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商》2016,(5)
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派生出来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这一理论,试图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效应。本文首先定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与制造业关联的理论基础,然后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生产性服务投入率、生产性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得出结论: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程度总体上来说,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不能满足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急需专业化,规模化。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OECD Input-output Database中G7国家和金砖五国中的印度、巴西和中国Mid-2000s投入产出数据,比较分析了这些国家生产性服务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程度。中国经济中物质投入比重高于发达国家,而生产性服务投入比重低于发达国家;由于物质投入比重比较高,中国国民经济增加值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中国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需求高于发达国家,而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投入低于发达国家,说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程度比较低。中国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影响力系数都高于发达国家;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中研究与发展业和其他商务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远高于发达国家,而感应度系数远低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3.
第三产业的兴旺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增长动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北京和上海为研究对象,以2012年投入产出数据为研究基础,从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性和外部关联性对京沪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和上海的服务型经济已经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三产业服务,集中在交通运输业、金融业等行业。北京与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在中间投入率和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商》2015,(32):248-250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从中间需求率、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5个角度,全面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互动作用不足,制造业层次比较低,对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反映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金融业、信息技术与软件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需求严重不足;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比较低,难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两个因素制约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6.
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两者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对于作为制造业基地的广东省而言,在要素成本提升、金融危机导致出口急剧锐减的背景下,如何促进两者互动融合发展,对支撑制造业升级,有效构建"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着重对广东省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生产服务业主动向制造业互动融合的动力要强于制造业对生产服务业,生产服务业中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最好等一系列结论,并就此对促进两大产业互动融合给出了四点对策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新疆自治区2002—2012年投入产出表的有关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新疆地区制造业对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需求较显著,对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需求较低;生产性服务业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需求显著,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需求较低。  相似文献   

8.
基于广东省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对广东省现代服务业,进行了分析。首先,从最终需求对总产出和增加值两个方面对最终需求结构进行了分析。再从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特征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对广东省数据分析,对广东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将整个世界带入一个低迷、脆弱的后危机时代.繁荣一时的美国金融业的瘫塌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反省生产者服务业带给人们丰厚利润的同时,具有的危害性.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02年投入产出表分析我国生产者服务业的现状,尤其突出研究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融合性,并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在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的同时,要紧密结合制造业,使两者能够有效融合,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4)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分支进行相互转换、相互渗透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针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问题的现状出发,基于产业经济学中SCP分析框架,分别论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的影响,然后对这种互动协调发展方式进行实证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了解金融业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重要程度,更好地发挥金融业在各个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以简化后的中国201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分别测算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和金融业的投入产出基本参数,对金融业进行产业关联特性分析,并由此得出如下结论:目前我国金融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推动显著表现在间接需求拉动效用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更是对金融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目前金融业的发展处于“瓶颈”阶段,需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给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带上枷锁,这足以见证金融业与整个经济体系,与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运用2007年全国42个产品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分别从投入结构、使用结构、增加值和产业关联角度,对我国金融业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揭示了金融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出了与房地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关联度,通过计算房地产业的生产(投资)诱发系数,测定了房地产业投资对各行业的诱发带动效应,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科学调控房地产投资市场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严控房地产投资过热;通过改善房地产投资;传导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4.
15.
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基于我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采取最新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计算国民经济139个部门和文化产业内部15个部门的影响度和感应度。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建设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需要大力发展影响力系数大的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视听设备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不忽视感应度系数大的商务服务业。在文化产业内部,发挥造纸和纸制品制造业、印刷品和记录媒介复制品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闻和出版业的带动作用,不能轻视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相似文献   

16.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地位愈加突出,当下面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如何利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促进其自我提升是值得考虑的问题。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实质是价值链分解和重构整合的过程,在分析二者融合动因基础上,对制造业价值链的分解和与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的整合进行阐述,并给出制造业升级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贡献,运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贸易现状、汽车产业的生产性服务贸易额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具体构成进行了测算与分析,同时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印度和巴西五国汽车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我国汽车产业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出口额高速增长;在对我国汽车产业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业中最主要的服务为交通运输和信息服务,其次是金融服务,第三是住宿餐饮和商业,科技含量高的服务业占比最低;与对照国相比我国汽车产业生产性服务贸易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广东省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对广东省现代服务业,进行了分析。首先,从最终需求对总产出和增加值两个方面对最终需求结构进行了分析。再从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特征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对广东省数据分析,对广东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依据投入产出分析法,通过调整运算2007年广东投入产出表,全面分析航空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关联关系。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表明,广东的航空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比较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近似于社会平均水平,推动作用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完全消耗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表明,广东的航空运输业与上下游产业联系紧密,无论是作为其他产业的中间投入还作为其他产业的中间需求,在第二产业的投入占比高于第三产业。航空运输业应该讲求效益、重点发展、积极引资、加强机场建设。  相似文献   

20.
邱灵 《中国经贸导刊》2014,(14):47-48,53
纵观先行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实践,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必然过程,并成为全球产业发展趋势。一般认为,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指在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下,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渗透,边界趋于模糊并逐渐形成新产业、新业态,共同推动产业升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二业从分立状态走向互动融合、形成紧密关联,也包括二业融合发展形成新产业,并在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均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