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计的过程就是不断收集审计证据的过程。首先详述了常用的审计技术及其获取的审计证据类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合适性、可靠性问题及其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后,对信息化环境下的电子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为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中合理应用这些审计技术、设计合理的审计证据收集程序、减少审计风险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之间的关系直接涉及到审计结论本身的合理性乃至审计职业存在的基石,这一问题也被国外学者称为一般证据理论下的审计理论。文章在剖析现代审计中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关系的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究现有研究的缺陷,并建议引入科学说明理论,完善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间的关系,为审计判断和审计质量的提高提供指南。  相似文献   

3.
张龙平 《新智慧》2005,(1):36-37
安然事件后,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理事会(IAASB)为提高审计人员评估风险、发现舞弊的能力,修订发布了三个新国际审计风险准则(ISA):一是ISA315《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二是ISA330《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三是ISA500《审计证据》(已修订)。IAASB要求从2004年12B15日起执行新准则。原IAS310《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ISA400《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ISA401《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和ISA500《审计证据》一并作废。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有七大实质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盛靖芝  王小蕾 《新智慧》2007,(11):57-58
2006年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以下简称“新审计证据准则”)与旧审计证据准则相比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其中,对认定概念的进一步说明是新审计证据准则最大的变化,本文试图对这一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能否正确理解并运用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决定审计的成败。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呈反向关系;审计重要性与审计人员评估的审计风险之间呈反向关系,与审计人员愿意接受的审计风险之间呈正向关系;审计证据与审计人员评估的审计风险之间呈反向关系,与审计人员愿意接受的审计风险之间呈正向关系。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顺利开展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6.
一定意义上来说,审计过程是一个证据的过程,故此,审计过程的改进也应该考虑证据的基本理论.文章根据证据理论的基本要素,提出了扩大审计了解范围、强调所获证据的实质、清晰认识审计认定与欲取证据之间的关系、考虑审计证据的证明标准、重视审计主体的职业怀疑态度等五方面的审计过程改进措施,以提高审计过程的合理性和务实审计结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之间的关系直接涉及到审计结论本身的合理性乃至审计职业存在的基石,这一问题也被国外学者称为一般证据理论下的审计理论。文章在剖析现代审计中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关系的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究现有研究的缺陷,并建议引入科学说明理论,完善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间的关系,为审计判断和审计质量的提高提供指南。  相似文献   

8.
审计环境是指所有作用于审计且不断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的综合.由于审计实践活动是在特定的审计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审计环境的变化必然对审计实践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雪  杨智慧 《新智慧》2004,(5A):31-32
环境审计理论是用来解释、指导和预测环境审计实践的系统化、理性化的认识,而系统化则要求有一个内在的结构,这一结构就是环境审计理论结构:通过环境审计理论结构,可以清楚地界定环境审计理论系统中应包含的要素及其关系,可以展望环境审计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研究是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先导,是环境审计理论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严晖 《新智慧》2004,(2A):39-40
本准则共分四章十六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至第三条),说明制定本准则的目的、审计证据的定义以及本准则的适用范围。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四条至第七条),说明审计证据的类型、标准、复核要求以及内部审计人员取证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第三章“审计证据的获取与处理”(第八条至第十四条),说明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处理以及评价审计证据的工作。第四章“附则”(第十五条至第十六条),说明本准则的解释权及生效日。  相似文献   

11.
胡本源 《新智慧》2004,(7A):39-40
回顾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内部审计无不受企业环境的支配与影响,而企业环境的逐渐变化又进一步迫使内部审计职业不断改进审计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归纳起来,内部审计方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叶江虹 《新智慧》2004,(7A):37-38
审计模式是审计在一定社会环境或条件下为履行其职能、实现其目标而采取的所有程序与方法的总和。它规定了审计应从何处着手、如何着手、何时着手等问题。审计目标的确定取决于审计环境,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对审计的客观需要,并随其发展而不断变化。与审计目标的变化相适应,注册会计师审计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账项基  相似文献   

13.
审计证据充分性要求是审计职业规范对审计证据的基本要求,现有的审计职业规范都是从审计证据数量方面上对之予以解释并提出相应要求,这种观点可以用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原则予以很好的诠释。但是这种解释与要求与审计证据充分性的实质性内涵是有偏误的,从人类认识论的视角上来说,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人员的一种内心确信状态。审计人员要确定这种内心确信状态还要结合具体环境及其自身专业能力与经验。  相似文献   

14.
审计的整个过程就是根据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的过程,收集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之一,本就公正客观的审计意见对审计证据的要求做了阐述,旨在探讨审计证据充分性、恰当性、代表性、时效性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追溯政府审计的诞生和发展足迹,无不深深烙上审计环境变化对政府审计发展影响的印记。本文结合政府审计工作的实践,主要从七个方面对我国政府审计环境的未来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政府审计环境与未来发展战略的理论研究,探讨政府审计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加快审计事业发展,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6.
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林 《新智慧》2004,(9A):44-45
一、电算化环境下内部审计工作遇到的问题 1.电算化环境下,无纸化数据和无纸化交易减少了数据的重复输入、重复处理,也使会计处理程序化。业务发生后只要业务人员执行相应的功能.会计人员不再填制凭证就可以直接记录到相应的账户上.系统的内部控制更多地依赖自身的实时控制。于是,数据的可靠性、原有纸制审计证据的减少、内部控制体系(会计处理及业务处理流程)的变化成为内部审计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及其图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并对审计实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并不容易。本文详细论证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以图示直观地描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从审计风险的内涵着手,通过对风险模型及其应用的分析和阐述,探讨审计人员在审计各操作步骤中所关注的审计风险不同内涵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审计证据质量控制有利于形成公正有效的审计结论,而且更好地防范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主要质量特征包括充分性、相关性、可靠性、合法性及时间性。目前我国审计证据质量不高,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证据质量的控制不到位,审计证据证明力不足。应从人本角度提高审计证据质量,规范审计证据质量的控制方法,强化审计证据的证明力,有效发挥审计证据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职业判断在审计证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核心,职业判断是审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着审计质量的高低,所以对审计证据的职业判断必将成为审计工作的重心。职业判断在对认定需要收集审计证据的范围以及评价已获取证据的有效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