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构建1990—2019年的经济制裁网络和增加值贸易网络,在分别对其结构特征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估计经济制裁对增加值贸易网络结构演进的影响。研究表明:(1)经济制裁对增加值贸易网络局部结构存在显著的破坏效应,并且金融制裁的破坏效果明显大于贸易制裁。(2)增加值贸易网络的内生结构特征使得增加值贸易网络整体结构在经济制裁的环境下仍具有韧性。(3)经济制裁对增加值贸易网络的破坏效应在30年间呈现出先增后降的特征,并且经济制裁强度越高破坏效应越大;进口制裁的破坏效应大于出口制裁;多边制裁的破坏效应大于单边制裁;欧盟发起的经济制裁的破坏效应大于美国发起的经济制裁。此外,本文也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区域贸易协定关系、增加值贸易互惠性、领土接壤等因素会促进增加值贸易关系的缔结与深化,这为各经济体制定应对经济制裁的相关措施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采用WWZ分解核算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国际服务贸易出口增加值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网络存在小世界特征,服务国内增加值的发展集中在贸易深度上并呈现出稠密化趋势,而服务国外增加值的发展在贸易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体现,这有利于加深各国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推动价值链条延伸;历年该网络可划分为以德国、美国和中国为代表国家的欧洲、北美洲和亚太三个服务贸易群;德国和美国在贸易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全球服务贸易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中国逐步实现了从国际服务贸易网络边缘向核心的转移,但与德国相比仍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
对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分析能够了解区域的协调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引入城市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江苏省的13个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为研究对象,用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和核心-边缘结构等指标对江苏省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江苏省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具有不对称性,但有协调发展的趋势;苏州、无锡、南京和常州等核心城市,对其他边缘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网络人际关系的性质,将国内外研究分为两类:一类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是消极敌对的,另一类则认为是健康积极的.文章在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是积极的,但须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6.
7.
8.
9.
社会网络作为创业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种媒介,对典型群体的创业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从农民工群体、下岗工人群体、大学生群体、科研人员群体等四种典型群体的创业社会网络构建现状出发,分别从创业社会网络构建动机、构建基础、衍化特征等三个角度对四种典型群体创业社会网络的构建进行比较研究,其中构建动机价值实现与生存压迫差异和衍化特征保值型与增值型社会网络创业经济形态差异尤为凸显. 相似文献
10.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9,(1):7-8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加快,世界各国制造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处于日渐错综复杂的贸易环境中,这使得各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特征各不相同。不同的贸易特征将为各国带来不同的比较优势。因此,本文利用BECII-BACI数据库中2000-2015年世界各国制造业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测算了我国制造业的贸易网络特征指标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指标。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逆全球化"抬头,全球贸易出现了向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回流的趋势。中间品贸易是全球贸易的先行"晴雨表",本文利用OECD地区间投入产出表,基于PageRank算法对中间品贸易的关键节点进行识别,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1995~2014年中间品贸易格局的动态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发达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但其始终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据着有利地位;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上升,正在成为推动全球化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其发展时间短且贸易伙伴相对单一,在全球贸易中的参与度仍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2.
全球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贸易结构及趋同性等方面考察了全球和各区域1982-2005年两者发展的协调性,同时使用标准差和差异系数来衡量协调发展的程度。由研究结果可知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采取产业结构加权得出的非协调性总体比未加权时要大,近年来一些区域的不协调性还有着加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贸易问题》2015,(7)
本文基于最新的产品空间的理论,提出了一种定量测量出口结构的方法,并基于HS分类码6位细分的商品结构数据得到了双边出口结构相似性的指标,讨论了我国与主要国家之间的出口结构相似度演化情况。本文进一步实证检验了双边贸易结构相似度对双边经济关系的情况,发现结构趋同是国际贸易二元边际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贸易结构趋同会推动双边经济水平的趋同,有利于后进国家赶超发展,也会推动两国建立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贸易结构对相关双边经济活动的影响在不同的实证方法和检验中都体现出了统计和经济上的显著性,同时这一因素在控制相关固定效应的情况下仍是显著的影响,因此后续的分析双边经济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应该考虑双边贸易的结构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状况分析: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4)
本文将加工贸易置于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之下,在系统界定加工贸易升级内涵的基础上,依据问卷调查结果和相关资料,从产业与产品、价值链、企业能力、企业网络地位、关联与外溢效应等方面对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升级态势,但总体上仍处于低等级供应商和劳动密集型或非差异化加工为主的阶段,面临进一步升级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商贸流通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浙江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ECM模型得出商贸流通业规模和经济规模的长期及短期关系式,证明该关系是保证浙江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分析各行业的就业产值弹性,发现商贸流通业对社会劳动力就业的带动能力最大,行业增加值波动是造成从业人员数波动的原因;最后就加快浙江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内贸流通作为扩大内需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战略作用与支撑作用。内贸流通的健康发展或创新发展,是带动内需增长的关键,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当前,我国发展内贸流通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推进:一是引导消费升级,要通过消费升级来释放我国13亿人口巨大的潜在需求,形成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形成我国扩大就业新的空间,形成改善民生好的条件。当前,必须把握好国民素质加快提升的趋势,引导消费升级,要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生活素质或者说生活质量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消费升级。二是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着眼于完善内贸流通法律法规、加快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政府简政放权,打造一个更加方便、更加规范、更加开放、更加具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和流通环境,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与消费环境。三是完善内贸流通体系,推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更好地实现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更加科学的现代内贸流通方式,实现流通方式的转型升级,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浪潮,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络化发展趋势.本文旨在从复杂网络角度对全球FTA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构建全球FTA网络,对其网络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分析.此后利用离散选择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除传统的地理和经济因素外,FTA的网络结构特征也是其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原因,而且加入制度、语言和历史文化等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证实模型的结果非常稳健.最后是全文的结论及对中国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5年~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7个国家的煤炭贸易数据构建煤炭贸易网络,对网络密度分布、强度分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QAP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考察了国家间煤炭贸易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煤炭贸易网络较为不均衡,仪存在少数几个贸易大国贸易中具有“引领”作用,其中俄罗斯对外出口联系最多,中国在2009年以后成为煤炭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煤炭贸易流量呈现显著负相关;两国是否均为WTO成员国和是否存在陆地接壤同煤炭贸易水平的关系为显著正相关.各国人口数量差值、替代能源比重差值以及是否使用同种语言和煤炭贸易的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5—2017年长三角41个城市数据,文章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构建加权有向商贸流通关联网络,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OLS和QAP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长三角商贸流通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长三角商贸流通网络中节点联系日趋紧密且连通性增强,但存在明显的冗余联系和等级化特征;网络中各节点影响力的差异正在缩小,且省会城市仍占据商贸流通枢纽中心主导地位;特征向量中心性显著强化各节点商贸流通关联强度,中介中心性显著强化网络极化效应;收入水平、地方保护主义、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互联网、物流业发展和贸易开放的城际差异将显著影响商贸流通网络结构演变,其中金融发展、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和物流业发展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