前生育率处于中等水平的国家到2050年将出现人口下降。联合国人口司把妇女生育率分别列为高、中、低三种类别。高生育率主要出现在非洲许多国家以及亚洲的巴基斯坦和阿曼等国,这些国家的妇女平均生育5个以上的子女。中等生育率指的是妇女生育介于2.1到5个子女之间。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74个国家处于这个行列,大约占全球国家总数的百分之四十。这些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巴西、孟加拉国、伊朗和菲律宾,它们占了世界人口的很大部分, 其生育率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全球人口未来的走势。生育率较低国家的妇女平均生育不超过2.1个子女,具  相似文献   

10.
美国和法国的老年消费市场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和法国的老年消费市场服务楚军红(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生)人口老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发达国家早就进入了老龄社会,1994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13%,一些老龄化较严重的国家如瑞典更高达18%。中国虽属发展中国家,但由于计划...  相似文献   

11.
超低生育率(lowest-low fertility)现象是当前国际人口学界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超低生育率形成的原因、超低生育率的后果、如何扭转超低生育率的局面。我国人口生育率已经低于更替水平,甚至有学者估计总和生育率可能已经低于1.6。事实上,我国一些地区的生育率已经降到超低水平。因此,超低生育率现象也引起了我国人口学家的关注,并且,对生育率变化趋势的这种预期,也使得人们更加关心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应本次论坛主持人穆光宗教授之邀,笔者仅就以下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曹静 《江苏商论》1998,(9):36-38
<正>随着生育率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发展必然趋向老龄化。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老龄人口正以4.27%的速度增长。而我国目前已有1/3以上的省市人口呈老年型。据1996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山东、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10个省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当地总人口的7%,已呈老年型。上海市每6个人中  相似文献   

13.
关于浙江省发展老龄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使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口数量膨胀的压力,但持续的低生育率又导致了人口年龄结构的迅速老化。据统计,1987年底,浙江省60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超过了10%,比全国率先13年进入了典型的老年型社会。此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逐步加快,1997年老年人口比重达到了12.31%,预计到2027年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全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高达30%以上,届时,大约每三个人中就会有一位老年人。人口的迅速老龄化,必然导致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  相似文献   

14.
社会政策对人口趋势影响的检验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计量经济学中的时间序列模型 ,对我国改革政策对流动人口增长和对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率下降作用的显著性进行了检验。再次证实了社会政策对我国人口趋势的显著影响 ,同时对我国生育率的下降用模型分离了计划生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独立作用 ,估算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对总和生育率下降、出生人数减少以及总人口增长的量化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引言 目前,一种新的人口现象正在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深切的关注,这就是"超低生育率"(l0west-l0w fertility)现象.最近,联合国人口司在一份调查报告中预测,目前生育率处于中等水平的国家到2050年将出现人口下降.联合国人口司把妇女生育率分别列为高、中、低三种类别.高生育率主要出现在非洲许多国家以及亚洲的巴基斯坦和阿曼等国,这些国家的妇女平均生育5个以上的子女.中等生育率指的是妇女生育介于2.1到5个子女之间.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74个国家处于这个行列,大约占全球国家总数的百分之四十.这些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巴西、孟加拉国、伊朗和菲律宾,它们占了世界人口的很大部分,其生育率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全球人口未来的走势.生育率较低国家的妇女平均生育不超过2.1个子女,具体分布范围包括欧洲、北美洲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和中国,估计有六十多个国家的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人口再生产出现了内在的缩减趋势.  相似文献   

16.
将生育子女数量引入三期世代交迭模型(OLG),并结合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研究了人口生育率对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人口生育率对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入存在劳动供给效应和储蓄效应,且劳动供给效应占主导.基于1990-2017年的国别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表明,在短期,人口生育率提高会使一国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入显著下降,人口生育率对婴幼儿保健体系较不完善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入的负向作用更大;在长期,较高的人口生育率意味着有更多的劳动供给,能有效促进一国在未来有更多的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入.  相似文献   

17.
序论 生育率的持续下降,甚至于远远低于更替水平,导致越来越多的国家面临低生育的困境。超低生育逐渐被视为可能引发社会一系列危机的重要因素,诸如人口数量的减少,及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进而危害国家的基本建设,威胁民族的生存。因此,促使生育率回升,而能接近更替水平是许多国家的期望。有关的政策也逐渐形成,同时,政府一系列的调节金融、经济和社会的运作决策也把生育率的回升作为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1990—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引入年龄结构变量的增长-趋同模型,考察了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表明:人口结构的变动显著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1990—2010年总抚养比的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近1/3,其中总抚养比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生育率下降带来的少年抚养比的迅速降低造成的;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在长期中比在短期中更为显著,少儿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老年抚养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使用计量经济学中的时间序列模型,对我国改革政策对流动人口增长和对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率下降作用的显著性进行了检验.再次证实了社会政策对我国人口趋势的显著影响,同时对我国生育率的下降用模型分离了计划生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独立作用,估算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对总和生育率下降、出生人数减少以及总人口增长的量化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化与商家责任□本刊评论员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世纪钟声的敲响,我国将步入老龄社会。而中国人口老化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当属世界之最。据预测,到下世纪中叶,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23%至27%,总量将达3.3至4.7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