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加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也愈发严峻。资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
简论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原则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或闭环流动的经济形式,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其宗旨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循环经济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即在资源环境不退化甚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所以,循环经济可以理解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上提出来的一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增长目的、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和环境为物质基础,充分满足人类物质财富需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高效协调的经济形态。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人们对“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大规模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深刻反思的产物,它是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方式,是经济发展理念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其中,蕴涵着具有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环境哲学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费、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中国开始走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想了解有关循环经济的知识,请阅读本栏目为您组编的3篇文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吴彬 《河北企业》2007,(10):35-36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企业只有依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找准在生态产业链中的定位,才能真正成为循环经济的发展主体。  相似文献   

6.
2007年,牡丹江市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之一,循环经济正为牡丹江市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从牡丹江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出发,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树立理念、发展模式转变、政府引导。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其特点是主导产业链条前后拉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对“生产、消费、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监督与选择》2006,(1):14-14
什么是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质量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根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是指认证机构根据企业申请,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所进行的综合性检查和评定,并对符合质量体系认证标准的企业颁发认证证书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如何从认证大国迈向认证强国,从注重认证数量的同时更加强调认证质量,是"十二五"期间认证认可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分析上海市认证工作有效性,旨在为今后一段时间制定认证认可的政策提供必要的依据,更好地发挥认证认可技术性基础支撑作用,使其切实成为提高各类组织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成为促进贸易便利化的有效途径,成为"十二五"期间服务本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相似文献   

10.
ISO 14001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96年发布的,在2004年完成了修订工作,当前,这一标准已经在多个国家采用,它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对ISO 14001标准和循环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ISO 14001认证对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关系的日益凸现,政府对循环经济与生态环境高度关注和重视,力求寻找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良策,实践表明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成为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的最终选择,因此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界定入手,探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总体发展思路及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2.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方向,城市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行地区和重点地区,因此研究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与措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揭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简要分析了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弘要性,对国内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与措施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全面贯彻实施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开展质量认证,既是我们应用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消除国际贸易技术性壁垒的有效手段。开展质量认证可以加强企业或组织的基础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尽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措施,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因此,企业实施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既是其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使顾客满意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客观需要。下面笔者就当前中小型企业认证怎样才有效运行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2010,4(3)
本文根据农业循环经济基本内涵及某集团公司循环经济模式的成功案例,研究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指出,现阶段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以政府牵头,帮助企业与农户,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以应对外资大举进入我国,对粮食安全造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自从一百多年前第一辆汽车在路上行驶以后,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汽车法规也很快随之产生,而且这些法律规章当时仅应用于各国内部。在这之后,当汽车成为可以跨越国界的国际化商品之后,对于标准化、国际化的汽车法规的需求日益强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被广泛接的国际化汽车法规。这个法规系统后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今天,一套成熟的国际化汽车法规系统以及相关的认证机构已经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建立起来。尽管汽车的保有量和总行驶里程持续高速增长,但法律规章体系本身也在不断更新、修正,从而跟上不断进步的科技。它将对人类环境的保护提高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上,从交通事故的数字统计上已经可以看到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未来的法规应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更加合理,更加注重国际协调。中国应该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到国际组织(如UN WP29),制定新法规的工作中去,从而实现用户,环境和汽车工业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晶 《河北企业》2010,(1):42-42
<正>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发展的必要性循环经济一词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仿生生态经济。大自然生长本来就是一个完美的循环,在工业社会化之后,人为的改造严重地破坏了原有的自然循环。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观及节约型社会的引导下,人们为了节约社会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PTA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物质流特点和物质循环规律的分析研究,提出建立适应PTA企业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6月28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凤清在上海市认证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认证认可工作既要整顿规范,又要推动发展,任务是很重的.国家认监委计划用3年时间,基本建立并形成一个既符合国际要求、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认证认可/合格评定的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9.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经济要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企业是整个经济发展的主体,它对于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应该是整个经济增长中的重要环节。循环经济是由清洁生产发展而来,在企业清洁生产基础上形成…  相似文献   

20.
自2009年起,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产销国,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发展所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已上升到国家层面。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环保等性能还需要认证制度来予以保证。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