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是现实的要求和发展的必然。建设两型社会有多条实施路径,而环境法制创新是其中的重要实施路径之一。只有完善环境法立法目的,明确政府环境责任,实现环境诉讼纠纷机制的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环境污染,避免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好两型社会。  相似文献   

2.
两型社会建设对于中部崛起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具有重大意义。构建了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效进行了评价,并结合相关数据对中部六省两型社会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负相关关系,即经济发展是以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为代价的,要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相协同,政府的积极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其健康发展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难题,必须从政府、企业本身、社会和金融机构等多方面着手,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优化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切实提高其生存与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两型”社会的科学内涵 “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礼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礼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创建环境财税金融体系,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基于湖北省黄石市黄金山两型社会先行区的调研思考,论述了环境资源已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维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资源已成为人类共识。指出两型社会必须全面创新,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建环境财税金融体系,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灾后重建给地震灾区带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机遇。灾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在解决公共物品外部性问题方面的作用,利用公共选择机制并以科技进步的力量推动灾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促进中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湖南经济发展的又一机遇。充分发挥金融业在"两型社会"建设的特殊作用,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目前,长株潭城市群的金融生态环境在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基础、信用环境、法制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为了更好地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急需采取措施优化长株潭城市群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建设“两型社会”战略的提出,“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文章对“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发现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在框架、指标赋权及具体评价方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评价结果的稳健性也有待增强。由于生产、消费、流通领域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根基,“两型社会”建设也有赖于科技创新和大幅提升生态承载力,因此未来的研究可基于“两型”生产、“两型”消费、“两型”流通、科技发展、生态建设五个方面构建“两型社会”核心评价指标体系;应采用“两型”评价指标以减弱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等指标并列设置所导致的指标间的冲突,增强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要运用组合赋权法、敏感性分析等手段不断优化综合评价方法,增强评价结果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9.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给湖南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当前,在“两型社会”建设的引领下,长株潭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低碳经济蓬勃发展,生态环境和科技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但另一方面,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仍面临着资源消耗高、环境立体污染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步伐较慢的严峻挑战。因此,政府应进一步突出规划引导作用,加大税收支持力度,发展环保产业,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同时,带动湖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喻靖文 《时代经贸》2011,(12):27-28
本文分析了“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价值观、追求可持续的发展观、倡导人们选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观、选择转交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和举措、要求加强生态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具有的内在统一性;论述了生态文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两型社会。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给湖南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当前,在“两型社会”建设的引领下,长株潭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低碳经济蓬勃发展,生态环境和科技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但另一方面,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仍面临着资源消耗高、环境立体污染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步伐较慢的严峻挑战.因此,政府应进一步突出规划引导作用,加大税收支持力度,发展环保产业,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同时,带动湖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周昕  向敏 《经济师》2011,(1):88-90
法制创新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路径。法制视野中的"两型社会"强调以最少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通过法律来最大限度地控制环境污染,避免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法制创新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评价作用、保障促进作用和社会整合作用。应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加快立法步伐;创新执法体制,建立环境资源监管执法的长效机制;完善环保信息公开机制与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全社会的环境资源法治观念,坚持以法制创新为先导,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价值观、追求可持续的发展现、倡导人们选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观、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和举措、要求加强生态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具有的内在统一性;论述了生态文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两型社会"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简新华 《经济评论》2012,(3):156+160
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则是中国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是为适应可持续发展大趋势的要求,在进入新世纪的时候才提出的新的重要战略任务。由于两型社会提出的时间很短、建设两型社会的实践也才开始,因此对什么是两型社会、其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衡量两型社会及其进展、怎样有效建设两型社会等基本  相似文献   

15.
两型社会建设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两型"社会建设需要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从经济、法制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建设"两型"社会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2年10月党的十八大强调两型社会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然而,人们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比较注重有形的资源节约,但对诚信文化这一软件带来的资源节约往往关注不够.本文希望通过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两型社会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全线启动,引发了广大学者关于"两型社会"建设理论的深刻思索。结合"两型社会"建设的特点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构建了一套涵盖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4个因子的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目标值,最后还对指标体系的完善、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监测的操作和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4个方面构建洞庭湖区两型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评价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两型社会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1洞庭湖区2005—2012年经济发展度和社会协调度均呈上升态势,年均增幅分别达2.46%、4.46%;环境可持续度则呈波动性下降态势,年均降幅达0.74%。两型社会发展水平整体上升的同时,内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性较差。2从空间上来看,17个县域经济发展度和社会协调度的变化幅度均呈正向变化,环境可持续度处于负向变化,岳阳市区、常德市区和益阳市区3个县域的经济发展度和社会协调度要比其它14个县域的高,环境可持续度则下降幅度最为明显。2个时段的对比,可以看出17个县域两型社会发展水平均处于上升态势,县域差异性变化明显。3预测显示2015年洞庭湖区17个县域两型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大体上处于中等状态,并且呈现差异性上升,既表明湖区两型社会建设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建设效果日趋明显,又说明湖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没有得以稳妥解决,并且将成为制约湖区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研究证明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两型社会发展水平时空预测切实可行可靠,模型运行结果可以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两型社会"建设技术创新,是指遵循生态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节约资源和能源,避免、消除或减轻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负效应最小的"无公害化"或"少公害化"的技术创新.它是生态学向传统技术创新渗透的一种新型创新系统,是把生态学观点引入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从而引导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及其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良性循环的方向协调发展.它以生态保护为中心,在企业生产系统中引入生态观念,追求的是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从而确保包括微观单元企业在内的经济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是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承担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具体发起者、组织者.在"两型社会"建设技术创新的实践发展中,政府指导、组织、管理其他发展主体的环境资源相关活动,发挥关键作用.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积极得当的政府行为对"两型社会"建设技术创新的实践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同样也表现在失范的不当的政府行为本身对"两型社会"建设技术创新的实践发展构成严重阻碍.对政府在"两型社会"建设技术创新实践发展的失范行为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对实现"两型社会"建设技术创新政府行为规制进行探索,是"两型社会"建设技术创新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的核心议题.本文指出,立足本地实际,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生态城市并举,有机整合制度、技术、人力、资金和物质资源等要素,合理运用经济、法律和教育等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政府和其他部门组织等多方作用,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进程中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进而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