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对重划利益进行公平、公正、合理分配是农村社区土地重划取得成功的关键●依据"按劳分配"的原则让各利益主体共享重划利益,把农民作为主要受益方,能够使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利益关系台湾的土地重划体系包括市地重划和农地重划,而农地重划又可分为农业生产用地重划和农村社区土地重划。台湾农村社区土地重划的雏形是1987年实施的农渔村社区更新(又称为农村社区更新),是台湾针对农渔村缺乏统一规划、无序发展、道路弯曲狭窄、排水不畅、公共设施缺  相似文献   

2.
<正>在今年的农交会上,一个新品牌"农村好物"以质朴温婉的台湾口音、热情的推介、新鲜的创意在琳琅满目的台湾展区成为亮点,引起关注。品尝当地物产的真、触动农村人心的善、领略台湾农村的美,这就是推选台湾农村原产地优质农产品的公用品牌"农村好物"的宗旨。自2010年以来,台湾积极推动农村再生计划,辅导各地农村社区转型,重塑健康农业,激发农村活力,发展至今,创造了不少产业亮点。此  相似文献   

3.
社区融入是新生代农民工民主意识培育、民主行为形成的重要起点。然而,新生代农民工还面临诸如制度障碍、文化障碍、素质障碍等多方面的融入障碍,破解融入障碍并构建一条合理的融入路径势在必行。社区营造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路径构建,实质是以社区规划、社区参与、社区文化为重要依托,以主体尊重、合作治理、认同的构建为核心目标,旨在让农民工"扎根"社区,共同维护城乡建设成果,共同建设稳定和谐的社区关系。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菏泽市通过增减挂钩政策助推精准脱贫,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导向,以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和城镇化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为目标,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夯实农村脱贫致富的物质基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上海农村经济》2014,(7):41-43
<正>近年来,嘉兴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以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建设为核心,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为重点,坚持规划先行、政策配套、试点示范,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坚持拓展融合,产业层次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正>台湾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计划地全面推动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其中,20世纪70至90年代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加大农村公共投资等为重点;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以"富丽农村"为目标,着力建设农村新生活圈,塑造农村新风貌;2008年以来,以"农村再生"为主导,强化城乡互动,促进永续发展,维护农村生态和文化。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以来,奉贤区借上海市整建制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东风,围绕"生态立农、科创兴农、改革强农、提质富农"的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发展新理念,落实"三农"新定位,两年来现代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不错成绩。2016年末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奉贤区"三农"工作要以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和发力点,紧紧围绕我区战略发展目标"奉贤美,奉贤强",以整建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核心,以生态建设为优先,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以农业政策为导向,加快转变农业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重庆6个县18个乡镇54个村1236个农户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村空心化是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背景下,由农民意想发家致富的浓厚观念、不断扩大的城乡利益差距、不断降低的农业经济效益、滞后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城乡二元制度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目前已经扩散到社区、产业、金融、教育、技术、市场等多个方面;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应以缩小城乡差距为政策突破口,以发展家庭农场为基础,以建设"美丽村庄"为目标,多种手段相协调、多种政策相配合,加速"小农经济→家庭农场→美丽村庄"的有序转化,建设能使职业农民就业创业安居乐业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9.
福利社区化是福利多元主义背景下实现农村残疾人福利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其意义在于凸显农村社区在残疾人福利服务中的价值功能,实现残疾人福利由"政府—家庭"模式向"社区中心主义"过渡。但由于传统"村落管理"弊端的影响,农村社区存在残疾人福利功能不足、福利效能不高等问题,难以满足农村残疾人多元化、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福利需求。为此,必须立足农村社区实际,以保障"残疾人福利权"为中心,加强农村社区的制度创新和政策设计,完善残疾人社区福利服务机制,确保农村残疾人福利社区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区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着二元互动关系,我国目前虽然出现了村民自发型、农村社区动员型、农村社区互助合作型等三种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但这些模式并不足以支持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和完善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机制,以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实现城市治理精细化目标的过程中,社区治理法治化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文章基于上海市闵行区社区法律顾问制度的个案研究,总结了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创新模式和实践路径。社区治理法治化对治理理念、治理路径、治理机制以及治理规范的丰富与发展,有力地助推了城市治理精细化目标的实现。未来的城市治理中,政策制定者应通过加强党建引领、完善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政策、大力营造多元共治文化氛围,协调社区治理法治化和城市治理精细化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具有江苏特点的现代农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0年江苏农业和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目标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重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稳定主要农产品  相似文献   

13.
反贫困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阿玛蒂亚·森将贫困定义为能力不足而不是收人低下.沿着阿玛蒂亚·森的思路,结合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基层治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倦的国情,本文提出"农特反贫困应以社区为‘体',以发展社区能力为‘用'"的农村反贫困新思路.认为农村反贫困攻坚工作应从农村社区层面入手,坚持"授之以渔",以"输血"带动"造血",以发展农村社区能力为根本,建构政府主导、村民自治、社会支持和市场调节的立体化反贫困体系,以形成能力型的农村反贫困杌制,走以内源式脱贫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政策工具的选择对于达成政策目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总结台湾农业政策体制、政策目标及发展模式演变特征,进一步分析农业政策演变过程中生产支持、供需管理、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工具选择,较为有效地达成了台湾农业永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借鉴台湾农业政策工具变化的历史经验,我国大陆可以从调整政策目标、创新政策工具、改变发展方式等方面,为农业现代化政策工具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镇化制度安排的产物农村社区不断发展变化,引起理论界对其变迁过程的研究与探讨。以理性经济人的角度来分析农村社区教育的需求与实践,可以有效地解释不同类型农村社区的偏好及其演变,从而导致了农村社区对教育的选择差异。而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确定政策,使得农村社区对教育的路径依赖有了新的锁定,体现政府政策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与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改革与发展政策研究(一)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课题组考察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最核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改革和制度建设,使现有的组织资源,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并最终服务于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从而繁荣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农村"空心化"与社区建设的理论梳理,明确了农村"空心化"环境下农村社区应具备的特征。基于对辽西五市的实地调查研究,从社区与行政村建制、城镇化发展和农村社区体制改革角度探讨农村"空心化"环境下的社区建设模式,农村社区建设应因地制宜,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模式。为解决农村"空心化"的问题,从社区建设机制、发展农村社区经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功能和社区文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握工作重点,稳步推进:(1)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核心,促进生产新发展;(2)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构建发展新机制;(3)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营造农民新生活;(4)以培育一代新型农民为重点,孕育农村新风尚。  相似文献   

19.
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与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云南省乌蒙山片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调研,从精准扶贫和农村社区发展的关系入手,分析探讨二者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精准扶贫对农村社区发展的新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农村社区扶贫开发新理念、构建促进型农村社区组织、农村社区在精准扶贫和社区发展工作中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协同发展对策,能丰富和发展精准扶贫理论和社区发展理论,更好地指导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推进和农村社区的建设,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能更好地促进精准扶贫与农村社区的协同发展,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到2020年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讨宅基地使用权确权政策的议程设置,分析政策制定的内在规律、优化政策制定的运行机制以及预测政策制定的未来趋势。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研究结果:宅基地使用权确权政策的议程设置受到“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问题何以成为焦点议题”的问题源流、“政策连贯性及其法制依据”的政策源流以及“民众意愿、利益主体与政府策略”构成的政治源流三种源流的影响,并经由政策之窗实现交汇,推动农村集中居住区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研究结论:宅基地使用权确权政策变迁的策略选择在于以《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的政策颁布为时机,明确以“农村集中居住区宅基地确权”为主要内容的核心问题,制定以《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法》为法制依据的政策建议,营造以“项目进村”为确权契机的政治环境,从而推动宅基地使用权确权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