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究区域用水的空间特征及经济增长与区域用水的作用机制,构建空间面板STIRPAT模型,对全国以及东、中、西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二者存在多种形态的EKC曲线关系;全国层面二者呈现为倒"N"型曲线关系,拐点出现在人均GDP 7 358.79元和60 668.53元,除少数东部地区外,大多数省区处于下降前的爬坡阶段;东部和中部地区二者分别近似地满足单调递减和递增的关系;西部地区二者关系呈现为倒"N"型形态,对应的人均GDP拐点分别为521.52元和35 225.87元,结合全国层面的测算结果,虽然短期内西部地区用水量会出现下降,但是经济发展与用水需求增长这一长期存在的"两难"困境并没有得到缓解。此外,不考虑空间自相关性的传统面板计量模型估计出的结果不存在EKC拐点,说明遗漏区域用水的空间自相关性会导致我国水资源利用峰值对应的人均GDP产生较大的偏误。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面源污染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破坏,如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减少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四川省1997~2014年农业方面的相关数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农村面源污染要素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耦合关系,得出化肥、农用薄膜和农药的面源污染与农业生产总值符合EKC曲线的拟合结果,并得出农业面源污染2011~2012年间达到拐点,说明四川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已经进入新阶段,但仍未形成面源污染与农业发展的脱钩关系。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择定具有针对性的农业面源污染的规制政策,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实现四川省农业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挥多种适度规模经营对绿色发展的引领功能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打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政策焦点.然而,对于适度规模经营能否抑制农业面源污染这一核心问题,学术界观点并不一致.据此,本文综合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门槛面板模型,实证适度规模经营对面源污染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适度规模经营未达到抑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2~2013年全国各省市面板数据,本文构建并实证分析了农资补贴对化肥面源污染的影响效应和EKC假说下的化肥面源污染影响因素,同时验证了农资补贴对化肥要素市场扭曲行为。结果表明:农资补贴对农业化肥面源污染TN、TP存在正向激发效应;化肥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农资补贴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效果低于非主产区;农资补贴扭曲了化肥要素市场,且扭曲系数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1986-2012年中国西南地区5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对西南地区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利用单元调查法对西南地区历年农业面源污染物进行估算,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指标;其次考虑技术进步、农业结构、人口规模等因素后对西南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和经济增长进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拟合;最后进一步对西南各省域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分别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面源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存在N型关系,人口规模和农业结构对面源污染排放存在正向影响;广西、四川、重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现N型,贵州、云南均呈现倒U型,且云南面源污染已进入转折期。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测算与空间特征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清单分析法对重庆市农业面源主要污染物、污染负荷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之上,运用聚类分析、线性回归以及实证调研等方法,对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污染成因作测算与分析。研究尺度定位区县级空间,研究范围依从经济功能区域划分,囊括重庆市37个农业区县。重庆市平均水质污染物浓度COD为11.995mg/L,TN为2.043mg/L,TP为0.457mg/L,综合水质指数为1.989,在轻度污染范围内,非常接近中度污染。重庆主城区周围的农业面源污染严重,两翼地区污染较轻。秸秆、畜禽粪便、化肥是污染的三大主源头,贡献率依次为44.65%,45.47%,7.23%。聚类分析表明永川、荣昌、铜梁、大足、长寿、璧山等区县的污染非常严重。农村用电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地表水资源总量对污染负荷指标具有强烈影响。在污染负荷空间特征分析及实证调研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关乎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十三五规划已把生猪养殖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本文选取2004~2015年我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杜宾空间面板模型对环境竞争、环境规制竞争与地区生猪养殖产值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环境规制的强弱度会直接减缓地区生猪养殖产值增长,强化环境规制已经成为必要的发展路径,各个地区间的环境规制既存在优劣势,也存在竞争趋向,生猪养殖产业存在明显的地区竞争生产的特点。我国东部地区环境规制明显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生猪养殖业发展优于中西部地区,表现为环境规制差异化竞争,而中部和西部地区政府间环境规制逐底竞争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1997~2016年我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地理距离矩阵与经济地理嵌套矩阵,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城镇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以及农民收入结构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这种空间相关性随时间的变化呈下降趋势;(2)在全国层面,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面源污染呈现出先增长后降低的"倒U型"趋势,非农收入占比的提高可以促进城镇化发挥其减排效应;(3)在区域层面,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东北和东部农业面源污染呈现出先增长后降低的"倒U型"趋势,与全国保持一致,但在中部和西部呈现出先降低后增长的"正U型"趋势;非农收入占比的提高,可以促进东部和西部城镇化发挥其减排效应,但会加剧中部城镇化的污染效应。相关政策含义是:加强区域间的治污合作,合理推进城镇化发展,不断提高农民非农收入。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城镇化的视角出发,将中国各省份以城镇化程度和碳排放水平分为六类地区,采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研究2000-2014年间人口因素与碳排放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人均GDP、能源强度和碳排放成正相关,而不同地区人口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不同。其中,高碳排放低度城镇化地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与碳排放关系最大,而其余五类地区则是人口规模与碳排放的关系最大。最后,本研究针对每类地区的各自特点给出了相应环境质量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演化特征与动态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不当使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为实现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本文选取黑龙江省1990~2016年农业统计数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探讨化肥、农药、地膜的施用强度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类型与阶段特征,在矢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刻画其相互作用机理与动态冲击效果。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与农业经济增长分别呈倒"U"型曲线关系,地膜施用密度与农业经济增长呈直线递增关系;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表明,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果有正向促进作用,反之则存在负向抑制作用,地膜施用密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相互动态冲击效果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方差分解表明,三种投入要素施用强度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平均解释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地膜施用密度、农药施用强度和化肥施用强度。  相似文献   

12.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方法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针对目前研究争论和探讨的热点,文章对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方法及进展、评价体系及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提炼,以期为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中的面源污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文章通过查询知网和Web of Science,对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方法和防控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耕地、果园面积大幅度增长,农村地区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城镇生活排污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模型模拟技术的适用与拓展、最佳管理模式和应用GIS技术进行面源污染评价。随着面源污染研究的不断发展,植物篱、地埂和生态沟渠等污染控制技术常用于农田面源污染防控;景观绿地建设、旋流分离器和生态湿地系统等则更广泛地应用于大规模治理。新型控制技术的提出使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更加现代化、高效化。[结论]未来研究中可结合"4R"防控理论,基于长期定点监测的数据建立模型、利用GIS技术进行流域面源污染模拟以了解区域内的面源污染情况,识别当地面源污染源头区域,提供因地制宜的面源污染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区域分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把握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规律,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该文通过分析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成途径,确定农业面源污染的评价指标,并利用该指标分析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时序特征,发现1985~2005年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呈现线性增长特征、阶段加速特征和农资污染为主特征。文章分析了2006~2007年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分布的空间特征,发现中国存在3类污染区域:农资污染区、畜禽污染区和水土流失型污染区。根据时空特征分析,该文给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于农业面源污染涉及的范围广、分布的区域多,污染的分量虽然很小,但是总量却很大,所以污染源是分散的,治理难度相比于工业污染要大得多。因此,新时期必须针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处理,否则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制约之一。结合整体上了解和把握中国面源污染的状况特点和规律,笔者试图结合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来探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具体措施,进而为实际业务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理论分析了我国机械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运用Panel-data模型对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劳动力的替代,但与劳动力、耕地和化肥等生产要素并没有达到规模经济.因此,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使机械化全面促使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城市创新只是区域创新地理边界的缩小,忽略了城市的空间特性——城市的关联和互动作用,这一缺陷随信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而凸显。以2006—2013年长江经济带126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的收敛性和溢出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创新活动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均质性突出;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条件收敛却不强收敛,收敛速度为7.274%;同时,城市创新还存在着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教育投入、信息化、工业化水平对本城市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工业化水平的贡献率最大。但除了工业化水平之外,其他3个影响因素空间锁定效应极强,对其他城市并不存在空间溢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后,中国棉花生产连续几十年快速增长,但2007年后产出持续下降.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棉花产出发生变化?为明晰棉花产出发展内在因素的变化,本文利用1994-2017年12个棉花主产区的投入产出数据,基于约束生产要素产出弹性非负的贝叶斯面板随机前沿模型,以2007年为分界点,分阶段分析了要素投入、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对...  相似文献   

18.
农业污染防控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地表水体的主要污染类型,严重影响了地表水环境的生态健康和水环境的整体稳定性。结合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及其主要来源,深入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控技术与应用策略。通过从源头控制减量、过程阻断、养分再利用以及生态修复,构建体系化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系统,为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及提升实际应用效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针对发展竞争驱动下产生的地方政府土地供应策略,从空间维度上展开进一步分析,解析城市土地供应行为中存在着怎样的空间互动关系。研究方法:运用2007—2017年的城市层面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1)服务于发展竞争的土地供应策略,对本城市和周边城市的用地增长都会产生影响;(2)工业用地价格波动与商住用地价格波动都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且前者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强;(3)工业用地价格存在“竞次式”的城市间互动,其价格增长会显著抑制本城市的用地扩张,但会促进周边城市的用地增长;(4)商住用地价格提升会促进本城市用地扩张,并抑制周边城市用地扩张;(5)作为因变量的城市用地规模,在同省/异省的城市间分别存在着“彼此促进”和“此消彼长”两种互动关系。研究结论:区域协调、用地增长两个方面要紧密结合,针对工业用地价格“竞次式”竞争和商住用地价格高价出让,从城市间关系协调入手进行调控政策的设计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