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随着以知识经济为先导的全球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国际的热点问题。本文着重以政策科学理论背景为依托,探讨区域创新政策体系的构建,研究国内外区域创新政策体系的共性,探讨区域创新政策体系构建中的共性与特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区域创新政策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以知识经济为先导的全球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国际的热点问题.本文着重以政策科学理论背景为依托,探讨区域创新政策体系的构建,研究国内外区域创新政策体系的共性,探讨区域创新政策体系构建中的共性与特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发挥核心优势、协同有序进入科技创新平台,由于多方主体影响因素差异性,进入创新平台N方主体有序性出现差异性。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的重点。首先列出区域经济创新的发展阶段,其次分析参与主体的异质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丰富程度,最后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的水平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其次重点分析产业集群的几个经济效应,最后从地域、结构与功能三个方面重点剖析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联,并指出大力发展区域集群是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能否顺利实现全面小康,将牵涉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到我国在新千年是否依然可以傲然屹立于世界经济之林,甚至关乎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祈望能否如愿实现。本文认为,构建以政府为创新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组织创新子系统、观念创新子系统、文化创新子系统和制度创新子系统为核心元素,态势良好、效率较高的区域创新体系将是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湖北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发现嵌入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不同,其集群值创造能力和升级能力也存在差异。由于集群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升级与其所处经济区域的发展状态及制度模式密切相关。研究了湖北省传统产业集群、复杂产品制造集群和网络外部性特征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而区域是创新活动重要载体。本文分析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从三个角度说明区域是创新活动的最佳规模。区域参与到经济一体和全球化的过程,可以拓展其边界,从而开辟更广泛的区域获取创新能力和保持竞争能力的渠道。  相似文献   

8.
流通创新是指在流通产业发展进程中,以流通企业为主体,以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目标,以新的流通制度、新的流通方式、新的流通经营技术、新的流通组织形式等为手段,对流通经营要素进行新的调整和新的组合的过程或行为。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陧度日益加深,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一体化的趋势,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一个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也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一五”以来,按照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为大力提高科技对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支撑和引领能力,我国着眼于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推进创新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创新,提高了区域创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统筹部署的主动性和全局性,推进和完善了全国各具特色、优赞互补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支撑和推进了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公安科技创新主体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科技创新必须有一定的主体作为支撑。结合公安科技创新管理实际,分析了各类主体在公安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及限制其能力发挥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现阶段提升公安创新主体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CSM的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互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复杂科学管理理论(CSM),分析研究了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都是区域这一巨型社会复杂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提出了基于CSM的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静态互动关系模型和动态互动关系模型,旨在为深入探索二者的互动关系提出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2.
提升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区域创新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研究提升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运用全面分析方法,从政府、高校院所和企业、科技中介、研发合作、科学家技术专家企业家协会、科技人才自由流动制度、自主创新、科技资源共享八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总结分析了浙江省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经验和不足,从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等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上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构建“五大”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浙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区域之间发展差异日益明显并呈现扩大趋势。在形成差异的众多因素中,科技创新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大量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提高,并逐步取代了生产要素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因此研究区域的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区域创新网络的行为主体是企业、政府、大学与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培育区域创新网络要从网络行为主体出发,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完善网络的运行机制,推进行为主体的功能创新,从而提高整个区域创新网络的创新功能。嵌入性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高,但过度的嵌入也会引致负面效应,应追求产业集群的“适度嵌入性”,即在加强集群内部联系的同时,必须注重同产业集群外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中国31个省份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欠佳,而且区域差别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强的内在关系;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示出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各因素发展极不均衡。  相似文献   

17.
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技术创新存在着主体功能和攫取两个方向的双重作用。主体功能作用通过甄别机制、监督机制、风险分散机制、人力资本积累机制等促进技术创新;攫取则是金融部门瓜分实体经济发展成果的过程,这对技术创新将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通过对中国省域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金融资源动员能力和配置能力主要体现了金融的主体功能能力,金融机构的微观盈利能力则体现了金融部门的攫取能力;金融资源动员能力的提高会增强金融系统对高风险创新活动的包容性,金融机构攫取能力的提高对低端创新活动的抑制作用更显著,金融资源配置能力的提高则会使金融系统倾向于支持低风险技术创新。另外,东部地区虽然有充足的金融资源,但金融部门市场势力也更强大,对实体经济的攫取能力也更强;中西部地区则由于金融资源稀缺,金融基础设施薄弱,金融主体功能能力仍处在边际报酬递增的阶段。因此,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体系建设应着重金融基础设施投资,提高金融系统的主体功能能力;东部地区则应强调市场改革,适当削弱金融机构的市场势力,抑制其攫取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研究了技术创新软、硬能力对创新开放度的影响。对136家中国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企业技术创新硬能力负向影响开放度显著,软能力与创新开放度正向关系显著。企业可以通过增减研发人员及设备的投入来调整开放度,通过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提升开放度来获得更多创新源。因此,在企业技术知识积累达到较高水平时要避免开放度下降而减少与外界的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当企业宏观或微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意识到已有的战略需要进行调整或重新制定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企业有意识进行战略创新甚至开展了一系列战略创新活动,并不等于企业就赢得了市场。企业战略创新若想克服各种战略创新障碍并取得战略创新成功,必须在战略创新过程中具备一系列的能力,即战略创新能力。本文将从与战略创新能力相关的核心能力和动态核心能力的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试图通过既有研究对战略创新能力进行初步阐明。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1999~200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有明显的正面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上,对发明专利的授权量没有显著影响。对东、中、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FDI对中国东、中部地区的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创新能力具有较显著的溢出效应,而对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