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齐鲁粮食》2008,(11):39
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近日联合发布一份报告称,气候变化将影响我国的粮食供需平衡,20年后将导致粮食缺口。 这份题为《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的报告指出,气候变化以温度上升为主要特征,而温度上升会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粮食产量。报告预测,今后20~50年间,我国农业生产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按照目前的趋势,全国平均温度升高摄氏2.5~3度,将导致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f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持续下降。报告预测,加上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等因素,2050年我国粮食总生产水平将比目前下降14%-23%。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农业生产带来较突出的影响。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对减缓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非常重视,而长期以来对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却有所忽视。其实,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适应气候变化才是当务之急。文章在对适应气候变化含义理解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进展,论述了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迫切性,总结了当前主要的适应技术,提出了中国农业适应技术的差距,并重点详细探讨了中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05年706县39551个农户的农业投入产出数据和气象观测站数据,利用多投入多产出生产函数,估计了气候变化对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模型估计结果进一步模拟了IPCC气候情景方案A2和B2下,气候变化对我国未来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计量经济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气温升高对土地的农业生产具有负面影响,其中西北地区受温度上升的不利影响最大;降水增加对除南方以外的所有区域都有正面影响。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在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未来气候变化将对华北和华东地区的农业生产产生正面影响,对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尤为重要和紧迫.文章分析了我国在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行动与具体措施,并进行了相关评述.提出了未来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向与措施,包括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应用示范,增强公众意识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农业和粮食生产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业是以作物生长为基础,因此,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和南北之间气候 差异显著。气候变化将直接导致我国主要农区水资源和热量资源时空分布格局变化。农业生产所依赖的土 壤肥力和作物品种资源及其抗逆性也会在气候变化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气候变化直接导致局部地区农业气 候灾害和农业病虫害频度与强度加剧。在气候变化作用下,我国农业作物种植制度、农业生产结构和地区 布局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导致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变化,甚至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因此,迫切需要深入 分析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国内 外围绕气候变化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影响开展了很多研究。综合进来,主要有集中在气候变化对农区水热 土资源要素时空分布变化的影响,对作物品种抗逆性、抗逆基因、品种改良的影响与适应,对作物种植制 度、生产结构与地区布局的影响与适应,对农业生物灾害和非生物灾害尤其是农业旱涝灾害发生的影响, 以及对粮食产量、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从发展趋势看,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 和粮食生产系统的影响机理及适应机制研究,科学地把握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热资源条件、土壤肥力、品种 资源等变化规律,揭示农业病虫害流行暴发特征和气象灾害发生机理,模拟、分析和预测气候变化对我国 农业、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因而也将是气 候变化对农业和粮食生产影响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经济学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正成为气候变化经济学前沿研究的重要领域。由于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和其他部门影响的经济学探索是过去十多年新兴的一项研究,因而无论在理论方法、模型设计、数据使用还是在研究结果上均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旨在对该领域相关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模型方法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归纳。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个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基本经济学理论框架和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计量经济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通过拓展基本模型和假设,探讨了不同模型方法的差异和特点,分析了导致不同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本文发现,是否考虑农民的适应行为是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结果争议的焦点。最后,本文提出了实证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极端气候事件对中国农村经济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选取对气候变化敏感并且脆弱性较高的农业领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产效应法对其由于极端气候事件而产生灾害(干旱、水涝和热带气旋)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评估,采用社会调查法对人员和房屋损失进行估算,并简单分析了目前的农业灾害风险救助体系,接着预测了2020年稻谷、小麦和玉米3种主要农作物因气候变化而遭受的经济损失。最后指出,加强气候变化影响的科学研究和针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适应性能力建设对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球变化背景下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变化背景下,气候变暖势必对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生产环境、农业生产活动及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文章采用文献综述与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分析气候变化对我国光资源、温度、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等农业生产要素的影响特征及变化趋势,探讨气候变化对我国作物种植区域和种植制度、农作物病虫害、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经济与管理等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农田生态系统过程、农业生态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耕作环境)的实际影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我国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加大,自然灾害、气象灾害的风险提高,农业生产的波动性增强;农业病虫害的为害时间延长、危害程度加剧、为害范围增大;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农田土壤的干旱化、盐渍化程度加剧,农业生产能力下降;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发展策略及其关键技术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9.
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转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增温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在对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当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转型的内涵、路径和农业产业链上不同主体参与农业生产转型行为的研究及其进展进行了梳理、归纳和述评,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学科隔阂较为明显,导致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评估存在偏差;未区分不同主体适应气候变化行为的差异,缺少微观与宏观数据的有效对接;定性研究农户应对气候变化行为的文献居多,量化分析及其方法研究不足;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缺少农业生产转型视角的研究。本文最后对未来相关研究的重点做出了展望:第一,探索更全面的分析路径,优化模拟模型;第二,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建立正确的适应机制假设;第三,综合利用面板数据和横截面数据,开展动态研究;第四,改进测评方法,区分不同主体适应气候变化的差异;第五,加强交叉学科研究,探索建立能有效结合微观调查数据和宏观统计数据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粮食生产与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也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科学热点之一.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尤为敏感.对气候变化情景预估表明,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本文针对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讨论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和农村发展的正负效应及可能影响,强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创新、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建设等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系统影响的研究前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背景下,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主要农区(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光温水热等气候资源条件时空分布格局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农田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肥力也相应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气候变化也导致我国粮食主产区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促进农业生物灾害与农业气象灾害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国粮食生产方式、栽培管理、经营方式、种植制度、结构布局产生较大影响。该文分析研究了气候变化与我国粮食生产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揭示其内在的影响机理和适应机制,定量模拟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程度和适应能力,研究提出我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从国家需求和学术发展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气候变化与我国粮食生产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提出了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研究领域的许多有待解决的前沿性重大科学问题,阐明了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已经成为我国气候变化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现任世行独立评估局总干事维诺德·托马斯最近指出,气候变化、经济危机以及粮食问题是可能造成全球可持续发展之路‘脱轨”的三大挑战,而第三大挑战与食品价格上升及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目前,全球粮价上升的势头仍十分强劲,作为主要粮食之一的大米的价格虽相对比较稳定,但也面临着上涨压力。全球大米生产和出口的前景如同前两大挑战的前景一样扑朔迷离,不利因素远未退去。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可以为农业生产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基础。文章以玉米、小麦、稻谷和大豆4种作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对近年来我国4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变动进行预测,并基于降水量、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气候主要因素与粮食作物的产量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通过相关分析探讨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移动平均模型可以很好地对粮食产量进行预测;温度、降水量、二氧化碳与粮食产量的关系可以通过Cubic线性回归模型予以解释。总体而言,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复杂多变,需要综合考虑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发展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农业",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特别是西部农业发展仍然主要停留在石化农业阶段,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污染严重,低碳农业不仅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诸多难题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设施农业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我国气象服务水平较为落后,不能满足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需求。综述了我国设施农业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分析了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气候变化对太湖流域农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农业已发展到相当程度。农业对气候资源的利用率较高,因而对它的变化有很强的敏感性。明清时期,又是近千年来我国气候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在太湖流域主要有以下特征:①是一个相对冷的时期;②前期湿润而后期偏干;③气候变率较大,自然灾害频发。因此明清时期气候变化对太湖流域农业带来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①气候变冷双季稻面积减少,粮食复种指数下降;②自然灾害频发,冷害和水旱等灾害使粮食产量下降;③亚热带经济林木,柑桔、茶叶等安全越冬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发展状况可以从5个方面分析:气候、水文、水质、血吸虫病感染和生物多样性。尽管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但由于气温上升、水位落差较大、水质状况下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严密监控和有效防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持湖区水位相对平稳,改善湖区水质,继续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促进生物多样性,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适应生态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加剧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脆弱性,对以自然资源为生计基础的农业人口的影响尤为显著,明确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对于制定有效的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增强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减轻农村贫困人口生计脆弱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围绕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影响开展了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过去或当前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土地、农作物、病虫害、人类健康等农户生计资本的宏观影响以及局地或区域尺度上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等方面。从发展趋势看,亟需开展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机理及适应机制研究,建立合理的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影响的评估框架,加强对模拟、分析和预测气候变化及其与其他压力相结合对农户生计要素的可能影响进行广泛评估,科学把握农户生计对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关键影响因素,这对人类科学地适应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福祉和恢复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技术顾问部主任罗德尼·库克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农业和土地使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常常被人们忽视,主要原因是它们对土地造成的影响难以衡量和监测。事实上,农业和土地使用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比如,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在半干旱土地上经营的农业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将可能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塔吉克斯坦的三种主要农作物20年来的固碳能力及碳蓄积总量进行估算,并对农作物碳蓄积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和塔吉克斯坦主要农作物平均固碳能力分别为1.39t/hm2和0.75t/hm2,新疆小麦、玉米和棉花的固碳能力分别是塔吉克斯坦的1.34、4.93和1.40倍;从1990年到2010年,新疆农作物固碳潜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塔吉克斯坦则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与新疆相比,塔吉克斯坦的农作物具有较高的固碳潜力,通过农业新技术的实施可将潜力转化成可实现作物固碳量,为减缓气候变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