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通信》2005,(6):7-7
近十多年,伴随着光通信的大发展,我国的光纤光缆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光纤业由原来有限规模的一、两家企业,较单一的生产工艺技术,逐步形成了涵盖PCVD、MCVD、VAD和OVD等多种汽相沉积制棒工艺,具有110余条先进光纤拉丝的产业群体。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国内光纤产业在质和量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2003年起,国内光纤拉丝企业彻底改变了光纤供应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从数量和品种上完全能满足供应,质量上完全可以和国际名牌相媲美。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回首2004年时,我们惊喜地看到,作为中国光纤光缆行业龙头的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在国际国内光纤市场依然不景气的市场环境下再创佳绩,在连续14年产销量稳居全国第一的同时,在全球排名也进一步上升,根据2005年KMI报告,长飞公司已经由2004年全球光纤企业第5名上升到第3名,光缆企业保持在第5名。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光纤产业现状及几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光纤产业起步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的邮电部、机械、电子部系统和北京市、上海市等地的诸多单位,都投入力量,从事光纤和光纤预制棒的研制工作。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利用自已研制的光纤(当时为多模光纤)进入到了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4.
王砾瑟 《当代通信》2005,(21):12-17
专家观点集锦 “我们举办‘第一届光纤光缆产业高层论坛’,就是要面对当前、克服困难、展望未来。我们的共同责任是“振兴我国光纤光缆产业,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会长、原邮电部副部长谢高觉  相似文献   

5.
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光纤市场再次出现全球性短缺,光纤预制棒供不应求,国内外光纤的供应较为紧张。直到2001年5月,由于美、日经济的衰退,国外光纤需求减少,世界范围内光纤的短缺情况已得到缓解。2000年世界光纤的总产量约为6000万纤公里。  相似文献   

6.
刘永正 《当代通信》2005,(21):10-10
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邮电器材总公司主办,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电缆光缆专业委员会承办,《当代通信》杂志社协办的中国第一届光纤光缆产业高层论坛于2005年11月11—12口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7.
腾飞,在于有效的管理──长飞光纤光缆公司访谈录本刊记者李昭博长飞,作为一家中外合资公司,几年时间一跃成为我国光纤光缆骨干生产企业,其发展速度之快,产品质量之好,可与世界上一流的通信产品公司相媲美。记者日前专程前往,探录其中的奥秘。一进工厂,宽阔整洁的...  相似文献   

8.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变化多。1999年下半年,全球再次出现光纤短缺,光纤预制棒供不应求,价格飙升,一些预制棒制造商甚至表示无法接纳新订单。国内一些“买棒拉丝”的光纤厂为采购一事大为挠头,似乎只有引进制棒技术方能解决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全球和中国的光纤市场的发展趋势、全面分析中国光纤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将有助于中国光纤产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顾广仁 《中国电信建设》1999,11(3):11-11,14,16,18
我国通信事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年年有突飞猛进,但距新世纪社会信息的高涨需求,建成一个具有先进技术和大规模容量的现代化通信网,还有漫长的道路。中国的通信产品市场正成为现在及未来数十年间,全球最瞩目,最具潜力的争夺焦点,吸引著国内,外众多企业厂商。光纤网络是国家信息基础结掏的重要组成部分,自70年代光通信技术崛起以来,光纤光缆已成为最热门的商品之一,市场需求迅速增长,生产工厂企业蓬勃兴建。  相似文献   

10.
刘永正 《当代通信》2006,13(9):14-15
经过三年多低迷时期的阵痛后,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目前正逐步回暖,但这并非意味着可以重温往日如火如荼的美好光景。在市场复苏之际,竞争依然惨烈,产能过剩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企业之间的“整合运动”此起彼伏,整个行业进入新一轮的洗牌时期。作为我国民族光通信的发源地,烽火通信是如何看待当前的市场环境呢?又将如何应对光纤光缆行业的洗牌?能否抓住机遇,确保持续增长的态势?带着这些问题,记近日采访了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熊向峰。  相似文献   

11.
贺钟红 《当代通信》2004,(15):34-34
颇受业界关注的“中国光纤光缆企业家峰会”于7月19-21日于山东威海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电缆光缆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元件协会光电线缆分会三家单位主办,由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机械工业联合会作为支持单位,由宏安集团有限公司承办,长飞、享通、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信建设》2001,13(1):64-64
光纤、光缆及光电子元件生产商康宁为了赶上全球对光纤的需求,将会扩充现有的光纤生产厂房。该公司市场传信总监PaulRogoski说,现时全球出现了光纤短缺的现象,原因是电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亚太区有很多新的网络,而一些旧有的网络亦正在升级;此外海底光缆营运商如Leve13都不断扩充现有网络,很多光纤生产商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信建设》1999,11(3):42-42
南京华新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企业之一,由台湾华新丽华、日本藤仓及江苏省邮电管理局共同投资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办,投资总额达2,950万美元。全面引进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及检验仪器,光纤生产技术水平与日本藤仓公司完全同步,居国内领先地位一所用光棒为日本藤仓公司生产的VAD光棒。九七年底投产后,单模光纤产品即于九八年初通过武汉邮科院的检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信建设》1998,10(4):42-42
当我们选择在校图主干或大楼使用光纤光缆时.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选定光纤的类型,是单模还是多摸?或是两都用?如果是多模.是50μm还是62.5μm?通常来讲,这由几个主要因亲决定的,如设备成本.传输距离、数据传输量以及今后改造或更新时的费用和难度.  相似文献   

15.
在音频、视频及数据业务需求猛增的驱使下,近几年中国光通信的发展也更加快了步子。其主要表现如下: 1、光纤光缆用量急增 据报道,过去几年国内光纤市场的年增长率存30%以上。到1997年底,我国已敷设光缆超过82万公里,其中15万公里的光缆线路属于国家干线和省干线。到1997年底,我国敷设光纤量达1060万公里。未来几年内,预计每年还将增加400多万公里光纤的用量,其中大部分光纤将靠从海外进口。1997年底,中国省间和省内长途光缆线路己达15万公里,本地网光缆达到35万公里,到1998年底,中国的光骨干网将达到20万公里光缆线路。到2000年,  相似文献   

16.
前言 光纤光缆市场的动向,一直是令人关注的问题。美国KMI公司的人土指出,尽管1998年对光纤光缆的需求的增长不如以前,单模光纤的价格也在下降,但从现在到2002年,世界光缆的使用量仍将有相当的增长,而且新兴市场和亚太地区将是增长较快的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信业》2009,(6):84-84
全球领先的高性能紫外光(UV)固化材料制造商帝斯曼公司近日正式宣布,与中国领先的光纤光缆供应商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达成一项长期合作协议:帝斯曼将为长飞连续4年提供生产其新一代光纤产品DeSolite Supercoatings。此次合作对于中国光纤网络性能和可靠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崔根良 《当代通信》2005,(23):38-4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光电线缆制造业飞速发展,市场以每年15%~20%的速度递增,业已成长为我国机械行业中位置仅次于汽车的第二大产业,同时,中国也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光电线缆生产国。这里所说光电线缆行业,主要产品包括光纤光缆、通信电缆、低压能源用线缆、电力电缆、绕组线等,各种产品已被广泛应用在信息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19.
虽然ADSL已成为当前的主流宽带接入技术,但如果要提供高清晰度或交互式视频业务,ADSL将无能为力。而光纤接人的带宽潜力是其它接入方式无法媲拟的,在接人网环境中用光纤取代铜缆可带来一系列的好处:消除电信网的瓶颈、降低维护费用、易于实现业务融合和提供新业务、提高信息传输质量和通信可靠性、方便系统未来扩容、节省建设投资等等。各大运营商都非常重视光纤接入网的建设,如北京网通(原北京电信)早在90年代末期就在北京地区新建了100多个用户光缆环,这100多个光缆环覆盖了北京大部分地区,在北京地区基本实现了光纤到大楼或小区(FTTB/FTTC)。虽然光纤到户(FTTH)是宽带接人的根本解决手段,但现阶段大规模实现FTTH还不经济可行,现阶段主要是实现FTTB/FTTC。对于FTTB/FTTC,可采用的传送技术手段目前以有源光纤接人(包括PDH、ATM、sDH、GE/FE等)为主,但无源光纤接入(PON)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开始得到应用。而对于FTTH,PON则是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卢静 《当代通信》2005,(6):38-41
进入2004年以后,国外厂商光纤光缆库存基本售罄,国内厂商也加快了资本整合的步伐,再加上因为宽带和城域网市场蓬勃发展带来的整体市场回暖,光纤光缆产品的市场均价首次出现了三年来的平稳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