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投资方式创新,是指基金在投资方法、投资策略上采取新的方式。在基金行业过去的发展历程中,投资方式主要的变化是由主动型管理拓展至被动型指数化管理和量化管理,但这类投资方式的创新也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宗春霞 《科学投资》2007,(11):66-68
不少主动型基金没有跟上指数的上涨步伐,净值增长缓慢,而指数基金收益率却“一枝独秀”——“赚了指数就能赚钱”。那么,市场上究竟有哪些指数型基金,如何进行投资呢?  相似文献   

3.
指数基金是跟踪某一特定的指数进行投资的基金,被跟踪的指数通常称为“标的指数”。只要指数涨,基金的单位净值就会上涨,能够避免“赚了指数不赚钱”的尴尬局面。指数基金主要有被动型和增强型两种方式,如ETF就是被动型指数基金的典型代表;增强型的主要是对跟踪标的指数的成份股及其权重进行优化,进而获得超出指数收益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4.
陈朋 《时代金融》2013,(9):221+289
1999年我国首次推出了普丰、兴和、景福等3只封闭式指数基金,并于2002年11月推出了我国第一只开放式指数基金——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型基金,拉开了我国指数基金发展的序幕。指数基金存在的理论基础在于"有效市场假说"。该理论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一切证券的价格均反映了所有信息,因此,试图通过基金经理人的积极主动管理以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的努力是徒劳的,认为以复制市场指数寻求市场平均收益的指数基金是最佳基金投资选择。国外的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基金主动管理基金未能战胜市场。为了检验我国指数基金的绩效表现,本文共挑选了7只指数基金和9只开放式股票基金进行实证分析。然而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我国的指数基金并未较开放式股票基金表现出绩效优势,甚至于总体上,一般开放式股票基金绩效较指数基金要好。  相似文献   

5.
尽管2010年A股大幅下跌,整体上主动型基金净值依然取得了正收益.超越了指数基金的整体表现。债券和货币基金表现较好.取得了一定的正收益,强于股混基金.保本型基金业绩弱于偏债型基金和纯债基金。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有的公募基金绝大多数都是相对收益基金,即以超越某一相对业绩基准(比如某个股票指数)为投资目标,其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都围绕这个相对业绩标准进行。所以,在市场连续或大幅下跌时,有些基金即使战胜了业绩标准,投资者却仍然是亏损的。而海外市场上近年来兴起的绝对收益基金则与此相反。这类基金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在任何宏观经济或者市场情况下都力争给投资者带来绝对回报,一般与某个固定收益率(比如存款利率)进行比较,而不是追求超越某个指数的相对基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6年至2011年的沪深300指数和中小板指数为样本,在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对指数基金的量化投资进行了系统研究.实证表明,在双边交易机制下采用MA交易系统对指数基金进行操作要远优于单边做多机制,更优于“一直持有”策略,同时也优于同期主动型管理基金的表现.在ETF指数基金被纳入融资融券的大背景下,指数基金量化交易系统将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8.
基金中基金:资产管理的独特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金中基金是投资于其他基金的基金,即市场上可以交易买卖的其他投资基金的受益凭证本身,是基金投资管理的一种现代形式。  相似文献   

9.
周婷婷 《理财》2011,(12):49
各类基金投资读本常以复读机般的方式说:投资指数基金就是投资指数,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指数是关键。但是当投资者准备选择一只指数基金时,却发现选择合适的指数并不关键,例如叫沪深300的指数基金就有20多只。结果,选择指数基金的关键落回到选择公司上。因为从理论上来讲,跟踪同样一只指数的被动型基金,它们的收益率不会相差太多的,选择指数基金就变成了选择  相似文献   

10.
曾志远  蔡东玲  武小凯 《金融研究》2018,462(12):157-173
本文采用2009-2017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基金持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对两条影响途径(监督管理层和抑制控股股东侵占)做了分析。结果表明:(1)基金持股比例增加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价值,且这种促进作用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而增强,同时这种效应只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显著,在国有企业中则不显著;(2)按投资策略分类发现,除主动型和被动型基金外,准指数基金持股也可以提升公司价值;(3)在控制了基金数量后,基金持股比例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与发达国家基金持股主要通过监督管理层来提升公司价值的传导途径不同,我国基金持股对上市公司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对控股股东侵占行为的约束。  相似文献   

11.
指数基金并非很多投资者想象的那样简单,而是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非常精细.指数基金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募集规模?选择指基又要注意哪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工银瑞信指数产品投资负责人何江. 大众理财:指数基金因何快速发展? 何江:近一两年,指基的发展速度很快是有目共睹的.其原因主要有4点. 首先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越来越强,指数基金的优势逐渐显现.诸如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指数基金的占比很高,因为主动型基金很难超越指数,2/3的主动型基金跑不过标普500.中国市场也是在向越来越成熟的过程中发展,指数基金的占比也相应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2.
《证券导刊》2009,(35):19-19
2009年无疑是指数基金年。统计显示,截至8月底,今年以来完成募集的指数基金达8只,包括增强型和纯被动型,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在众多指数基金中挑选出最适合自己投资的指数基金呢?著名基金研究专家银河证券王群航表示,今年要重点关注全被动型投资风格的指数型基金。正在发行的银华沪深300指数基金(LOF)就是一只纯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起,债券指数基金开始加快发展,其背后驱动力来源于信用风险演绎、利率债牛市、银行委外诉求的共振。此外投资策略以及标的选择的趋同使主动型基金与指数基金产品之间收益差距进一步收敛,甚至后者更好。从经济周期、个券主体变化、市场需求和海外经验等诸多方面看,后续债券指数基金发展空间更大,如ESG指数基金便是契合市场之选。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被动管理”型的共同基金,指数基金是一种以比较低的成本拟合目标指数、跑平市场平均回报的投资方式,它是按照某个指数的构成投资该指数的所有股票或债券。请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2000年基金年报信息进行了剖析。第一,从多角度对33只证券投资基金进行分类的结果表明,最能体现基金业绩与投资风格差异度的分类方法不是基金的投资目标而是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内部的资源共享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第二,指数型基金在2000年的表现尚不尽人意,投资理念亦不清晰。第三,保险公司选择基金的标准相当理性,注重基金的分红市价比、夏普指数、资产净值收益率几项指标,其选择的正确性亦得到2000年基金业绩的证实。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截至5月16日),131只指数基金样本平均复权增长率达到8.65%,而主动管理偏股型基金(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4.11%,今年被动型指数基金跑赢主动管理基金,更让投资者加大了对于指数型基金的热情,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质疑之声不绝。本文就主动管理与被动管理基金的盈利能力做分析,希望能对主动管理型基金和被动管理型基金做出有益的梳理。  相似文献   

17.
段帆 《中国外资》2014,(6):85-85
证监会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扩大了基金管理公司专项帐户理财投资的范围,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放松对其管制,允许基金公司通过设立管理专业子公司开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基金子公司业务的开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如何在市场中占有一席地位,基金子公司得认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18.
旗下偏股型基金投资业绩大幅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债券基金业绩位列同类产品前1/4;资产管理规模较去年同期增幅超过11%,从2009年列业内第24位,一跃而至第18位。这一系列数字,仅是建信基金公司2010年取得的成绩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证券导刊》2011,(29):34
指数基金都是以某一指数为跟踪目标,其基本的目的就是避免人为主动选股的失误,通过量化管理和投资纪律相结合对市场优秀成份股进行跟踪,获取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业绩,因此,指数基金管理是否成功,不是用阶段业  相似文献   

20.
指数基金是跟踪某一特定的指数进行投资的基金,被跟踪的指数通常称为“标的指数”。只要指数涨,基金的单位净值就会上涨,能够避免“赚了指数不赚钱”的尴尬局面。指数基金主要有被动型和增强型两种方式,如ETF就是被动型指数基金的典型代表;增强型的主要是对跟踪标的指数的成份股及其权重进行优化,进而获得超出指数收益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