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生态旅游中社区参与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态旅游的基本内涵出发,通过对生态旅游活动中社区参与的决策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生态保护机制、参与保障机制以及参与评估机制等五大机制的构建,探寻加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有效途径,以此进一步促进旅游目的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真正保护。  相似文献   

2.
环境产权是一种宽领域、多权能的财产性权利,具有权能有界性、时空性、外部利润内部化等特征。有效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环境产权路径有四:一是通过环境产权有效界定促进农村生态利益协调;二是通过环境产权合理配置统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工作;三是通过完善环境产权交易制度发挥市场生态调节治理机制;四是通过创新环境产权保护机制,推进农村环保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农民生产、生活以及发展的重大课题,是维护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环境正义实现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还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立法内容不完善、执法力度较弱以及农村土地资源产区关系不明晰等问题。加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做好几项重点工作:重视法制宣传,健全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明确农村资源产权权属等。  相似文献   

4.
生态资源及环境保护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农村生态环境脆弱,现行自然资源法律制度存在局限性,无法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恢复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西部农村为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的自然资源法律,完善生态环境立法,建立生态资源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制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制定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公众参与制度等,实现农村生态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日前,笔者下农村调查研究,发现在山区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样发展下去对于农村致富奔小康将造成极大的不利。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着严重的多元性生态环境问题,加之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又漠视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导致农村环境保护执法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本文拟在分析农村生态风险表现类型的基础上,从完善立法体系、加强环境执法、重视环保投入及提升法律意识等四个角度,讨论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8.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投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引进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明晰投融资主体及其环境事权,促成多样化的投融资方式,完善投资回报补偿机制,建立城市财政补偿农村环境机制,综合均等和非均等化财政方式,以及健全投融资的政策法律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构建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但目前,农村环境管理缺位、体系制度不完善等现象依然存在,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令人堪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寻找一个新的介入点,将生态可持续性与牡会可持续性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解决牧区近10年来主要实施的一系列生态治理项目和措施中存在的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普遍偏低、政策缺少灵活性、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相应保障机制等问题。[方法]通过对国内有关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相关文献分类梳理,基于我国牧区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实践,总结国外成功经验,定性分析补偿机制要素,对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论述。[结果]我国牧区草原生态补偿主体应以各级政府为主; 补偿对象应包括牧区牧民、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者和建设者以及牧区地方政府; 因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而导致牧区和牧民的发展权受限由此产生的机会成本作为草原生态补偿标准; 补偿方式以中央财政纵向转移支付为主,以市场补偿为辅的组合模式。保障机制需完善法律法规、公众参与、监督管理、绩效评估等方面建设。[结论]我国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须对补偿责任主体、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及补偿保障机制等各要素要进行整体性、系统性深入分析,才能确保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能够满足牧区实际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社区保护地是社区参与自然保护地管理的有效形式之一,通过传统知识来达到自然保护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不仅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能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综合已有的传统知识研究成果,结合《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协议,分析在中国通过认可"社区保护地"来达到社区参与自然保护地管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对农村经济发展构成了极大阻碍。农村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还是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的一大前提。基于此,本文以安徽省巢湖市为例,通过阐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分析强化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是我国行政区域经济的最小单元。农村经济能否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不仅直接决定着广大农村的发展前景,而且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长期以来,乡镇政府部门的只发展农村经济,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在我国东南部一些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村生态环境遭受污染和破坏已变得十分突出,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而任其发展下去,将会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影响和阻碍农村经济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吕金蔚  刘冰 《农业经济》2023,(8):116-117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我国计划用远少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来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而这一过程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规划高度同步。因此我国要特别注意处理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森林碳汇是国际公认的有效碳吸收方式,与碳排放一样具有鲜明的外部性特征。森林还具有其他多重生态功能。应总结实践经验,坚持全国统筹、双轮驱动,研究构建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森林碳汇等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区域辽阔、人口众多,环境问题复杂,所以,要有效地实现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必须与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相一致,从战略的高度,建构起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特点;提出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演化背景与保护原则,并就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为此,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机构与体系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倡科学种田、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以及各种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的总体生态环境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但是由于农村地区较少受到政府、社会团体以及农民自身关注,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制度规制的死角。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本身具有脆弱性,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已远远不能承受生态破坏之重。本文将以华北平原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为出发点,总结该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法律制度建设建议,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9.
李麒 《山西农经》2020,(7):80-8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占地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城市用地与农耕用地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矛盾。因此要协调耕地和城市用地,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并将其作为建设的指南,为后续土地整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丁炎炎 《山西农经》2022,(16):112-114
当前,我国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民生性产业,能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要将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变为现代化、规模化、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稳步改善。当前,我国正式走上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缓解发展矛盾提供了新思路。文章立足于农业生态学、经济学等理论,深入探析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现存问题,从建设意识、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政策服务帮扶等方面入手,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为协调二者关系找到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