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广州市不同农民群体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表明,城中村居民在集体经济组织中就业较多,城郊农民就业的主要方式是外出打工,外来农民工工作的稳定性比较差,外来农民工感觉在城市找工作比城中村转制居民和城郊农民更容易,政府部门对农民就业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重庆市512户失地未转为市民的城郊农民的实地调查基础之上,从制度因素、城市发展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层面研究影响未转城郊农民是否市民化的因素。得出如下结论:制度因素为"拉力因素",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给新转市民"五件衣服",调动了城郊农民转为市民的积极性;城市发展因素属于"拉力"因素,良好的创业环境、丰富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工资收入水平吸引城郊农民进入城市生活;农民个体因素具有两面性,年轻人更愿意留在城市生活,自身素质更高的农民也更愿意到城市打拼,而教育年限则与城郊农民转市民的意愿关联较弱。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重庆市37个区县为总样本,并根据其区位不同划分为"城中村""城郊"及"远郊"三个子样本,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地票制度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票制度总体上对农民财产性收入有显著提升作用;在分区位回归中发现,地票制度对"远郊"农民财产性收入提升的效果优于"城郊"农民,但是对"城中村"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赵赟 《中国农史》2012,(3):93-105
近代实业家张謇开启了苏北沿海"废灶兴垦"热潮。数十万的苏北农民到盐垦公司种棉花,从事的仍是农业生产,可称为"农民农",有别于"农民工"。"走脚田"则是当时垦户对公司土地的俗称。"走脚田"的路径受制于"农民农"的构成;"走脚田"的收益制约了"农民农"的规模;而"走脚田"的风险又导致了"农民农"的分化。因此,揭示"走脚田"与"农民农"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近代苏北沿海开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5.
谈谈发展城郊高效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谈发展城郊高效农业吴振球,肖华要尽快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奔小康的宏伟目标,其根本出路在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现阶段必须走好"农业工业化,城郊高效化,基地产业化和服务商业化"的"四化"路子。本文试就如何发展城郊型高效农...  相似文献   

6.
城郊农民在市民化上犹豫不决,虽然受到拆迁补偿不足、安置不到位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原因在于公共服务滞后,即城郊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差强人意,其供给与管理没有做到与市区等值化,这严重妨碍了城郊农民市民化。城郊农村有形和无形的公共服务建设,对解决农民市民化的原生问题和次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在城郊农村营造一个适宜农民市民化的居住和生活环境,还可以为城郊农民市民化构建一个安全保障网,消除农民市民化的后顾之忧。由此,为减少城郊农民在市民化上的焦虑和纠结,以及政府在城郊农民市民化上的困惑与尴尬,亟需建构一个适宜农民市民化的公共服务体制。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我国农民概念内涵与农民群体划分的探讨─—兼与张义同志商榷孙鑫对我国当前农民概念的内涵界定与农民群体划分,主要是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从事农业生产的不同农民群体的状况,为制定政策、实行有效的农业宏观调控提供依据,笔者拜读了张义同志的《有关当前我国农...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近年来广州市逐步推进"村改居"工作。在"村改居"进程中,面临着农民对"转居"愿望不强、"农转居"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原有的集体经济组织仍承担大量社会管理职责且负担较重、转制社区公共服务配套滞后、"农转居"人员再就业存在较多障碍、"城中村现象"仍然存在、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和"公司化"转型困难等问题。本文针对广州"村改居"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权意识对基层治理的影响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本文以“地权意识与意向性”为分析框架,探索地权意识与基层治理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郊农民群体形成的是物权观的地权意识。受该地权意识的驱动,城郊农民群体围绕“维权式”争利的目标,衍生出分裂状态的争利社会,并造成村级自治能力弱化。之后,伴随土地开发预期的影响,“挤占式”争利成为农民的意向活动客体,促使争利社会进一步强化以及基层政权悬浮。鉴于此,土地政策调整方向应以治理化为优先,树立现行集体土地和征地制度的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农村金融话题的讨论,离不开农,民的声音。作为农村金融直接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农民和农民企业家,是最具有发言权的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11.
正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种定位不仅源于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也源于我国有着6亿的农民群体。但是这样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却并没有一个属于农民的节日。这种局面导致一种结果——有的人对三农缺乏关注、对农民缺少尊重。特别是在工业  相似文献   

12.
<正>2008年底,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农超对接"试点工作。2009年,农业部把支持引导5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对接纳入为农民办的22件实事之中。今年,农业部又把推动"农超对接"作为为农民办的26件实事之一。深刻认识"农超对接"的重要性,积极推进"农超对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试论微课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微课堂"目前已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但在我国微课教学一般被用于高校或义务教育,农民教育中鲜有使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未来首都农业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意义,分析适合农民学习的微课的特点和设计思路,并说明了网络时代在农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在今后的农民教学中运用微课必将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研究传统农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微课教学模式对新民群体中推广微课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秦皇岛市供销社领导班子召开会议,就如何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和省供销社召开的系统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研究,统一了思想认识。大家决心继续高举为农服务大旗,围着"农"字转,以服务保地位,以服务促经营,以服务求发展,在强化为农服务中努力实现第二次创业,重振供销合作社雄风。一、充分认识供销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供销社是农民群众的合作经济组织,它的主要阵地在农村,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深化改革必须围着"农"字转,机制围着"农"字变,工作围着"农"字干,千方百计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搞好服务。最近几年来,全市供销社系统为农服务做了  相似文献   

15.
<正>廊坊城郊联社在全体业务人员中间开展"每个人都代表信用社,一个人做错事,就会让整个信用社抹黑"的"一百减一等于零"主题行风建设活动,用"亲情化"的服务使客户满意度大幅提高盛夏时节,河北省廊坊城郊农信联社(以下简称城郊联社)的营业网点人头攒动,柜台内笑脸盈盈,柜台外也是有说有笑。农民老张对身边的人说道:"这信用社变化还是真大,不但添了好多新设备,服务态度也比以前更好了。""是啊,你看这柜台上摆着他们几个大领导的手机号,一把手抓监督,服务效率提高了不少。"  相似文献   

16.
"我们有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啦!"福建省永定县湖雷镇深度村村民张曲萍高兴地告诉记者。不错,今年6月25日,她"领证了",正式成为一名职业兔农。日前,福建省龙岩市在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举行新型职业农民颁证仪式,经过层层筛选的238名农民成为福建省首批获得新型职业农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无农不稳、无粮(农副产品)则乱"。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有赖于广大农民思想和知识技能的转变。然而,目前在一些地方,由于部分农民不能"安于田畴"而常年外出打工,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农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2月12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北京召开全国农广校校长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深入推进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议集中发布了农民田间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规划教材、《掌上农广》移动学习APP、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等建设方案,并推出了寻找"最美农广人"活动。  相似文献   

19.
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郊供销社生存和发展的出路,是牢记宗旨,扎根农村,强化服务,巩固阵地,以服务求效益,求得效益为农民,坚定不移地走富民兴社共同发展之路。一、牢记办社宗旨,坚定不移地为"三农"服务,巩固阵地求发展供销社是按自愿平等、互利互助、民主管理的原则,由农民集资建立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服务阵地是农村。供销社要发展,就必须扎根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全心全意为"三农"做好服务。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郊区农村经济迅猛发展,传统农业比重相对下降,流通企业越来越多,给供销社的经营带来了困难。这时,有的同志就认为,为农服务是件吃亏的事,供销社要"跳出农业小圈子",去开辟新的阵地。这种观点显然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8月10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有关部门意见建议,部署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实施工作。会议强调,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三农"、关爱农民的深厚情怀,向全社会传递了党中央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各成员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共同办好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