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离职职工不是泼出去的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你是老板,那么你一定有过“被炒鱿鱼”或“炒人家鱿鱼”的经历。君不见,昨天还是一呼百应从者众,今天已然门前冷落车马稀。这些离去的员工对公司来说还有价值吗?究竟把他们看成是“银行里的存单”还是“泼出去的水”?欲知个中机缘,请看彭烨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以往,企业会把对员工的大部分关注都放在入职管理和在职管理上,想方设法在员工就职期间从工作、薪酬福利、环境、组织文化、员工关系、职业发展等多种途径保留员工,延长其在企业的工作周期。然而,管理者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无论企业做了多大努力去做员工保留计划,也无法改变新生代员工爱冒险、随性、喜欢"游走"在不同企业和行业的个性特征。面对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且在未来仍将延续的离职率,企业管理者需要用全新的视角审视离职员工管理,不能在给员工办完离职手续后就"挥一挥衣袖",从此和员工"作别江湖"。从一定意义上讲,离职员工群体是给企业带来潜在收益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3.
以往,企业会把对员工的大部分关注都放在入职管理和在职管理上,想方设法在员工就职期间从工作、薪酬福利、环境、组织文化、员工关系、职业发展等多种途径保留员工,延长其在企业的工作周期.然而,管理者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无论企业做了多大努力去做员工保留计划,也无法改变新生代员工爱冒险、随性、喜欢“游走”在不同企业和行业的个性特征.面对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且在未来仍将延续的离职率,企业管理者需要用全新的视角审视离职员工管理,不能在给员工办完离职手续后就“挥一挥衣袖”,从此和员工“作别江湖”.  相似文献   

4.
善待离职员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映 《企业研究》2006,(4):36-38
与跨国公司相比较.国内企业仍局限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更喜欢将注意力与激励手段倾注在现有和潜在员工身上.却忽视了企业的离职员工.不重视对离职员工的管理。多数大企业具有一套比较完备而职业化的“新员工入职及培训流程管理”.但极少有企业对离职员工同样具有良好、完备的管理。美国《财富》杂志曾研究发现:一个员工离职以后,从找新人到顺利上手.光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薪水的1.5倍.而如果离开的是管理人员则代价更高。随着企业内“目标理念”的兴起.企业间的人员流动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但吸引优秀员工却日益困难.故加强离职员工管理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离职员工不但能继续为企业创造财富.而且在树立企业形象、宣扬企业理念上也能发挥积极作用。因此通过加强、改善离职员工的管理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整体绩效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经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孙兵-同心动力V:一个国有研发企业,人少活多,业绩很好,骨干工资很高,但骨干依然流失率很高,一般培养二到三年成骨干就想走。后来进行岗位清晰化、绩效改进与职业生涯规划,效果仍不大。一位骨干说:谁也  相似文献   

6.
董美玲 《人力资源》2013,(11):78-79
某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近来发现,公司离职率呈上升趋势,离职人员包括高层、中层乃至普通员工,并且很多离职者此前并无任何离职征兆.公司虽然采取了相关挽留措施,比如给予职位提升或增加薪水等,但离职率仍居高不下,甚至某些员工在离职后还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公司的行为和言论,使公司在工作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被动.  相似文献   

7.
离职员工管理有门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各种因素的逐渐趋同,企业之间竞争集中体现在人才的争夺上,许多企业都会把人才竞争放在人才的选、用、留上,但恰恰在人才争夺的最后一公里——员工离职管理上,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每个换过工作的职场人士都有这样的心路历程,在递交辞呈那一刻总会思前想后,顾虑重重,担心公司会故意刁难不放行,唯恐因为离职与公司翻脸,害  相似文献   

8.
知识型员工离职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杉 《人力资源》2007,(1):10-11
著名的哈佛企业管理顾问公司曾做过一项员工离职原因调查,总结出员工十大离职原因,分别为:(1)想尝试新工作,以培养其他方面的专长;(2)对薪水不满;(3)公司没有提供成长学习环境;(4)与当初所期望的工作不符;(5)追求升迁机会;(6)在公事看法上与上司不一致;(7)工作单调;(8)职业倦怠,想暂  相似文献   

9.
据北京外企太和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去年以来对国内30多个行业、近600家企业的调查,国内的人才流动比率正迅速上升,平均速度超过10%,且有加速流动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外企员工的离职率远远高于国有企业。在北京,每年春节前后是外资企业员工离职行为发生的高峰期。本调查对1996-2003年7月间制造、电器、通讯和IT行业的主要外资企业在北京地区的正式工和合同工(不含临时工)离职情况进行了分析。它们多为《财富》500强的上榜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有一定时间,在北京地区员工数达500人以上。离职趋势总体分析从1996年到2003年7月,这15家企业离…  相似文献   

10.
戴永佳 《经营者》2010,(5):49-49
与其受其突袭,不如曲突徙薪。员工离职之前,必有蛛丝马迹可循,从存此想念到最终请辞的时段,或长或短,常可发现诸多异常行为迹象  相似文献   

11.
与其受其突袭,不如曲突徙薪。员工离职之前,必有蛛丝马迹可循,从存此想念到最终请辞的时段,或长或短,常可发现诸多异常行为迹象岁末年初,往往是各公司人力资源部火烧眉毛的季节。如果仅仅忙于计发年终奖而急火攻心,那还算惠人利己,功德无量,可是,更棘手的恐怕还是得应付每年一度的员工离职高峰,那些酝酿良久、措辞严密的辞职报告似乎早已密谋一致,几乎同时呈到案头,那才算开春第一击,立马把人从春节悠长温柔乡中拽回冰冷职场现实。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离职员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天,员工的离职率较高,流动性比较大,不管是主动离职还是被动离职,都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很多企业总是想尽办法防止优秀员工离职,而没有  相似文献   

13.
无论你提供多好的机会,多高的薪酬,或者多么优越的环境,有抱负的员工总会被看起来更好的地方所吸引。所以,没有企业可以百分之百地保留现有员工。但企业可以做的是,不把这部分人作为损失,而是发掘成企业的宝贵财富。传统意义上的"离职管理"属于"员工关系管理"或"劳动关系管理"的一部分。通常,公司的"离  相似文献   

14.
员工离职是企业中的常态现象,这种现象会给企业带来各种影响,但是对离职员工不同的处理方式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截然不同。本文以自愿离职员工为研究对象,对离职员工的价值、离职员工的延续管理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采用通用电气公司法对自愿离职员工的等级划分进行了剖析,提出采用恰当的延续性管理手段对自愿离职员工进行管理,离职员工将会成为企业的一种宝贵资源,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员工的离职固然正常,有时还可以说是企业的一种需要,呵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个离职者都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们不能不承认大部分员工的离职不但会增加企业的招募成本、交替成本,还很可能间接地助长了竞争对手的实力。如何降低此类成本,甚至化腐朽为神奇,从中创出效益来,这就是离职员工管理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员工离职的预防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来说,员工离职决策过程可以分为8个阶段:1.对现有工作不满;2.想换工作;3.考虑换工作的得失;4.考虑换一个什么工作;5.开始寻找新工作;6.新工作与原有工作的比较;7.离职思考;8.申请离职。组织中的各种因素会形成员工对组织的态度,如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等;有了这种态度,又考虑到经济因素、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等,员工会产生离职意向;有了离职意向,加上条件允许,员工就有可能离职。在一般情况下,员工的离职不是突然的,因此,在企业中建立员工主动离职风险监控系统,提前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及时改善影响员工心理的相关条件,可以化解员工离职的动机,防范员工离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18.
企业员工的离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宏 《秘书》2006,(4):28-29
就业市场化以后,员工择业有了更大的空间和机会,加之人本身具有独立性和主动性,离职现象就不可避免。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考虑,离职管理是企业对员工进行“招、养、育、留”的最后一环。1.严把招聘关。科学招聘是防范员工离职的第一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如果对重要岗位的  相似文献   

19.
对骨干员工的离职,人们往往看到的是它带来的损失。殊不知,员工离职也是有“价值”的,也需要挖掘和呵护。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我国加入世贸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员工离职问题日益严重,而员工满意度是众多影响员工离职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维护和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可以提升员工的敬业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企业必须关注和重视员工满意度这一人本化的管理理念,加强员工满意度的管理工作,发挥员工满意度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