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介绍了索洛模型的主要内容,接着描述了中国的高经济增长和高储蓄并存的现状,进而通过一个简单的计量经济回归模型来阐释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制度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储蓄转化为投资,刺激增长,进而推动储蓄提高,这样一个循环促进了资本积累,推动经济增长。因此,是否有足够的储蓄转化为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从我国储蓄——投资的数据上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后,储蓄率远远高于投资率,不存在现实的储蓄缺口。然而,笔者根据当前我国的一些现实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后推测,我国是存在隐性储蓄缺口的。最后,笔者针对我国隐性储蓄缺口存在的原因,给出相应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投资型增长"转向"消费型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是个紧迫的问题,但对于实现的路径充满着争论. 改革派认为,要形成一种更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就必须少投资,放慢经济增长步伐.反对者则认为高增长和低消费之间不存在关联.他们认为可以在不导致投资减速的前提下扩大消费,因为他们认为症结在于中国的储蓄无法有效地转化为国内的投资,经...  相似文献   

4.
朱林 《北方经贸》2012,(9):80-81
传统的索罗模型假设储蓄完全转化为投资,而我国由投资向储蓄的转化并不完全,因此,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视角,修正索罗模型中储蓄完全转化为投资的假设,区分由不同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资本积累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适合我国现状的。研究发现,过高的外汇储备显著影响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比率,降低了资本积累速度,降低了稳态时的人均的资本量,从而影响了我国长期经济增长。因此,我国一方面需要减少外汇储备,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5.
外资的利用对于一国经济高速发展至关重要,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双缺口模型指出,外资流入可以弥补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但是,在我国情况则有所不同:一方面储蓄超常增长,表现为储蓄相对过剩;另一方面,外汇储备增长较快,表现为外汇储备过剩。在不存在“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条件下,我国仍在大量引进外资。对于这种状况,本文的解释是:一方面由于国内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形成了储蓄过剩和资金不足并存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引资政策的扭曲,外资的引入成本高,效率低。在这一背景下,拓宽储蓄一投资的转化渠道,提高外资的运用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储蓄国债(saving bonds)是指一国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以吸引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一种不可流通国债。我国储蓄类国债自1994年发行以来,已二十余载,因国债信誉度、安全性、稳定性、收益性高的特点,一度成为备受追捧的"金边债券",在筹集财政资金、促进经济发展及满足群众投资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影响了储蓄国债的发行。本文就东营市中心支库国债发行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储蓄的形成和转化是资本积累的两个关键环节,对于一国而言,高储蓄并不能保证高投资和高积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问题.本文分析检验了1978-2008年间我国储蓄、投资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变化,并对我国政府储蓄与居民储蓄的投资转化率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居民储蓄—投资转化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居民储蓄是国民收入循环的“漏出”,如果能及时、顺利转化为投资,则将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从我国居民储蓄-投资转化的四个渠道即银行投资、证券投资、保险投资和民间投资分析,目前都存在许多障碍,急需采取措施疏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的高效转化。  相似文献   

9.
孙嘉 《商业研究》2005,(1):58-59
区域经济增长离不开资金的有效供给,中国和西方学者有关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研究认为:在一个经济相对封闭的地区中外部资金供给相对较少的条件下,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对该区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无论是在吸收外资还是吸引内资方面都不具备比较优势。必须对西部地区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因素进行分析,才能提出改善西部地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低值储蓄与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的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峰 《财贸经济》2006,(10):93-95
经济增长与储蓄增长是相互促进的,增加储蓄可以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和降低消费支出来实现.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存在着有效性.收益递减率和储蓄分流是制约低值储蓄与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的瓶颈因素.应依赖如下路径: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导合理消费,改善投资环境,使低值储蓄区域的经济发展走出低储蓄-低增长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杨涛 《财贸经济》2011,(2):49-54
高储蓄率支撑了中国的投资增长,但也引起了经济的内外失衡。中国政府储蓄近年来对总储蓄的贡献度不断增加,适度控制政府储蓄增长,是提高最终消费、解决当前经济失衡矛盾的重要措施。本文按照不同口径对中国政府储蓄的历史与现实状况进行考察,并且在资金流量表基础上对政府储蓄的结构进行了深入探讨与比较分析。在明确政府储蓄的影响因素之后,提出了应对的重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居民储蓄快速上升,消费、投资不足,居民储蓄转化无疑会对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而储蓄转化的关键在于居民。因此,笔者通过对影响居民储蓄的微观基础的分析,提出居民储蓄转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和平发展是当下各国主旋律,经济可持续增长也就成了每个国家追求的目标。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理论正是从储蓄与投资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本文对哈罗德—多马模型进行分析,包含了劳动力、资本投入、储蓄、技术等因素;深入分析哈罗德—多马模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启示,从资本积累、劳动力、政府干预、储蓄投资等方面提出我国经济增长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较低的储蓄率维持较高的经济发展,给我国树立了一个榜样。我国要研究美国银行业减少与机构投资者兴起的原因,分析我国储蓄转化效率与储蓄投资主体行为,并采取相应政策,以提高我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知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其实还有政府行为的另一只看得见的手,这是一只"闲不住的手"。政府会伸出扶助之手,协助企业投资,设置各种许可、审批的前置条件,在各方面体现着对企业的关怀,操了应该企业操的心。但是权力的作用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对权力的不当使用可能会造成更大损失。一、闲不住的手的理论基础是国家管制经济思想我在《我国市场发育的道路选择》1一文中,分析了自古以来世界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  相似文献   

16.
政府储蓄在经济增长中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储蓄既可以提升国民储蓄水平,同时又为政府投资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如果说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目标,那么,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府储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崔宝玉  张忠根 《财贸研究》2007,18(5):24-28,58
文章从理论的视角尝试性地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经济增长与农村公共投资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地方政府行为"经济人"理性的假设前提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政府有扩大公共投资的行为倾向,从纯"经济"层面分析,这种公共投资的行为符合经济理性,而贫困地区的农村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敏感性和更高的回报率,即具备所谓的"后发优势",最后探讨了发展水平差异的不同地区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活动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二者的作用边界一直是备受争议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经济活动中政府与市场都可以进行资源的配置和调控,我们常说政府是"看不见的手"、市场是"看得见的手",也就是指二者对经济活力都有控制权。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不能将二者混淆,也不能割裂开来,要让它们各司其职,互相补充,共同调控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过程中,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逐渐表现出以"高储蓄、高投资、高出口和双顺差"为特征的经济失衡。由于要素市场改革相对滞后,要素价格存在扭曲。扭曲的要素价格促进了投资,抑制了消费,增加了进口,也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从而导致宏观经济的内外失衡,也为经济宏观调控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20.
程英 《中国物价》2007,(11):51-53
近年来,“低消费、高投资”是我国内部经济失衡的突出表现,通过对储蓄结构的分析可知,我国的高储蓄是形成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之一,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致使中国的消费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使我国经济陷入一个“高储蓄、高投资”恶性循环。由此,采取有效措施把政府和国有经济部门的储蓄率降下来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